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做點什麼最養生?

趙南通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135°。

三候一候涼風至: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二候白露生: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三候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立秋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在由熱轉涼的交替季節,陽氣漸收,陰氣漸長,養生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中醫認為,“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肺是人體最“嬌嫩”的器官,而立秋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很容易傷肺,特別是老年人,如果因秋燥而傷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許多肺部疾病。因此,秋季一定要注意對肺臟的保護。


最佳養肺時間:

上午7~9點一天中養肺的最佳時間是早7點~9點,這時肺臟功能最強,最好此時進行慢跑等有氧運動,能強健肺功能。而肺臟功能最弱的時間是晚21點~23點,晚飯後口中含一片梨,到睡前刷牙時吐掉,可以滋潤肺臟。


秋季還可以多食蜂蜜、百合、銀耳等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並加強對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每天必須保證喝水2000毫升。


最簡單養肺法:一杯熱水大家可用直接吸入水蒸氣的辦法使肺臟得到滋潤。方法很簡單:將熱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對準茶杯吸入水蒸氣,每次10分鐘左右,可早晚各1次。


最便宜的養肺法:笑口常開養肺的方法多種多樣,“笑”可能是最“便宜”且有效的一種。中醫有“常笑宣肺”一說。而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笑對機體來說的確是一種最好的“運動”,尤其是對呼吸系統來說,大笑能使肺擴張,人在笑中還會不自覺地進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更通暢。另外,人在開懷大笑時,可使更多的氧氣進入身體,隨著流暢的血液行遍全身,讓身體的每個細胞都能獲得充足的氧氣。



立秋飲食以清暑養心為原則。雖然立秋後氣候轉涼,但清熱解暑類食品不能一下子從餐桌上撤除。但要注意,在選擇食物時,不宜過於寒涼,少吃西瓜等性味寒涼的食物,多食可能傷及脾胃。


立秋前後適宜吃的食物蔬菜:百合、蘿蔔水果:梨、葡萄、香蕉、柿子

禽類:鴨子飲品:牛奶、蜂蜜



立秋之後,季節交替,餘熱未消,氣候乾燥,人體津液未完全恢復平衡,此時飲茶養生講究溫潤之道。



曬秋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


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沒有什麼胃口,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吃各種各樣的肉,“以肉貼膘”。 雖然今年的立秋還在“三伏”內,但晝夜溫差會逐漸變大,因此更要注意保健防病。



玩轉文化生活知識,關注【東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買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選!


東家APP


秋天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季節,既有夏季的暑,還有長夏的溼,秋季的涼也開始慢慢增加了,暑也在慢慢地向燥轉化。因為秋季的多種特性加上多變性,也是各類疾病高發期,所以今天就來講講秋季的養生。

早上上班,穿一件單衣,慢慢也能感覺到一絲絲涼意,所以體質較弱的朋友們需要注意增加衣物了,早、晚可以考慮

加一件薄外套,免得感冒。有鍛鍊身體習慣的朋友們也要注意鍛鍊後的保暖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是全天氣溫最低的時候,所以注意蓋好被子、毯子,關窗戶。

“春困秋乏”,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是機體在積極的適應氣候變化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但是這樣又會影響到工作,所以我們要採取一些措施儘早適應。第一個:早睡早起,起居規律,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第二個:每天睡午覺,保證下午的工作順利完成,午覺建議在30-45分鐘

秋燥,容易傷及肺臟,所以秋天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我們應該通過養陰生津、少食辛辣等措施來對抗。

酸甘化陰,所以可以適量的增加酸味食物,如:西紅柿、山楂、蘋果、酸奶等等。

瓜果中水分多,能量相對較低,機體代謝這部分能量所消耗的水要少於瓜果中的水分,所以不會加重燥,但是要注意,秋天是燥中有涼,就是所謂的“涼燥”,

瓜果大部分是平性偏涼的,所以要適量,減少寒涼性較重的水果,如西瓜、山竹等。脾胃虛寒的朋友更要注意。

不管是體質好的還是差一點的,尤其是要注意不可貪涼,冰棒、冰鎮食物不要再吃了,辦公室空調也要減少時間了。

秋燥會傷及肺,所以需要一些滋陰生津,潤肺的食物,如:蜂蜜、梨、百合、蓮子、銀耳、木耳等食物。

辛辣刺激的食物和調料會加重外燥,所以老家是四川的朋友們要注意了,大量的花椒、八角等調料在溼潤的地方還行,在乾燥的地界就行不通了,不知道以前諮詢我的那幾位特別愛吃調味料的學生們怎麼樣了,眼眵還多麼?還煩躁麼?

