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勢力駕到 李斌回應蔚來ES8續航里程質疑:里程計算器了解一下?

新勢力駕到 李斌回應蔚來ES8續航里程質疑:里程計算器瞭解一下?

(本文經汽車AI科技 公眾號 ID: Auto_AI_Tech 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繫出處) 最近有個很有趣的"跨界"欄目出爐,著名軍事評論家張召忠做了一個評車節目叫《局座說車》,第一期花了15分鐘大談特談電動汽車的優勢,但全程都存在著諸如沒有發動機就省了很多空間之類的常識性錯誤。

如果他不是在高級黑的話,大概率是他的內容團隊對汽車行業,尤其是電動汽車行業並不瞭解,甚至存在著諸多誤解。看到的時候我不得不感慨,汽車行業還是有門檻的,而吃瓜群眾還是容易被人云亦云影響的。

同樣的常識性問題討論最近也發生在蔚來身上。

續航質疑?麻煩你去看一下里航計算器

隨著首批外部用戶的交付,蔚來ES8的實際續航里程問題被廣泛討論,最大的爭議點在於有人指出"ES8在高速上只能跑200km+,這一數字相較於官方標稱的355km相去甚遠,疑似虛假宣傳。"

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第8家NIO House落地現場,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略帶不耐煩的回應了這一併不專業的質疑,"蔚來是國內唯一提供裡航計算器的車企,很多用戶就看里程計算器就瞭解情況了,高速開車確實會影響續航,這對汽油車來講是一樣的。"

更早些時候,蔚來官方也很快給了實測的回應,在設定恆溫空調24攝氏度的情況下,蔚來ES8保持120km/h的勻速行駛了226km。近似條件下,里程計算器裡顯示的數字是236km。

新勢力駕到 李斌回應蔚來ES8續航里程質疑:里程計算器瞭解一下?

而工信部測試純電動汽車綜合續航里程採用的是與歐洲和澳大利亞相同的NEDC標準,測試全程在臺架上進行,不進行實際道路行駛測試。這項測試既包括城市道路頻繁啟停的工況,最高時速50km/h,也包括高速路上的測試工況,最高時速是120km/h。而ES8在NEDC標準下的標況續航里程為355km。

很顯然,高速上必然會縮減的續航里程,並不能簡單的跟NEDC標準下的續航里程相提並論。

當然,里程焦慮一直都在

上面看似滑稽和非理性的質疑,得到那麼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響應,其實反映的是人們對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超乎尋常的焦慮。

李斌雖然解釋了質疑,但用戶對里程的焦慮一直都在。在深圳NIO House用戶溝通會上,很多用戶提問的焦點依舊在"我想開ES8回老家/自駕遊,蔚來能不能在XXX建一個換電站?"、"我想從深圳開到湖北老家,路程中我應該加幾次電?採取哪種NIO Power的服務比較好?"

為此,他在加電服務上有了新的思考。"我原本以為換電站是給市區用戶使用的,但我最近發現高速公路上的換電站需求更大,而在高速服務區充電40-50分鐘的體驗並不好,所以我們會加速在高速公路上的換電站部署。"

開電動汽車也能有說走就走的旅行?

"隨著市場保有量的增加,蔚來會更重視提升服務能力,甚至服務能力會先行,讓用戶開電動汽車也能享受說走就走的旅行。" 蔚來聯合創始人秦力洪希望蔚來的加電服務體系的保障係數能在年底達到150%。

也就是說,以深圳為例,如果每天加電的需求是100次,那蔚來需要具備同時操作150單的能力。"我的充電樁、換電站、移動充電車設施能力,甚至對第三方樁好不好用的摸牌能力,我們有地面待取送的人員,有工具車、有培訓。還有云端的調度,要演習,車、站、樁、人、雲,綜合保有量必須達到1.5倍,這是我追求的目標。"他如是說。

新勢力駕到 李斌回應蔚來ES8續航里程質疑:里程計算器瞭解一下?

同時,蔚來也會親歷親為的去實際體驗第三方快充好不好用,"充電樁的大眾點評會在未來APP充電地圖裡呈現。"

但這種可以用來緩解用戶里程焦慮的"無憂式"加電服務其實需要蔚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成本,"服務環節我們一直不賺錢。"李斌強調。

而為了滿足這種服務模式,蔚來甚至犧牲掉了一部分交付用車的時間,因為每一臺移動充電車需要搭載兩塊電池包,如果移動充電車的投入增加,勢必會影響交付車輛的電池產能。

新勢力駕到 李斌回應蔚來ES8續航里程質疑:里程計算器瞭解一下?

特斯拉國產有壓力?等他們造出來車再說

特斯拉和蔚來似乎時不時都要拿來比較一番,隨著特斯拉國產敲定、蔚來首款車交付成功,兩家企業在外界看來似乎競爭已進入到白熱化階段。

但在李斌看來,中國市場足夠大,汽車行業目前還不是一個"贏者通吃"的行業,尤其對於新勢力造車來看,很多企業還沒交車呢,互相就已經開始打嘴仗了,根本沒必要。

所以李斌可以跟小鵬汽車的何小鵬打賭說"今年無法交付1萬輛車的話,就賠一臺ES8給他。"

但針對中國市場,李斌還是堅持認為"中國的公司更有可能在中國成功",而特斯拉國產所帶來的壓力?

"等他們造出來車再說吧,不一定誰怕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