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一本失傳古籍,將世界天文史提前了兩千年!

考古,是我們瞭解古人的一種重要方式,有些文獻的發現,將有改變歷史的能力!在上個世紀的70、80年代。我國掀起了一陣考古熱潮,在挖掘的古墓中,最為著名的即是馬王堆漢墓,裡面出土的古籍就有28本之多。但其中一本失傳古籍,竟引起了世界的關注。也改變了世界天文史,西方專家看後驚呼不可能!這本古籍就是《五星佔》.

出土的一本失傳古籍,將世界天文史提前了兩千年!

眾所周知,中國古人自三皇五帝時代就開始注重占卜,認為人的吉凶都在這占卜之中。但每個朝代的占卜都有一定區別,先秦時代的占卜以殷墟遺址出土龜甲牛骨為代表;但漢代之後,則以天象星宿變化變化來佔測吉凶,因而占星術在漢代十分的發達。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古人從占星術中總結出了宇宙的形態、星宿的變化,也就是如今說的天文。

出土的一本失傳古籍,將世界天文史提前了兩千年!

經研究考證,《五星佔》所記載的金星會合週期為584.4日,比今測值583.92日,只大了0.48日,誤差只有萬分之幾;土星的會合週期為377日,比今測值378.09日只小了約1.09日;恆星週期為30年,比今測值29.46年只大0.54年,其精確度令人驚訝。帛書中還談到金星的會合週期“五出,為日八歲,而復與營室晨出東方”,也就是說,金星的5個會合週期剛好等於8年。

出土的一本失傳古籍,將世界天文史提前了兩千年!

如此縝密的五大行星運行記載,在當時沒有精密天文儀器的情況下是不可想像的,說明那時的天文學家已經很熟練地利用速度乘以時間等於距離這個公式,把行星動態的研究和位置推算有機地聯繫起來了。且據考證,《五星佔》的內容是戰國時期《甘石星經》的內容.比世界最早的天文學家伊巴谷還早兩個世紀!

出土的一本失傳古籍,將世界天文史提前了兩千年!

《五星佔》的發現再一次證明了古代中國人民的智慧,如此精準的數據,比西方近代天文學家的測算提前了進兩千年!所以說改變了世界天文史並不過分。西方著名專家弗拉馬立翁聽聞中國出土這本失傳古籍改寫世界天文史後,驚呼:這不可能,沒有精密儀器這是絕對不可能測算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