民間流行著“貼秋膘”的說法,但是現在人已經不需要這麼多膘來保證安全過冬了,因為現在天氣相對於以前來講更熱了,衣服保暖效果也越來越好,有些人家裡還是地暖,更沒這個必要了,也沒幾個人要長時間在戶外工作了。貼多了膘就要小心三高、冠心病了。

運動忌大汗,本來水就少,就不能大汗了。運動也要進行舒緩一些的運動,撞大樹、撞牆、倒著走等比較危險的運動最好就不要再做了。

最後聊一下過敏性疾病,空氣少水,粘膜乾燥,異物不易排出,導致出現過敏性症狀,主要是:咽炎、鼻炎、呼吸道炎症等。預防措施:一、加溼器,保持粘膜溼潤。二、遠離灰塵、寵物毛等過敏源。三、增強免疫力。四、不要摳鼻子。五、封閉環境定期通風。六、多喝水。七、注意保暖,遠離冷空氣。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立秋,意味著秋天伊始,暑去涼來。但實際情況是:過了立秋,大家依然覺得很熱。

其實,四季更替,從來都是起於毫末,而不是在匆匆數天間,便徹底換了門庭。

古有“一葉知秋”的說法。實際上,一葉知秋,觀的是趨勢,並不代表暑氣就此終結。

就拿三伏天的算法來說,立秋後尚有一伏,出伏後,還有“秋老虎”。

總的來說,立秋後有炙熱也有清冷,兩者糾纏反覆。

因此,立秋養生,重點要留意以下3點:

1. 預防陰暑

夏天的尾巴還在招搖過市,自然不要忽視中暑的問題。

在中醫理論裡,中暑分陽暑和陰暑。在立秋這種季節交替的時候,人會比較容易中陰暑。

例如,在較熱的環境突然進入溫度較低的空調房,或直接對著風扇、空調吹,都會導致體表溫度突然降低太快,毛孔收縮,內部熱量散發不出,而引起體溫調節紊亂,出現所謂的陰暑。

要提防中陰暑,要注意:不要過於避熱貪涼,多喝水,空調、風扇不要開過猛。

2. 貼秋膘,需先做準備

所謂“秋天到,貼秋膘”。不過,要貼秋膘也別太著急,既然夏天還不肯走,不如先讓身體做好準備。

經過一個夏天的溼熱“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對較弱,故這個時候調養好脾胃,才能讓貼秋膘有基礎的成本。

因此,平時要少吃過涼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建議可以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薏米、蓮子、扁豆、冬瓜等。

3. 運動鍛鍊,把握好時光

鍛鍊雖然四季都提倡,但冬天太冷,夏天太熱,建議運動量不宜太大。

但秋天,正是鍛鍊的大好時光。儘管立秋時還沒完全進入秋季,但開始適當增加運動量還是可以的。

配合立秋的氣候特點,慢跑是一項很理想的秋季運動項目,建議跑速自定,跑程不限。

慢跑能改善血液循環,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給,預防腦動脈硬化。

另外,秋季登高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登高有助於提高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但要注意,患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朋友更要量力而行,以防不測。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72)


家庭醫生雜誌


8月7日將迎來立秋,立秋是秋季裡的第一個節氣,但此時仍處於三伏天中,天氣以燥熱為主。對此,石家莊市中醫院東院區脾胃科副主任中醫師劉金裡表示,此時養生,從秋令和四季養生角度看,當重視精神調養,內心寧靜與神志安和;注意起居調養,順應陽氣收斂和適度舒展;飲食方面,以清淡飲食、滋陰潤燥為宜;同時注意防範秋季常見疾病。

起居:重視起居調養,保持充足睡眠

劉金裡表示,立秋後,起居調養方面,當“早臥早起,與雞俱興”,順應陽氣收斂,卻又不是太過,使肺氣得以舒展。且季節變換之期,當隨冷熱變化,適度調整衣著,以利機體適應氣候變化,方得以避免受涼感冒。

