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經驗、沒人脈、沒資源……胡歌教你玩轉人生逆襲!

沒經驗、沒人脈、沒資源……胡歌教你玩轉人生逆襲!

1.

記得在讀研的時候,院長在某次會議講話時提到,對我們在校學生,首先要先學會做人,然後才是做事。

那時,對於做人和做事的順序,誰先誰後,並沒有什麼清晰概念。

直到工作後,我才真正體會到,院長說的這句話是多麼的正確。

他的正確,不在於讓你在短期內獲取職業生涯上的成功,而在於長期內為你積累更多的競爭資源。

而這種競爭資源,是無形的,卻又是無價的。

這就是人品。

胡歌的新劇《獵場》開播以來,網上的爭議還是比較大,豆瓣評分也就6.0分,但它依然給了我啟發。

鄭秋冬畢業後的五、六年生涯沉浮,著實讓我感慨萬千。且不提劇情邏輯性如何,但足以闡述一個重要客觀事實:

沒有人品,就沒有你的生存空間。

鄭秋冬,其實是我們大多數人的一個縮影:一是在一線城市裡掙扎,極度渴望購買首套房;二是羨慕成功人士,臆想一夜完成屌絲逆襲。

心理學上有強調人的行為動機之說。他這樣一個小人物的沉浮就來源這兩個動機。

為達目的,鄭秋冬鋌而走險,先孤身去國外搞冬蟲夏草,再去廣西四川搞傳銷,又冒衝覃飛去山谷求職。

這些不光彩經歷,不僅讓他深陷牢獄,更讓他透支自己的人品。

那個時候,沒有人再相信他,也不會有人再幫助他。沒有了社交圈,隨著時間推移,漸漸的就會失去這個社會賦予他的身份。

沒有了身份,在某個區域空間裡,也就意味著消失。

這是個很殘酷的邏輯。

2.

我們經常有這樣的感慨:道理都懂,但依然過不好當下生活。

這是為什麼?

因為,今天依然是成功學大行其道的時代。

你的視野範圍內,到處是各種打了雞血的成功勵志文章或分享會。

總結起來,無非是告訴你:一個人,多麼的堅強獨立,勤奮刻苦,多麼的頑強拼搏,自強不息,多麼的有恆心有毅力,多麼的自律,多麼的勇敢,多麼的積極向上,樂觀開朗……最終成功了。

但很少有人會告訴你,他們的成功,最關鍵的是人品。

人品的重要性在於,當你跌入谷底時,會有人對你另眼相看,給你些許幫助,甚至給你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

而不是拒你千里之外,再來個落井下石,砸的你用無出頭之日。

這個機會,彌足珍貴,因你不知何時、何地、何人。

在今天這個草根崛起的大時代,大咖們都在強調,你需要打造個人的IP,構建個人品牌。但是,他們沒有告訴你,這個IP的核心就是人品。

這裡,我把人品衡量標準劃分三個層次,從低往高依次是:

(1)基本標準:遵紀守法

(2)中等標準:誠實守信

(3)高等標準:正面價值觀

這三個標準中,遵紀守法是底線。對一個人來說,最起碼是要有這樣的底線意識。

說到底線,這裡不得不提鄭秋冬因傳銷出獄後遇到的幾個小情景,讓人寒心不已。

情景一:他出獄後住酒店被警察要求查驗身份受到的某種歧視待遇。

情景二:熊青春事後吐露,如果早先知道他坐過牢,打死都不會來敲詐。

情景三:山谷集團董事長情緒非常激動地將他打入人力資源系統黑名單。

現實中,一個人做錯了事情,是可以被原諒。但錯到作奸犯科,那就很難得到原諒。

鄭秋冬雖是北京人,但因“山谷事件”不得不離開北京,前往杭州重新開始。

他的離開,意味著他的真實身份因前期作奸犯科、當期冒名求職而被外界無情地抹掉。

在北京,已再無他立足之地。

這是被生活壓迫出來的無奈,也是透支人品所需要承擔的後果。

3.

