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競賽,爲何受到家長熱捧?

曾經,我們在 上回答過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準備AMC(美國數學競賽)?”可以去查看這個問題的答案~

今天我們來說說,這個比賽為啥越來越火!在中國,數學競賽一直是受到父母的高度關注。其實,在美國,數學競賽也非常受歡迎。美國的AMC競賽是高中階段普及度和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競賽,也是目前全球信度和效度最高的數學學科測試。我們專訪了AMC 10 創始人Harold B. Reiter 和現任美國數學邀請賽(AIME)委員會主席Jonathan M. Kane,介紹了美國數學競賽的情況,美國父母和孩子對數學的態度等,更對數學學習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數學競賽,一直是中國家長關心的熱點話題,而“奧數“更是成為”熱點中的熱點“。而想進入最高階的奧數國家代表隊卻並非易事,要經過一系列考試,層層篩選。

美國奧數隊的選拔亦是如此,AMC正是選拔中的關鍵步驟之一。中學生按年級報名AMC8、10、12,成績達標後進入美國數學邀請賽(AIME),績優生參加美國數學奧林匹克,之後精英選手組成美國奧數夏令營,最終留下6名選手組成IMO美國國家隊。

每年正式登記參加AMC人數高達六十萬人次,由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頓等院校專家研發試題,受到全球範圍的關注和認可,

AMC不僅作為美國高中階段普及度和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競賽,更成為目前全球信度和效度最高的數學學科測試

然而,如今的AMC已經不僅僅為IMO輸送人才,更成為學生增加國際競賽經驗,提升學生國際化學習和競賽背景,提高入學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美國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競賽,為何受到家長熱捧?

事實上,AMC並非一場競賽,而是一系列比賽構成的體系,包括AMC8、AMC10、AMC12、AIME及USJMO、USAMO。

那麼,這些競賽旨在選拔怎樣的數學人才?中國家長深陷“奧數熱”,美國家長是否也為“奧數”狂?是否所有孩子都適合數學競賽,或者,是否所有孩子都適合學數學呢?

AMC 10創始人Harold B. Reiter曾經先後任職AHSME/AMC委員會主席、SATⅡ數學委員會主席;Jonathan M. Kane則是現任AIME委員會主席,AMC&USAMO委員會成員。

近日,Dr. Reiter與Dr. Kane來到上海,親自為AIME學術營地選拔賽命題。值此機會,外灘君有幸見到了兩位,並就以上疑問與兩位聊了聊。以下是和兩位的訪談對話。

美國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競賽,為何受到家長熱捧?

Harold B. Reiter(左)和Jonathan M. Kane(右)

美國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競賽,為何受到家長熱捧?

B=外灘君 J= Jonathan M. Kane M=Harold B. Reiter

美國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競賽,為何受到家長熱捧?

AMC10創始人與AIME現任主席聊競賽

美國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競賽,為何受到家長熱捧?

B:AMC、AIME及IMO的聯繫和區別?

J:第一,它們是逐步進階的關係。但需要注意的是AMC8基本上是一項能力型和鼓勵性的測試,它並不屬於競賽,它與AMC10、AMC12也沒有升級關係。

美國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競賽,為何受到家長熱捧?

美國奧數競賽系列

AMC按年級分為AMC8、AMC10和AMC12。AMC10和AMC12得分達到要求後可參加AIME。AMC的研究人員通過這一系列測驗,找出績優生參加USAJMO和USAMO,再從全美篩選出精英選手,成立美國數學奧林匹克夏令營(MOSP),最終從中選出6名選手組成IMO美國國家隊。

第二,它們的區別主要在於難度。

美國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競賽,為何受到家長熱捧?

各項競賽難度對比

不論題型還是時間,顯然,相較於AMC10、12AIME的題目更具挑戰性。

B:這些競賽的主要參賽對象是怎樣的?

J:第一,AMC10和12仍舊是針對大部分學生的樂趣型的練習,不論學生是否擅長數學解題都可以參加

。所有在數學方面有興趣或特長的高中生,都會被鼓勵參加AMC10和12。

第二,AIME針對的是希望在數學解題上成為尖子,也一直活躍在競賽中的學生們。單純因為興趣報名的學生是很可能不會被鼓勵參加的,因為他們尚未準備好面對如此高的難度。

第三,很小一部分學生(大概只有500人)能有資格參加美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或少年奧林匹亞競賽。他們天分極高,並且為了加入美國奧賽隊拼命競賽,是全國尖子生中的尖子。

B:學生需要為參加AMC 或AIME準備什麼?