“春困秋乏夏打盹”,立秋後不僅僅是困,還讓人覺得渾身乏力提不起勁。劉金裡提醒,入秋之後不少人午休少了,加之工作生活壓力大,易熬夜,睡眠時間也就隨之減少。人睏乏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睡眠。大家應避免秋乏的現象出現,保持充足的睡眠,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鍛鍊的時候要循序漸進。

精神:注重精神調養,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氣定則神閒,神閒則性靜。”秋季五臟歸屬為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煩躁悲憂之情緒。秋季人們既有收穫的喜悅,也難免觸景生情,產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失落感。因此,在進行精神調養時,要堅持內心平靜,神志安寧。

劉金裡表示,收斂神氣,才能養氣。有時候,心神消耗的氣血,比身體勞作更多,因此不要讓自己的心思太辛苦。在情志上要忌悲憂傷感,遇傷感事則主動排解,以避肅殺之氣,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不妨多去參加體育鍛煉,如散步、登山、旅遊等,以消解憂鬱、惆悵等不良情緒。

飲食:宜清淡飲食、滋陰潤燥

立秋時節的飲食養生,如《飲膳正要》所言,“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因此入秋宜注意滋陰潤燥,適當選食芝麻、糯米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劉金裡表示,夏秋交替時節,身體內部各種營養物質特別是無機鹽大量消耗,再加上食慾不振,活動減少,整個人的身體狀況處於相對低下的水平,攝入減少而消耗增多。因此,注意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維護健康的重要一環,可選擇一些富含維生素和鈣的食物,如西瓜、黃瓜、番茄、豆類製品等,也可以飲用一些果汁,如橙汁、檸檬汁、番茄汁等既可補充維生素,還可幫助消化、健脾開胃、提高食慾。

此外,立秋時節還應嘗試多吃一些清淡食物。清淡飲食能清熱、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同時注重蛋白質的攝入,每日攝入量在70至90克為宜,且最好一半以上為魚、蝦、雞肉、鴨肉、蛋、奶和豆製品等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的優質蛋白質。

防病:注意預防感冒和咽喉炎

經過長期高溫的襲擊,人體的免疫力已經下降。大氣相交,季節變化,勢必影響人的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中醫認為,小孩是幼陽之體,易寒易熱,容易受外因的侵蝕,從而導致感冒、咳嗽、發燒。因而,小兒要注意飲食起居,尤其是睡眠,無論是小孩還是成年人,睡眠都要放在第一位。

此外,劉金裡還指出,氣候上來看,秋季風乾物燥,一旦勞累過度,容易誘發咽喉炎或是使本來已痊癒的咽喉炎復發。做好咽喉炎的預防,應注意勞逸結合,適當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自身免疫力,保持充足睡眠,積極防治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過冷、過燙、油炸、醃製等刺激食物。

(燕趙都市報 記者 檀亞楠)


燕趙都市報


立秋過後,喝三茶,吃三菜,喝二粥,做好五件事,一年不生病!

不知不覺已經立秋了,天氣逐漸轉向乾熱,早晚涼爽,白天悶熱。此時,人易倦怠、乏力,清熱消暑要繼續,但相對炎夏要有變化。

立秋過後,喝三茶,防秋燥

立秋之後空氣溼度有所減少,皮膚、鼻、咽容易感覺乾燥,不少人會發現鼻咽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一系列惱人的症狀開始時不時“騷擾”自己一番,這些現象就是典型的中“秋燥”。解決秋燥,可以喝三種茶飲。

尾參茶泡水,滋陰潤燥,補益五臟,滋養氣血

《黃帝內經·素問》指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立秋後要喝些滋陰潤燥的茶水。

《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皆將其列為上品。男女老少皆宜,其補益作用可與人參、黃芪相比。是國家衛生部首批公開的30種既是藥品又是食品的物品之一。

尾參具有“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平補而潤,兼除風熱”之功效,有滋養鎮靜神經和強心的作用。可明顯增強心肌收縮性能,改善心肌舒縮功能的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尾參含有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多種甙類和氨基酸、鋅、錳等營養物質,具有保護心臟、血管,清理體內垃圾,延緩衰老等作用。

