中国多家医院引入IBM沃森人工智能“肿瘤医生”,10几秒出方案

患者偏好找老资历医生看病,是因为其临床经验丰富。但人脑记忆力毕竟有限,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到底有哪些,对应解决方案是什么,有哪些数据支撑,医生有时候也需要翻阅资料查验。——人工智能“肿瘤医生”优势在于,可以提供大量的共享数据作为诊断的数据支撑。

12月12日,四川省人民医院,IBM开发的人工智能“肿瘤医生”——“沃森”肿瘤解决方案正式落地该院!

医生在系统中输入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癌症分期、局部复发、化疗方案、病理分期、癌症转移等多项具体情况,十几秒后便给出了肿瘤治疗方案,包括推荐方案、考虑方案和不推荐方案(chinameditour)。

中国多家医院引入IBM沃森人工智能“肿瘤医生”,10几秒出方案

不是传统意义的医疗“机器人”

据悉,“沃森”自2011开始接受全球顶级癌症中心——美国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中心(MSKCC)训练,目前已储存超过300种医学专业期刊、250种以上的医学书籍、1500万页的论文研究数据,并结合了NCCN治疗指南,可为医生提供循证的、个性化的、有优先顺序的治疗方案建议,协助肿瘤医生和临床团队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目前,“沃森”可提供覆盖乳腺癌、肺癌、直肠癌、结肠癌、胃癌、宫颈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膀胱癌9类癌种的精准治疗方案,给出的方案和世界顶级专家的方案高达90%以上符合度。

中国多家医院引入IBM沃森人工智能“肿瘤医生”,10几秒出方案

此外,肿瘤患者通常一次只能得到一个科室的专家建议,病情相对复杂的患者为了得到更加综合全面的评估往往需要辗转多个科室或多家医院。

而‘沃森’会诊中心,就是一次性将内科、外科、放疗科等相关科室请到一起,基于患者的病情与进展情况为患者提供综合性、规范化且精准的治疗方案,减少患者因治疗所走的冤枉路和花费的冤枉钱(chinameditour)。

它在每一种建议后面还注明了出处和依据,并按照可信度的大小顺序排列,供治疗医生参考。当医生选定了某一种治疗方案之后,它还会给出采用此方案的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信息,帮助医生总体评估该方案的疗效与风险。

“沃森”肿瘤医生在中国

去年12月26日,浙江省中医院联合思创医惠、杭州认知三方共同宣布成立沃森联合会诊中心,三方将长期合作,这是自IBM 沃森肿瘤系统引入中国以来,首家正式宣布对外提供服务的沃森联合会诊中心,意味着中国医疗行业将开启一个新型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时代。

中国多家医院引入IBM沃森人工智能“肿瘤医生”,10几秒出方案

随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陆续引入。至此,沃森已在全球14个国家落地,我国目前有8省14市17家三甲医院(集团)引入沃森。

“沃森”准确度如此之高,是否可以取代医生?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每位患者存在个体差异,文化差异、家庭差异、情绪差异,“沃森”并不能取代现实中医生在临床和患者的沟通交流(chinameditour)。

相比“沃森”的“冷酷无情”和“恪尽职守”,医生则是有温度、有热情、有交流的,二者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医生成为“超级医生”,为患者带来更好更优的治疗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