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告訴我們的四個故事 珍貴善德之心人生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告訴我們的四個故事 珍貴善德之心人生無問西東

“看到的和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了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麼,才能被愛。等你們長大,你們會因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悅,會對初升的朝陽歡呼跳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溫暖。但是卻會在讚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地忘了自己的珍貴。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

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張果果的獨白

《無問西東》告訴我們的四個故事 珍貴善德之心人生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告訴我們的四個故事 珍貴善德之心人生無問西東

看了太多關於電影《無問西東》的評論,因此就湊熱鬧去看了電影。聽了張果果的獨白,又有了說話的衝動,於是又湊熱鬧寫了這篇觀後感。

說實話,在影院觀影時我並未來得及體會這段獨白的深意,只是隱隱覺得,在影片的結尾,導演安排張果果以畫外音的形式對四個嬰兒說這麼一大段話,會不會是點睛的呢。我們寫文章的不也常用這種手法嗎。於是在網上找了半天,終於看到有人記下了這段話(佩服並致謝)。

《無問西東》告訴我們的四個故事 珍貴善德之心人生無問西東

對於影片的感悟和無問西東的理解,比較集中的表述就是遵循本心,無問西東。如: “喜我所喜,無問西東”、 “行我所行,無問西東”、“愛我所愛,無問西東”、“肆意的青春”等等。但我想,如果一個人沒有道德的約束,沒有善良的本心,只講求喜我所喜、行我所行、愛我所愛,那麼這個人會怎麼樣?這個社會又會怎麼樣?

影片好幾次出現了“自己的珍貴”、“你的珍貴”的字眼。尤其在結尾張果果的大段獨白更是多次提起“珍貴”兩個字。

“珍貴”是什麼?我以為,“珍貴”就是善德之心!如果說無問西東是一種人生的態度,那麼我們遵循的本心就是善德之心,是做人的態度。這就是編導對整部影片的概括和昇華。

《無問西東》通過四代人、四個故事告訴我們,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環境會有不同的事物干擾和阻礙,面對紛繁複雜的選擇,無論外界的社會如何跌宕起伏,我們都應該對自己真誠,堅守善德之心,無問西東,勇往直前。

《無問西東》告訴我們的四個故事 珍貴善德之心人生無問西東

上世紀20年代吳嶺瀾的煩惱是人生和讀書方向,他理科不及格文科滿分,卻因為覺得大家都在學的理科才是對社會有用的而困惑。時任清華校長的梅貽琦在回答吳嶺瀾的困惑時,給出了答案,讓他遵循真實的內心去選擇,並告訴他,“什麼是真實?

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如果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那就是真實。”梅校長正是以教傳德告訴吳嶺瀾,一個理想的家園,不在於它的奢華,而在於歷史文化和現實文明的和諧共生,善德文化也是創造美好家園的需要。這個故事雖然簡潔,卻點題了所有故事的內涵。

西南聯大時期的貴族子弟沈光耀面臨的是忠孝難以兩全的抉擇。他說“這個世界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當他駕機撞向敵艦時,留下生前的最後一句:“媽媽,對不起……”表達他對母親的“不孝”。他這一顆“國家興旺、匹夫有責”的熱血之心和大愛大義無畏之舉,不正是善德之心給出的答案嗎。

《無問西東》告訴我們的四個故事 珍貴善德之心人生無問西東

現代的張果果面臨的是相信人性本善還是隨波逐流的選擇。身處爾虞我詐的職場,張果果每天要做的不是自己想的,要說的也不是自己想的,但他依然堅守正直之心,即使上司坑了自己也不願以牙還牙。在虛假複雜的環境中他沒有迷失在當下,以自己珍貴的善德之心選擇相信人性本善,繼續幫助弱勢家庭。

上世紀60年代的陳鵬和王敏佳常被人以“愛我所愛,無問西東”來敬羨,賺足了眼淚。在王敏佳被迫害、被毀容的情況下,陳鵬用一句“不管發生什麼,我都給你託底。”表明了他選擇真善和真愛無問西東。但我卻覺得,王敏佳最初喜歡的其實是李想,就像她對陳鵬說的“當初是你用愛托住了我,現在我也要去照顧你” ,這分明就是一種回饋而不是真愛。我以為他們的愛情故事只是影片內涵的一個引子,而造成他們人生悲劇的另一條線才更切合影片的內涵,就是人性善與惡的選擇。

《無問西東》告訴我們的四個故事 珍貴善德之心人生無問西東

王敏佳與李想寫匿名信警告劉淑芬不要再虐待許老師,已被十幾年的無愛婚姻傷的歇斯底里的劉淑芬把無處可訴的不滿和憤懣都發洩在了王敏佳身上,告發她勾引有婦之夫。

結果是:

王敏佳選擇堅守內心的善德。為了不影響李想的前途,她獨自承擔了寫匿名信的事,雖然只要她說出了李想就可能找回清白。在那個瘋狂的年代,她少年時一次虛榮的謊話、她從未謀面的臺灣遠親都被當作罪行無限放大,她被人冤枉、背棄、批鬥,毆打的血肉模糊甚至毀容。還記得王敏佳引發眾人毆打的那個神秘微笑嗎?她在笑人心的醜惡,笑她的選擇成就了有為青年李想;笑劉淑芬自私無謂的婚姻堅守是不會因為她的被鬥而改變的。

《無問西東》告訴我們的四個故事 珍貴善德之心人生無問西東

李想最初選擇了逃避。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他最終沒能站出來承認參與寫匿名信的實情。他放棄堅守內心的善德,成為了有為青年,卻從此在自責和懊悔中痛苦地活著。李想畢竟還是善良的,當多年後在沙漠迷路面臨生死選擇的時候,他把生的希望給了隊友。他用行動踐行了堅守善德之心,無問西東的初衷。

劉淑芬選擇了懺悔。她用鹹菜泡水充飢卻把飯留給不愛她的丈夫的舉動足以證明了她的善和她對丈夫的愛。她告王敏佳只是想發洩心中的怨,當她以為王敏佳因為她的誣陷被人打死的時候,她的良心難以承受,最終選擇了以死贖罪。我們怨她,可憐她,但卻恨不起她。

《無問西東》告訴我們的四個故事 珍貴善德之心人生無問西東

還有那麼一些人選擇了不擇手段滿足私利。他們的無問西東根本與善德無關,一切的出發點就是自己的利益。

為了迎合瘋狂的時代,撈取政治資本,辦案人員可以把一個糾紛事件無限擴大,從王敏佳的少年時期查起,翻遍她的祖宗十八代,只為證明她有罪;所謂的不名真相的群眾為了滿足自己獵奇、嫉妒的陰暗心理,可以把聚滿莫名惡意的拳頭砸向手無寸鐵的無辜女子。

他們可以無知,可以不明真相,但不應該選擇從惡。多年後,當這些人把自己做過的惡行全部歸咎於時代的影響和蠱惑時,我們才看清,他們其實從來就沒有善過。現如今人們常說的壞人變老了,不就有他們的身影嗎。

導演李芳芳在一次分享時說:我們不能決定世界怎麼對我們,唯一能決定的是自己的態度——我們怎麼對待這個世界的態度。

珍貴善德之心,人生無問西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