紫蘇茶飲,解暑降溫,預防感冒

紫蘇是一味很好的中草藥,性辛、溫,入肺、脾經,可發汗解表,生氣寬中,健脾祛溼、防暑降溫,預防風寒感冒。

熟水紫蘇香,以葉煮水,作為常備天然祛溼解暑、防感冒的飲品。防暑開胃來一杯,祛溼解乏來一杯,防風寒感冒來一杯。

紫蘇茶飲:紫蘇葉和陳皮的比例以3:1左右為宜,並切上三兩片姜,入水同煮。待水沸後,可根據各人的口味,再放入一兩塊冰糖,待涼後即可飲用。

蒲公英桂花茶,潤肺止咳,去火消炎

秋天主肺,燥傷肺,所以要喝點潤肺的茶飲。

取蒲公英葉2.0g、綠茶龍井0.8g、桂花0.2g做成蒲公英桂花茶,泡水喝或者“以茶入菜”皆可。

蒲公英歸肝、胃經。清熱解毒、利尿消炎、對各種炎症類疾病均有效果,尤其是蒲公英葉,清肝利膽效果尤佳。因吸菸引起的口腔炎症、口氣、胃炎等均能對症緩解。

經常吸菸的人血液狀態通常都不太好,這也會影響到肺部健康,綠茶對人體脂肪代謝有著重要作用。可調節人體的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達到清理血液的作用。

中醫認為,桂花性溫,味辛,無毒,入脾,肺經,有溫中散寒、暖胃止痛、止咳化痰、清腫散瘀之功效。可適用於吸菸引起的痰飲喘咳等症。

立秋過後,吃三菜,貼秋膘

西芹南瓜炒百合,潤肺柔肝

肺與秋季相應,而秋季乾燥,氣燥傷肺,肺盛之時易影響肝,而肝主情志,疏洩氣血,人們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等表現,可通過養陰、柔肝、疏解等方法調理。

西芹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還含有芹菜油,具有降血壓、平肝熱、鎮靜、健胃、利尿等療效,是一種保健蔬菜。

南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可以健脾,護肝,使皮膚變得細嫩;

百合可潤肺止咳,潤燥清熱。寧心安神,百合入心經,能清心除煩,寧心安神。鮮品富含黏液質及維生素,對皮膚細胞新陳代謝有益,常食百合,有一定美容作用。

桂花糯米藕,養陰清燥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藕為“靈根”,藕味甘,性寒,無毒,自古就被視為祛淤生津之佳品。 立秋過後.鮮藕成為人們家庭必備菜之一。

蓮藕能消除疲勞,安慰精神。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調中開胃,益血補髓,安神健腦,具延年益壽之功。

將藕洗淨,在近藕節處切下一小塊做蓋子。將藕孔沖洗乾淨。 將糯米塞入藕孔中, 裝滿米後,將切下來的蓋子放回原處,用牙籤深入固定。 將藕放入鍋中,加水沒過藕,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煮30分鐘。放入冰糖、幹桂花,小火,煮2個小時即可。煮好的藕切片,即可食用。或者,將切好的糯米藕用油稍微煎黃,兩面都要煎,吃時再撒上些白糖。

蒜蓉粉絲拌秋葵,護肝、增強免疫力

秋葵的粘性物質,可促進胃腸蠕動,有益於助消化,益腸胃。秋葵的某些果膠、多糖有護肝功效。

秋葵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維他命A和B群、鈣、磷、鐵等,以及含有鋅和硒等微量元素,對增強人體免疫力有一定幫助。

立秋後,吃藥粥滋肺

百合杏仁赤豆粥,清肺火

百合10克,杏仁6克,赤小豆60克,白糖少許。

先將赤小豆洗淨,加水適量,與粳米一起,先以大火煮沸,然後在半熟的粳米鍋內加入百合、杏仁、白糖,以文火同煮至熱即成。

適用於肺陰虛,虛火旺盛,素有口乾、口苦者。

黃芪山藥粥,補肺氣

黃芪30克,山藥30克,粳米50克。

先用水煮黃芪取汁去渣,再用汁煮山藥、粳米做粥,晨起空腹食用。

適用於肺氣虛,容易感冒者。

立秋過後,做好五件事,一年不生病

一、早睡早起

古話有說“秋三月,陰氣始起、早睡早起”。這時候會讓人覺得很犯困,所以我們更應該早睡早起,充足晚上的睡眠,才能補償夏日的睡眠不足。早睡可以收斂陽氣,早起可以舒展肺氣。