誠實、守信、廉潔…,這些關鍵詞耳熟能詳。但往往我們做的小事,卻在不經意之間違背這些詞語的內在價值。

也正因如此,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會在某個關鍵時刻讓你人品跌落谷底。

這讓我想起之前一個在銀行做HR的同學提過的一個真實案例。

我同學所在的銀行通過招來10名應屆畢業生,實習結束後只有2名實習生有機會留下來。

這批實習生中,只有1個來自農村的。我那同學也是來自農村,所以對這個叫小陶的實習生格外關注。

實習期間,同學通過自己的觀察以及側面打聽,小陶所在部門的負責人對他實習表現非常認可,所以留下來的幾率也相對比較大。

但是實習結束後,內部公佈留用名單中並沒有小陶。

雖說,這中間離不開暗箱操作的可能,但我同學還是不死心,就找了個機會詢問小陶的部門領導。

部門領導給她的理由是,小夥子能力很強,就是人品不怎麼樣。

同學對這個理由很吃驚。

後來瞭解到,原來那段時間,小陶在某次客戶接待結束後,將桌子上還僅剩一根中華煙的香菸給帶走。這一幕恰好讓他的領導看見了。

小陶曾解釋道,那天他農村老家的父親來城裡,想著父親從來沒有抽過這樣的好煙。這剩下的一根菸,扔了也就扔了,還挺浪費,不如帶回去給父親抽。

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小陶在這件自以為小事上有兩個關鍵點沒有意識到:一是這根菸的所有權;二是他所在部門的核心價值。

要知道,公司招客戶的煙或酒,通常屬於公家資產。你可以在招待過程中把它使用,哪怕是浪費都無所謂,但你不能私自將它佔為己有。

否則,性質就變了。往大的說是侵吞公家資產,往小的是貪圖小利。

小陶所在部門為風控部。這是銀行最關鍵的部門。風控部最重要的價值就是防範風險。

通常,最堅固的堡壘都先從內部被攻克的。

試想,一個人品有問題的人從事風險防範,這就好比定時炸彈,隨時會把部門領導給炸個粉碎。

很多時候,對不怎麼熟悉的人,我們判斷他的人品好壞,通常會從一件小事上來評判。哪怕,這個小事背後另有原因。

然後,這個小事會被有心人無限放大,最終轉化為“人品低下”的不良標籤。

4.

個人IP或者個人品牌這個概念,我覺得還是比較模糊,我更傾向將個人當作私人銀行。這個私人銀行既有央行的職能,也有商業銀行的職能。

銀行之間的競爭力,簡單比較起來有三個指標:存款規模、盈利能力、不良資產率。

個人的私人銀行從某種意義上是對外發行兩種貨幣:社交幣和信用幣。

社交幣的體現的是人與人之間交換價值的大小,而信用幣則是體現你在人與人交換中是溢價、折價、等價交換。

一個人的背後是其生產關係的綜合,他離不開這個社會關係而單獨存在,所以必須要有一定規模的社交幣。

所以,社交幣的產生,通常可以通過你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專業技能以及人品等因素產生,而信用幣主要是由你的人品來產生。

盈利能力,就是你在貨幣交換過程中所獲得的價值。盈利能力越強,你所獲取價值越高,也就是你回報的越多。

控制不良資產率,是作為私人銀行最重要職責之一。最有效途徑就是不觸犯法律法規,不失信於人等等。

現實工作中,你與其他人的競爭優勢孰高孰低,關鍵就看你的社交幣和信用幣的儲存規模。

儲存規模越大,你的盈利能力就越大;不良資產率越低,會加速你產生更多的社交幣和信用幣,反正則會加速社交幣和信用幣的滅失。

那麼,如何才能加速社交幣和信用幣的生產和儲存?

馬雲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我要找人,就要找既有理想又腳踏實地的人。人靠譜,模式不靠譜,他可能會將模式調靠譜;人不靠譜,模式靠譜,或者兩樣都不靠譜,死掉的只是時間問題。

對大佬來說,他們看人,就是看人品,更具體的就是價值觀。擁有正確價值觀的人,能夠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完成自我進化。

這種高人品所轉化的自我進化能力,會將加速社交幣和信用幣的生產和儲存。同時,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並且與之建立某種關係的意識越發強烈。

簡單來說,一個擁有正確價值觀的人,正確的資源就會來,包括人、錢、技術等。

所以,當你擁有了使命一致的團隊,以及相應的資金或者技術時,你只需要腳底實地去做,成功只是時間問題。

正如鄭秋冬的獄中老師劉量體送給他的一副對聯:愚蠢、小聰明、盲目自卑;勤奮、大智慧、誠心有為;橫批:自我鼓勵。

歸結起來一句話: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最終是人品之間的比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