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千陽縣抗日救亡先鋒蘇敏德

「美文」千阳县抗日救亡先锋苏敏德

提起千陽縣抗日救亡運動,瞭解這段歷史的人,都會由衷地思念抗日救亡會指導員蘇敏德,稱讚他不愧為熱血青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用自己單薄的肩膀擔起了沉重的抗爭。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蘇敏德出生於千陽縣城東龍王殿蘇家莊。他排行老二,字馨吾。自幼天性聰慧,愛好誦讀,所學知識過目不忘。他就讀於啟文小學,勤奮好學,品學兼優,考取鳳翔師範學校。畢業後,回縣城在永寧寺小學任教。出身耕讀傳家的大戶人家,他接受了良好的家風教育,在詩歌楹聯、書畫翰墨等方面無所不通。廣泛的人脈關係,善與各方人士交朋友,他及早接受了先進理念的洗禮,接觸了進步思想的薰陶,也孕育了他報效祖國的赤子情懷。

1936年12月,蘇敏德和同鄉蘇復興在西安教師訓練班結業,恰逢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陝西省抗日救亡會委派他倆為千陽縣抗日救亡會指導員,命令他倆星夜趕回千陽開展工作。隨即,千陽縣抗日救亡籌備會在啟文小學召開,校長、教師50多人參加。會議決定,救亡會下設宣傳、組織、訓練、籌慕、總務5個股,並推選了各股股長。12月17日,各機關、學校和民眾團體約兩千多人,在西關火星戲樓召開千陽縣抗日救亡會成立大會。會上,印發傳單,張貼標語,宣傳張、楊抗日主張,呼籲士農工商奮起抗日救國。

在蘇敏德等先進分子組織倡導下,千陽縣抗日救亡運動掀起高潮。從事水文工作的青年田豐,去永寧寺小學教孩子們學唱愛國救亡歌曲,帶領學生去雙廟塬村搞宣傳。從鳳翔回縣學生羅元潤,還組織師生在縣城和南寨、崔家頭、柿溝等地巡演,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亡國奴不如喪家犬》等劇目,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激發廣大群眾的愛國熱情。藉助演出活動,發動大家慕捐,先後籌款2000多元,慰勞抗日將士。據有關資料記載,抗戰期間,千陽縣先後有6480多名熱血青年奔赴前線,與日寇浴血奮戰,為保衛中華民族做出了重大貢獻。

當地駐軍書記官劉樑擅長書畫,當時千陽縣機關和上層人士家裡的牆壁上,經常可以看到劉樑寫的真、草、隸、篆體條幅和中堂。蘇敏德和劉樑愛好相同,興趣相近,關係甚密。受蘇敏德人格學識的影響,劉樑揮毫潑墨,親筆書寫了一幅楹聯:“五嶽圭稜河氣勢,六經根柢史波瀾”,並在自作的一幅梅花圖上題寫了一首七絕:“圍爐幽室引壺觴,醉後揮毫興更狂。鐵榦橫斜花數點,獨凌冰雪冠群芳”,懸掛在蘇敏德家的中堂。

這首詩,這幅畫,這對聯,正是蘇敏德參加抗日救亡運動的真實寫照。對於他來說,再恰當不過了。若知道這些背景,觀其書其畫,靜默中,令人心中怎不湧動抗日之聲、崇敬之情!

「美文」千阳县抗日救亡先锋苏敏德

編輯:千陽宣傳(交流QQ:429668411)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美文」千阳县抗日救亡先锋苏敏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