二、預防感冒

秋天是個很奇怪的季節,白天特別炙熱,晚上卻變得很涼爽。所以忽冷忽熱的季節是很容易讓人感冒的。所以這時候應該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衣著、飲食和作息的方面。晚上睡覺時要蓋好被子,注意著涼。空調不要開的太低,儘量少吹空調,房間要保持通風透氣,讓室內的空氣保持新鮮。

三、謹防“秋老虎”

“秋老虎”是我國民間指立秋(8月左右)以後短期回熱天氣。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持續日數約7-15天。因為今年的立秋在“三伏天”內,暑氣依然還很旺盛,需要注意防暑降溫。

四、祛溼健脾

由於夏季的一些不良習慣,十個人九個人身體都存在溼氣。而夏季不及時祛溼的話就會淤積在體內,如果秋季還不及時處理等到冬季很多疾病就會出來,所以這時我們應該多吃一些祛溼健脾的食物和一些蔬菜水果。比如當季的水果,葡萄、秋梨。祛溼的食物就是薏米、紅豆、芡實等。

五:情緒養生防悲緒

夏秋之交,隨著氣溫下降,人體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也開始減緩,一時的內分泌紊亂很容易造成情緒低落。此時做好細膩調節,莫讓自己陷入到悲秋的情緒當中。


營養師雪姐姐


 立秋養生謹記3個要點

  1、立秋必須要早臥早起

  立秋時節,秋高氣爽。如果晚上早一點睡,就可以聚斂陽氣,而陽氣則為我們立根之本,這就是為什麼說人老了,陽氣就會變弱,而變弱了就會造成身體虛弱,這樣抵禦外界疾病的能力就會變差,人就更容易生病。而秋季早睡,就能夠積聚我們身體內陽氣這樣我們才能夠有精氣神。而早起的話可以使肺氣得到舒展,防止收斂太多。

  立秋時節氣溫變化大,所以衣服不宜穿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因此要根據氣候變化,適當增減衣服,以免身體受涼。另外,有些人有早上和晚上,在戶外運動的習慣,而在立秋時節,在戶外活動後,要及時擦乾汗,防止著涼。

  2、立秋必須要養肺

  立秋後陽氣便會轉衰,陰氣日上。自然界由生長開始向收藏轉變,所以我們要順時養生,這樣才能夠擁有健康的身體。而中醫上認為,肺部和秋季相應,然而秋天天氣乾燥,這樣就會有損肺部,如果腹部虛,那麼身體對於外界環境刺激的抵抗力便會降弱。那麼人就會容易生病,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要養好我們的肺。

  要讓肺健康工作,首先得潤肺,最好的辦法就是食療,即多吃潤肺的食物。首選物品就是百合,它具有潤肺止咳、養陰消熱、清心安神的作用。其次,就是多吃胡蘿蔔、豆漿、柑橘、甘蔗、蘿蔔、銀耳等潤肺清肺的食物,少吃辣椒、蔥、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目前正是梨子上市旺季,人們不妨每天早晚吃一個梨。

  3、立秋要注意飲食

  秋季進補宜以養陰清潤為主。秋季應該多吃熟軟開胃、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在秋季要做到少食多餐。

  在立秋過後,由於天氣逐漸變得涼爽宜人,所以人們的食慾便會逐漸好轉。不過此時人的胃腸功能還處於較弱的狀態,還沒有從夏季飲食的習慣中調理過來,如果在這個時候如果吃太多高蛋白食品,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所以秋季飲食要“少辛多酸”。

  小編在這裡提醒大家,在秋季要減少進食過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類食物,還要適當少吃薑、蔥、辣椒等辛味食物,可選擇性多吃酸、鹹味食物,如大麥、黑豆,豇豆。要多吃健脾祛溼食物,如小米、薏米、扁豆、砂仁等;慎食瓜果類水果,有脾胃虛寒的人更應禁忌。

  立秋養生也要看體質

  金形人:西洋參荸薺生津潤燥

  飲食調養:適合具有生津潤燥、益氣養陰消暑功效的食物,如絲瓜、百合、苡仁、胡蘿蔔、荸薺、西紅柿、葫蘆瓜等。想了解更多秋季養生方面的知識,可以為 新搜索【食光記憶老薛家】,更多你所需要的養生信息選送給你。