J:不需要太多事前準備,但要注意別錯過報名時間。AMC8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中舉行,AMC10和AMC12的比賽時間相同,分A、B兩次在每年的2月初和2月中舉行,AIME則在3月底舉行。

需要強調的是,我希望參加這些比賽的學生是對數學懷有興趣的。

進一步講,平時還要善於填補漏洞。好學生並不是在學習數學中沒有疑惑,而是當他們在學校學習數學時發現自己在某方面有些小問題,並且意識到這些問題會影響自己解題,他們就會想辦法填補這些漏洞,這樣他們就不會落後,基礎也會很紮實,並且能夠切實掌握更高階的知識了。

M:我喜歡計算能力好的學生。此外,保持專注力。大多數擅長數學解題的學生都有擅長注意力集中的特點,他們好幾分鐘能專注於一個問題。單單專注力就能讓數學尖子脫穎而出了,哪怕是一名小學生。如果你去觀察一個班級的小學生,你會發現會有一兩名孩子不會因為身旁的事物分心,他們能長時間一動不動地思考問題,這是個非常好的跡象。

美國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競賽,為何受到家長熱捧?

AMC 10 創始人 Harold B. Reiter

美國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競賽,為何受到家長熱捧?

對於競賽,美國家長不比中國家長少焦慮

美國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競賽,為何受到家長熱捧?

B:競賽對升學是必要的嗎?

J:不是的。課內成績足夠優秀,或者有其他方面的特長,也足夠讓頂尖大學對他們青睞有加。頂尖大學注重學生在每一方面的突出特長,音樂、體育,或者其他理科科目,社會科學等都可以。

B:美國家長會強迫孩子參加競賽嗎?

M:初高中學生家長可能會逼迫孩子,但大學學生就比較獨立了,一般不會受父母擺佈。

J:會的。在美國,有一部分家長確實會給孩子重重壓力,要他們高考取得好成績,還要多參加課外活動豐富簡歷。

B:美國學生會為參加競賽焦慮嗎?

J:確實有些學生會對競賽趨之若鶩,把競賽視為人生追求,得到AIME或IMO的參賽資格對他們來說是長足的目標。他們研究各種課題,用大量的題目訓練自己解題,參加各類競賽,拿著難題來向我求教,非常努力,他們往往以參加IMO為目標。

B:在你們遇到的學生中,中國學生和美國學生有什麼不同?

J:兩者對待數學學習的態度非常不同。

遺憾的是,在美國有種普遍態度,即有些學生生來有數學天賦,因此數學對他們來說非常容易。反之,如果一個孩子沒什麼數學天賦,父母一般就會覺得這不是他擅長的領域,學不好也沒關係。

而中國的家長老師對那些數學學習偏於吃力的孩子,卻會覺得他應該比同學更努力,至少要把大家都學的教材學好。也許是這樣的理念在中國深入人心,我在數學夏令營中看到大量的亞洲學生,其中,大多是中國學生或有中國血統的學生,並且,夏令營中的女孩子幾乎都是中國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領域,大家不應該一味迴避自己的短處,而是應該在這些方面花更多的時間精力。當付出加倍地努力,在這些弱項上獲得了成績,他們更應該為此感到自豪。

M:在美國,每年都有好幾對家長來問我,應該在孩子多大的時候讓他們去背誦乘法表,但從來沒有中國家長問過我。

在我看來,乘法表不應該是背出來的,而是要靠理解的,並能從中找出規律。你要領會乘法的本質是什麼,然後在需要的時候去推導具體的步驟。而單單背出乘法表並不能算是算術好。我覺得這就代表了兩種對數學的不同態度。

美國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競賽,為何受到家長熱捧?

B:很多中國學生並沒有數學天賦,也不熱愛數學,但是被會因升學壓力家長逼著參加競賽,你們對這種現象怎麼看?

