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EV 450對比軒逸電動版,誰更值得買?

放到十年前的燃油車時代,如果拿一臺比亞迪F3和日產軒逸去比較,肯定會遭至很多人的冷嘲熱諷。可風水輪流轉,在中國車已經出口發達國家的電動汽車時代,合資的光環就小了許多。比如,東風日產將推出的電動版軒逸,不少網友好奇,這車和自主品牌相比到底有什麼優勢?電駒小編恰好體驗過實車,拉出來和同價位的自主品牌秦EV 450比比,供您參考。

秦EV 450對比軒逸電動版,誰更值得買?

空間價格旗鼓相當,秦EV價格區間更廣

秦的補貼後價格是14.99萬元-16.99萬元,軒逸公佈的預售價是16.5萬元,不出意外的話正式售價可能稍微低一點,比如15.99萬元,與秦還是有一定重合度的。

軒逸汽油版以舒適著稱,傳說中的“日產大沙發”技能附體,得到許多家庭用戶的認可。電動軒逸基於汽油版軒逸打造,車身尺寸4677*1760*1520mm,軸距2700mm,定位A級家用電動轎車,整體上延續了汽油版軒逸的風格,尤其是座椅,經筆者親自體驗,名不虛傳。

秦EV 450對比軒逸電動版,誰更值得買?

秦EV,車身尺寸4740*1770*1490mm,軸距2670mm,做為比亞迪王朝系列的旗艦車型,定位為一款A級運動型電動轎跑車,更強調動力、操控和駕駛樂趣,按比亞迪的規劃,秦要比普通家轎高級些,這從秦EV 450和e5 450的2萬元價差就能看出來。

秦EV 450對比軒逸電動版,誰更值得買?

動力:秦EV450優於軒逸電動版

軒逸將搭載一臺永磁同步驅動電動機,其最大功率為80kW,最大扭矩為254Nm。而其具體的加速性能廠家並沒有公佈相關數據,不過據外媒報道軒逸純電的0-50km/h加速時間為4.4S,具體數據還要等拿到試駕車後進行實測。軒逸純電的極速為144km/h。

秦EV 450由於轎跑車的定位,採用的電機性能要更強一些,最大功率為160kW,最大扭矩310Nm,百公里加速時間7.9S,極速超過150km/h。性能方面,比亞迪一直有些”偏執“,從插混的542到電動車電機功率,都是同級領先,宋EV剛剛誕生的時候,是全球第二快的電動SUV(第一是MODEL X),而秦EV 450也是一款在速度方面不妥協的車,SPORT模式下提速響應極為靈敏,推背感隨踩隨有。

續航:秦EV 450 60.5度電池組吊打軒逸38度電池組

軒逸將搭載容量為38kWh的三元鋰電池組,可以實現綜合工況續航里程338km,在60km/h等速行駛下續航里程可達到389km。充電方面,軒逸純電版可以支持50kW直流快充和6.6kW交流慢充兩種充電方式,在慢充充電條件下充電8個小時充滿,而快充條件下45分鐘即可充到電池電量的80%。

筆者曾與軒逸的總工程師交流過,他也是第一代日產聆風的總設計師。他說,日產的理念是,生產電動汽車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取代燃油車,而是要形成互補。他們認為,市區和郊遊,續航300公里左右的電動汽車完全能滿足需要,而過長的續航里程會增加成本,長途旅行時人們可以選擇傳統內燃機車。

秦EV 450搭載了一組容量為60.48kWh的三元鋰電池組,使得秦EV 450的結合續航里程達到了400km。值得一提的是,秦EV 450的電池組引入了液冷溫控系統,可以更高效的為電池組降溫和升溫,使車輛的續航里程和安全性在四季都更有保障。充電方面,秦EV 450支持60kW快充。

與日產理念不同的是,比亞迪在電動汽車的性能和續航里程方面一直比較執著,在比亞迪眼中,也許新能源註定是要取代燃油車的,其總裁王傳福也在多個場合宣傳新能源汽車的優越性。秦EV 450的續航里程400km,而且同級工況續航400km的車型多配備了52度電左右的電池組,比亞迪的高速續航能力有一定優勢,這也得到了許多網友認為其厚道的評價。

總的來說,秦EV 450不僅電池組容量大,還有電池液冷溫控系統,而且電芯終身質保,這是軒逸所不具備的。

內飾:秦EV 450小鮮肉,軒逸保溫杯叔叔

小編親自體驗過兩款車,先說整體感覺說起。軒逸的內飾整體感覺沉穩,中控臺色調以黑色為主,做工簡約,布藝的座椅織物手感還不錯,支撐也很舒服,軟中有韌,軒逸的內飾給筆者的感覺猶如一枚精緻的保溫杯大叔,但並不很油膩。

秦EV 450對比軒逸電動版,誰更值得買?

秦的內飾整體感覺偏運動化,雙色調的配合顯得比較年輕,中控、門板、扶手箱、座椅等可觸及之處都是軟性材質包裹,真皮的座椅稱不上有奢華質感,但也算手感細膩,秦的內飾設計做工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與主流合資車比不遜色,猶如19歲的姆巴佩,代表著實力和激情,讓人刮目相看。

秦EV 450對比軒逸電動版,誰更值得買?

配置:秦EV 450標配ESP,軒逸還不確定

ESP,10萬級的燃油車早已經成為標配,可是電動汽車時代ESP彷彿成了奢侈品。秦EV 是為數為多全系標配ESP的車型,而有報道顯示軒逸電動版並沒有配備ESP。

智能化配置,外媒報道軒逸會”支持手機控制音視頻多媒體功能“,其它方面並沒有曝出什麼亮點。這方面秦EV 450的優勢就太大了,且不說遙控駕駛黑科技,其它的比如220V插座放電,智能語音交互、在線導航、兩塊液晶大屏、座椅加熱&通風、PM2.5綠淨系統、360全景影像等等,這些配置軒逸的車主也許只能羨慕了。

電駒點評:合資品牌躺著賺錢的年代過去了

軒逸電動版38度電,卻標稱338km的工況續航,具體能否達標還需要實際測試之後才好說。東風日產方面似乎並沒有採取什麼特別的措施應對嚴寒,日產的總工程說,聆風在北歐有很多人使用,他們一般回到家就充上電,所以使用上並沒有什麼問題。在北京——中國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很多人沒有車庫和車位,軒逸能否適應北京用戶冬季室外停放、依賴快充的用車習慣目前不得而知。如果您中意軒逸電動版,我們建議您等一個冬天,待電駒的冬季評測報告出爐之後再下單不遲。

比亞迪,做為本土汽車品牌,深知中國消費者的喜好,續航、抗寒、智能化、內飾風格等等方面都極力迎合消費者。尤其是60度電的電池組以及400km的續航,更紮實,更讓人信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秦EV 450的底盤經過了前奔馳底盤工程師漢斯的調校,整體實力不容小覷。再加上豐富的配置,電芯終身質保的條件,秦EV 450的性價比不言而喻,合資品牌躺著賺錢的年代過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