  藥膳可選擇“洋參荸薺飲”:西洋參10克,荸薺50克,白糖30克。將西洋參浸透切片;荸薺洗淨,去皮,切碎。將西洋參、荸薺放入燉杯內,加入清水約250毫升,放入白糖,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25分鐘即成。有益氣生津,除燥熱的功效。

  木形人:大麥益氣補肝陰

  飲食調養:宜多吃具有健脾益腎補肝,消暑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大麥、黃花菜、椰菜花、西蘭花、苦瓜、水蜜桃、菠蘿、葡萄等。

  藥膳可選擇“大麥芽湯”:大麥芽50克,冬瓜300克,陳皮25克,豬瘦肉200克。大麥芽、陳皮洗淨,冬瓜去皮洗淨,切塊;豬瘦肉洗淨,切小塊,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1-2小時。有清熱消暑,理氣健脾的功效。

  水形人:南瓜黃瓜清暑祛溼

  飲食調養:多吃益氣養肝、清暑祛溼的食物,如南瓜、黃瓜、豇豆、西蘭花、椰菜、鴨肉、黑豆等。

  藥膳可選擇“玉米鬚豬苓牛肉湯”:玉米鬚60克,豬苓30克,澤瀉10克,生薏苡仁60克,陳皮5克,黑豆50克,牛肉100克,生薑10克,大棗10枚,精鹽適量。將牛肉洗淨,切成小塊。其用料洗淨。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小火煮2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有清暑利溼、健脾益氣的功效。

  火形人:清熱祛暑別放鬆

  飲食調養:宜多吃消暑生津,益氣養肝的食物,如冬瓜、番茄、菠蘿、香蕉、草菇、粉葛、鴨子、蕨菜等。

  藥膳可選擇“葛根荷葉瘦肉湯”:豬瘦肉250克,鮮葛根250克,鮮荷葉15克,精鹽適量。豬瘦肉洗淨,切小塊,葛根去皮洗淨,切塊。荷葉洗淨。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1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有清熱祛暑,健脾益氣的功效。

  土形人:玉米鬚可去溼健脾

  飲食調養:宜吃具有益氣消暑生津、清熱祛溼的食物,如冬瓜、鴨肉、薺菜、茭白、苦瓜、沙葛、蓮藕、玉米、水蜜桃、綠豆等。

  藥膳可選擇“白玉豬小肚”:豬小肚500克,白茅根60克,玉米鬚60克,大棗10枚,鹽、生薑粉各適量。將豬小肚去淨肥脂,切開用鹽、生薑粉拌擦後用水沖洗,放入開水鍋內煮15分鐘,取出在冷水中沖洗。把白茅根、玉米鬚、大棗洗淨。全部用料放入開水鍋內,大火煮沸後,小火煨3小時,調味後即成。有清熱祛溼、健脾益氣的功效。


觸碰心底的句子


隨著立秋的到來和二伏天遠離我們,困擾我們一夏天的悶熱感也得到了很大的緩解。相信不少朋友都發覺早晚的氣溫驟降,粗心一些的甚至已經患上了感冒。其實這只是氣候變化的表現之一。進入秋冬季節後,人體也像大自然一樣進入了陽消陰長的階段,而在這個臨界點如果不能及時作出調整,下半年的健康工作都不會開展得太順利。《黃帝內經》中記載:“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奉藏者少”。指的就是秋季養生要遵循的原則,以及錯誤做法可能導致的健康問題。

立秋後最先讓人感覺到變化的,就是早晚的氣溫——一改夏季全天悶熱的情況,秋季的瑟瑟寒意已經足以使我們出現身體上的不適。這時要記得隨身攜帶一件外套,感覺冷的時候及時換上。生活裡也要遠離寒冷的食物和空調的冷風,喝點薑茶也是不錯的選擇。

養陰勝過“十全方”

很多人覺得秋季天氣轉冷,多吃一些滋補的食物和藥材肯定錯不了,於是就在貼秋膘時大快朵頤。但其實,秋季養生首先就要避免吃太多生火的食物,而考慮到以前人的飲食條件,自然不能在貼秋膘時機械照搬。

