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山裡的「山珍海味」,最後兩種到現在都沒法人工栽培


對於農村長大的人來說,夏季的到來意味著山上各種美味的成熟。其中去山上撿蘑菇就是夏季農村小孩最期待的事情。 山裡的香菇是我們最熟悉的“山珍”。野香菇基本生長在木材上,特別是潮溼的木頭上最多,下完雨去山裡能撿到很多。野生香菇煮湯特別鮮,而且撿多了也不怕,可以曬乾了保存。

牛肝菌也是比較常見的。雲南地區較多,肉質肥厚,想牛肝而得名,部分品種是有毒的,大部分品種都可以吃。

木耳,現在吃的木耳絕大部分都是人工培植的。野生木耳雖然長得沒這麼好看,但是肉厚,木耳的味道更重,有韌勁,吃的時候有渾厚鮮味感。木耳也是長在潮溼的木頭上比較多,在溫度較高,尤其悶熱天氣時,能撿到最多,撿到多了也可以曬乾保存起來。

猴頭菇,又叫猴頭菌,只因外形酷似猴頭而得名。這種蘑菇在山上就比較少見了。猴蘑,猴頭,猴菇,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餚,肉嫩、味香、鮮美可口。有“山珍猴頭、海味魚翅”之稱。相傳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已經有人採摘猴頭菇食用,但是由於猴頭菇的物以稀為貴,這種山珍只有宮廷、王府才能享用。目前野生猴頭菇每斤售價至少在1200元以上。

雞樅菌是夏季在農村比較難得的美味。撿不到很多,撿到就算運氣好。雞樅菌性平味甘,有補益腸胃、療痔止血、益胃、清神、治痔等功效。雞樅菌色澤潔白,肉質細嫩,清香四溢,口感清脆,是著名的野生食用菌。一般來說,雞樅菌食用時間是每年的7-10月份,最開始上市價格大概在兩三百元左右一斤。


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感覺也是很稀有的蘑菇,反正小編沒有撿到過,吃的也是人工栽培的,很貴。據分析,每100克鮮竹蓀中含有粗蛋白20.2%,粗脂肪2.6%,粗纖維8.8%,碳水化合物6.2%,粗灰分8.21%,還有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鉀、鎂、鐵等礦物質。竹蓀脆嫩爽口、香甜鮮美,別具風味,作為菜餚,冠於諸菌,堪稱色、香、味三絕,是宴席上著名的山珍。

松茸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蘑菇,在日本有“蘑菇之王”之稱。一般是在北方才有,研究證明,松茸富含蛋白質,有18種氨基酸,14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49種活性營養物質、5種不飽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肽類物質等稀有元素。另含有3種珍貴的活性物質,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天然藥用菌類!目前全世界都不可人工培植。

最後這個蘑菇估計大部分人都不認識,因為這是隻有湖南才有的,叫做黃菌。是湖南省桂東縣的特產蘑菇。因全身黃色故名黃菌。它主要產於高海拔、低緯度的山嶺之中。其肉質肥厚細嫩,又香又脆,被各大賓館視為山珍。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抗老防癌,降低血壓有顯著的功效。目前也是隻能野生採集,不能人工栽培。價格在旺季也要300元一斤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