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下半年該怎麼走?要遏制房價上漲

上半年國內經濟形勢很複雜,而下半年會更加複雜。

上半年時,貿易戰雖然吵嚷得厲害,但也只不過是輿論喧囂,更像是開打前叫陣。下半年,貿易戰的輿論少了一些,是真的開打了。

上半年時,去槓桿還是意志堅決,現在還是放開了一些流動性,以緩解一下去槓桿速度,以免傷害實體經濟。

上半年已經有風險出現的跡象,畢竟做生意是要有本錢的,借錢是要還的,投資是要承擔風險的,做壞事是要付出代價的。下半年剛開始,多家P2P爆雷,甚至還殃及了實體經濟,就連賣路由器的和開便利店的都不能倖免。

中國經濟下半年該怎麼走?要遏制房價上漲

所以當對比第二季度政/治/局/會議通稿和第三季度政/治/局/會議通稿時,你會發現有很多變化。4月份發佈的第二季度政/治/局/會議通稿稱,經濟運行延續了穩中向好態勢;而在7月底發佈的第三季度政/治/局/會議通稿則稱,上半年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態勢,也是因為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稍有下滑,考慮到下半年因貿易戰等原因經濟增速減緩的預期,調子放低了一線,要的是“總體平穩”,穩住“L”型增長的底部。

不僅如此,時隔3個月的兩篇通稿,還有很多措辭發生了變化。觀潮君這就帶你解讀這些變化,看清下半年經濟會向哪裡去。

就業是重中之重

在第三季度政/治/局/會議通稿裡,有這樣一段新增內容:“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看到重要性排名了嗎?穩就業是放在一切工作最前面的,說明下半年寧可放緩一點經濟增長速度,也要穩住就業。

由於前些年經濟增長速度不慢,2018-2020年,中國經濟只要年均增長6.3%,就能實現GDP較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所以經濟增長還是可以容許一定程度的減緩的。顯然,就業成為了下半年更為嚴峻的任務,需要放在第一位來“穩”。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因為就業問題確實越來也越嚴峻了。自動化的發展,以及製造業向低成本地區的轉移,使得國內第二產業工作崗位消失得很快。

根據經濟學家李迅雷的測算,供給側改革開始後,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因為非年齡原因減員2345萬人左右,加上這幾年從學校畢業的學生約有4500萬人,即便第三產業創造了很多就業,仍有3337萬人不能就業。

很多人只好加入龐大卻曖昧隱蔽的非正式或所謂“平行經濟”,男女老少,做小工、當小差、交易買賣,也不知靠些什麼法子生活著。

時間一長,社會不安定因素會累積。去年10月8日凌晨3點,三個小夥子在杭州市餘杭南苑街道東湖小區偷了一輛奧迪車裡的3000元錢;到了凌晨4點,他們卻在上塘河附近救了一個落水的姑娘。這三人分別是浙江建德、貴州和安徽人,從他們救人來看本性不壞,怕是因為找不到工作幹才去偷竊的。

如果就業不穩,這種事怕是會更多,所以穩就業被放在了第一位。

金融也要穩住

穩金融被放在了第二位,還排在穩外貿和穩外資之前。一方面,互相加關稅的實際行動作已經正式開始,外貿和外資波動怕是已經要不得不考慮了,所以其期望值被降低了。另一方面,穩金融的壓力也很大,這輪去槓桿力度很大,短期影響太大,需要放水緩解去槓桿速度。而且很多部門負債嚴重,不釋放流動性恐怕難以為繼。

所以七月份開始了新一輪放水。

還在大力增加開發投入的房企,截至今年4月10日,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按照申銀萬國行業分類,已披露年報業績的63家上市房企負債合計超過3萬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34%。63家房企中,有18家資產負債率超過80%紅線,佔比超過29%。

截至今年3月末,我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為164萬億元,負債總額106.6萬億元。經計算可得出國企負債率接近65%。這一數據儘管比2017年6月末65.6%的數字有所降低,但與國內企業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偏高。這輪流動性釋放也是為國企減緩了流動性壓力。

在嚴控槓桿的時候,地方政府槓桿率比2017年全年回升1個百分點,中央政府槓桿率同比回升0.3個百分點,去槓桿形勢還是很嚴峻,而放水則是緩和了目前去槓桿的強大壓力,能讓政府緩口氣。

7月份還有一個重要消息,就是資管新規的發佈單隻公募理財產品的銷售起點由目前的5萬元降至1萬元。在門檻上有些放鬆,是想在穩槓桿的大環境下,讓資金定向流入需要的企業。不過目前理財產品已經打破剛性兌付,大家認購的時候還要擦亮眼睛注意風險。

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大家最關心的房地產市場,在通稿裡也新增了一句分量很重的話:“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注意這個“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這個表述是以前從未見到的,這說明政府遏制房價上漲的決心前所未有。果然,在通稿發佈後不久,深圳就加緊了限購政策,規定暫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法人單位購買商品房,商品住房(一二手房)3年限售,商務公寓5年限售,為的就是防止每輪全國性房價上漲的起源地深圳的房價上漲。而有些地方的房價也出現了鬆動跡象,比如廈門島內房價已經比去年最高點下跌了一萬元/平米。

中國經濟下半年該怎麼走?要遏制房價上漲

為什麼通稿會用如此嚴肅的措辭其強調遏制房價上漲呢?在之前那篇《貿易戰來襲,房價卻在拖後腿 | 半年數據分析》裡,觀潮君就提到過,現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雖然在增長,但是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相對較慢,商品房銷售額增速卻很快。而且買房不僅僅是現在花出去一筆大錢,還要揹負房貸的人在未來二三十年裡省吃儉用還貸款。這麼一說,未來的消費前景會因為買房的人省吃儉用而更加暗淡。

而且通稿裡也提到了擴大內需的重要性,那麼該怎麼擴大內需呢?就還是得壓制住房價,不然大家都買房了,沒有錢消費了,內需就難以堅挺了。

本應該減稅的

其實有一項措施本應該體現的,那就是減稅。

1974年,美國經濟學家拉弗和一些媒體朋友參加了一次晚宴。由於他反對當時美國總統傑拉爾德·福特的加稅政策,他隨手在餐巾紙上畫了一道曲線說明隨著稅率降低,是可以做到在一定範圍內增長財政收入的,反而是稅率增長會造成財政收入降低——竭澤而漁,往往無魚。

中國經濟下半年該怎麼走?要遏制房價上漲

然而看到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你會發現多個省份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比其經濟增速還要快。

中國經濟下半年該怎麼走?要遏制房價上漲

這就意味著,不少地方的稅負似乎還上漲了,這對於實體經濟來說並不是好消息。

事實證明,只有稅負降低了,中小企業才會有活力。減輕的稅負能夠用來投資,這樣去槓桿也容易一些;中小企業的發展能夠帶動就業,不僅能穩就業,還能擴大內需。這樣做的話,槓桿也能降下來,內需也能擴大,重中之重的穩就業也能夠做到,何樂而不為呢?

難道還要放任高稅負壓垮中國經濟的活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