M:三十年前,我在我的家鄉北卡羅萊納州的夏洛特市,建立了一家數學俱樂部。建立之初,我就告訴學生這個俱樂部是為他們而存在的,而非為他們的父母。

我們並不建議學生迫於父母壓力來,因為學生不會發自內心地開心,這種負面情緒也會影響到其他學生。所以,我們希望學生的選擇是出於自己的意願而非家長強迫。

J:對的,我在數學夏令營看到過一些學生,他們迫於家長來參加,但本身對此毫無興趣,最後一無所獲。家長們也應該意識到,逼迫學生真的對他們來說並無益處。況且,還有其他方法能讓孩子提高數學能力,透過這些方法,學生能更個性、自主地學習,研究更特別、有趣和激發靈感的問題,家長們應當找出最適合孩子的方法幫助他進步。

M:數學科學博覽會在美國很流行,在這類週末活動上,學生可以展示他們研究了幾個月的課題,通常是關於科學、環境或生物實驗或類似家用裝置的。

這些課題研究通常不會給他們時間限制的壓力,評選標準就基於創新性,展示效果和思想深度。學生們需要向評委闡述自己的課題,然後評委會根據課題質量打分。那些喜歡數學卻不喜歡競賽的學生完全可以通過博覽會來展現自己的能力。

美國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競賽,為何受到家長熱捧?

現任AIME委員會主席,AMC&USAMO委員會成員 Jonathan M. Kane

美國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競賽,為何受到家長熱捧?

沒有所謂天賦,數學從來都不簡單

美國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競賽,為何受到家長熱捧?

B:您怎麼看待數學天賦這個問題?

M: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可沒有數學天賦,數學對我來說一直很難,要花很多精力。但即使沒有天賦,也應該努力學習數學。統計研究告訴我們,要精通某一項技能,至少要花一萬小時才行。

B:男生比女生更適合學數學嗎?

M:從目前的競賽結果來看,似乎男生比女生表現出更強的數學能力。這讓我想到我自己的女兒。

1987年,我女兒剛剛讀完八年級就感覺九年級的課程內容太簡單了,由於年級限制,學校的數學競賽隊也不確定是否會對她開放,這樣的情況讓她對數學漸漸失去興趣。

要鼓勵女生鑽研數學並不容易,很多女生在初中時數學很好,但長大後就會對數學失去興趣了。後來,我和她媽媽覺得,參加數學俱樂部能激勵她對數學的興趣,就以此為出發點創辦了夏洛特俱樂部。

我們發現,男生往往喜歡個體競爭,而女生則更適應合作。因此,男孩子們在現有的競賽中大顯身手的同時,女孩子們也可以去參加一些以“適合女生”為特點的競賽,孩子們組隊參賽,共同協作。

美國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競賽,為何受到家長熱捧?

B:為什麼每個孩子都要學數學?

M:

每個人都需要閱讀,因為閱讀教會我們許多道理和行為方式。數學和閱讀也是一樣的,閱讀是更為基本的技能,而數學能培養你的思考方式。

我認為,要有鑽研問題的能力,我們都需要學一些看起來自相矛盾的東西,然後處理這些矛盾。如何解決這些矛盾,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數學能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

比如微積分,確實有些行業要求掌握微積分,但還有大量的學生也許工作後完全用不到。那麼,為什麼這些學生要學習這些內容?因為學習微積分能增長自己的數學成熟度,具有應對複雜問題的能力。等價代換是數學中的知識,但學生會在具體場景中意識到自己可以藉此解決更大的現實問題,能改變自身境況。

B:在學生學習數學時,老師和家長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M:作為老師,一方面,要對數學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瞭解。我認為老師需要相當深入地瞭解數學,才能冒險讓學生去研究那些可能連老師自己都不完全明白的問題。

我給學生上過的最棒的一課,是遇到了一個我也不是很懂的問題時,在學生的見證和協助下,一步步攻克它直到真正理解。學生會在冥思苦想的過程中持續神秘感,保持好奇心,最後又會有點小小的成就感。

另一方面,要為學生準備有趣的挑戰。當老師在這些挑戰中做的更好、更快,學生就會被吸引,專注思考老師是怎麼辦到的。

至於家長,我建議家長要做傾聽者而非問題解決者,不要代替孩子做作業,保持距離,多傾聽,多鼓勵,允許孩子犯錯。

J:我希望家長能發現孩子的長處,注重培養,放任他們在自己擅長且喜歡的領域表現出色——如彈鋼琴,研究數學,閱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