這時在適當“貼秋膘”之外,要堅持滋陰潤燥的原則,幫助身體保持陰陽平衡,為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創造較為穩定的環境。值得推薦的食物包括烏骨雞、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梨等,合理搭配會取得很不錯的養生功效。

防燥任務先做好

秋冬季節空氣乾燥,愛美的女性往往從自己的皮膚最先感覺到。但這樣的天氣對整體的健康會有更深遠的影響:身體津液不足,也很容易影響到氣分,之後如果不加控制營血都會受到影響——春節前後易上火生病就和這時對養生工作的疏忽有很大關聯。

食用瓜果不過度

蔬菜水果是好東西,但立秋之後要適當減少生吃瓜果的次數。因為即便洗得再幹淨,瓜果中的寒涼之氣依然會侵襲脾胃,如果您本就有脾胃虛寒的症狀,就更容易出現這方面的問題。這時損傷脾陽,不僅僅會造成腹瀉、消化不良等問題,也客觀加重了冬季身體要面臨的負擔。

(歐蛋聲明:只做無抗生素、無重金屬、無農殘的良心蛋,更適合孕產婦、兒童、老人食用,請搜索關注公眾號“歐標食品”瞭解歐標雞蛋詳情)


歐標食品


秋天的養生秘笈都在這裡了,不看你就錯過了。

現在的人們對養生可是越來越注重了,可是養生到底是什麼呢?用一句最通俗的話說,就是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好的方法。

重點來了,現在秋天來了,怎樣做最養生呢?諺語說:“立秋之日涼風至”,這意味著涼爽季節的開始。經過盛夏的暑熱燻蒸,身體正是恢復的時候,此時做好養生,可以達到祛病延年的效果。所以說現在養生是最好的選擇。

現在直接說秋天後,我們做哪幾點呢?

1.保持心情舒暢。秋季秋雨瀟瀟、草木凋零,氣鬱質之人往往容易觸景生情,容易產生悲秋心理。保持心情舒暢,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聽一些節奏歡快、旋律優美的樂曲,以舒展身心。

2.飲食宜多用養陰生津之品。秋天燥邪為盛,最易傷肺陰。此時可以通過食療達到生津潤肺、補益肺氣的作用。因此飲食養肺可多吃烏骨雞、豬肺、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梨等食品,但要結合個人體質、腸胃功能酌量選用。而藥補則應適當配以養陰生津潤肺的藥材,這些藥物種類較為豐富,如西洋參、太子參、沙參、麥冬、石斛、玉竹、百合、杏仁、天花粉、蘆根、白木耳、黑木耳、龜板、鱉甲、地黃等,都適於在秋季使用。

3.多做“靜功”鍛鍊。立秋以後,天高氣爽,是運動鍛鍊的好時期。但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應隨自然環境的變化處於“收”的階段,故運動養生也要順應這一原則,即不要做運動量太大的項目,以防汗液流失,陽氣傷耗。秋季多做“靜功”鍛鍊,根據自身的體質狀況,可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鍛鍊項目,如:太極拳、六字訣裡默唸呼氣煉功法、八段錦、慢跑、呼吸操等。其中如太極拳等傳統健身運動對於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練習深沉而緩慢的呼吸具有很明顯的作用,是老年人、體質虛弱者、慢性病患者最佳的鍛鍊方法。

4.起居宜早臥早起。立秋以後已是天高氣爽之時,中醫養生理論認為,起居應開始“早臥早起,與雞具興”。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並且能防止收斂太過。立秋以後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因而著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人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


食色日言


別忘了點右上角關注我呀!

不管什麼季節一定要堅持運動鍛鍊身體,在秋天,要多喝鹽水和蜂蜜水,另一方面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之類的食品,這些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品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對我們人體的危害。當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並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薑,它含揮發油,可加速血液循環;同時含有薑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薑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生。所以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間也因此留下了“上床蘿蔔下床姜”一說。但在秋天,最好別吃,因為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薑,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

希望這些解答能幫助到您,謝謝!


小櫻桃養生筆記


立秋以後以補為主,非棗莫屬,一般人經過夏天的冷熱刺激胃消化功能紊亂,所以從補脾養胃開始,多食紅棗小米粥,多吃冬瓜羊肉湯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