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千阳县抗日救亡先锋苏敏德

「美文」千阳县抗日救亡先锋苏敏德

提起千阳县抗日救亡运动,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会由衷地思念抗日救亡会指导员苏敏德,称赞他不愧为热血青年,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用自己单薄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苏敏德出生于千阳县城东龙王殿苏家庄。他排行老二,字馨吾。自幼天性聪慧,爱好诵读,所学知识过目不忘。他就读于启文小学,勤奋好学,品学兼优,考取凤翔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县城在永宁寺小学任教。出身耕读传家的大户人家,他接受了良好的家风教育,在诗歌楹联、书画翰墨等方面无所不通。广泛的人脉关系,善与各方人士交朋友,他及早接受了先进理念的洗礼,接触了进步思想的熏陶,也孕育了他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

1936年12月,苏敏德和同乡苏复兴在西安教师训练班结业,恰逢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陕西省抗日救亡会委派他俩为千阳县抗日救亡会指导员,命令他俩星夜赶回千阳开展工作。随即,千阳县抗日救亡筹备会在启文小学召开,校长、教师50多人参加。会议决定,救亡会下设宣传、组织、训练、筹慕、总务5个股,并推选了各股股长。12月17日,各机关、学校和民众团体约两千多人,在西关火星戏楼召开千阳县抗日救亡会成立大会。会上,印发传单,张贴标语,宣传张、杨抗日主张,呼吁士农工商奋起抗日救国。

在苏敏德等先进分子组织倡导下,千阳县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从事水文工作的青年田丰,去永宁寺小学教孩子们学唱爱国救亡歌曲,带领学生去双庙塬村搞宣传。从凤翔回县学生罗元润,还组织师生在县城和南寨、崔家头、柿沟等地巡演,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亡国奴不如丧家犬》等剧目,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借助演出活动,发动大家慕捐,先后筹款2000多元,慰劳抗日将士。据有关资料记载,抗战期间,千阳县先后有6480多名热血青年奔赴前线,与日寇浴血奋战,为保卫中华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地驻军书记官刘樑擅长书画,当时千阳县机关和上层人士家里的墙壁上,经常可以看到刘樑写的真、草、隶、篆体条幅和中堂。苏敏德和刘樑爱好相同,兴趣相近,关系甚密。受苏敏德人格学识的影响,刘樑挥毫泼墨,亲笔书写了一幅楹联:“五岳圭稜河气势,六经根柢史波澜”,并在自作的一幅梅花图上题写了一首七绝:“围炉幽室引壶觞,醉后挥毫兴更狂。铁榦横斜花数点,独凌冰雪冠群芳”,悬挂在苏敏德家的中堂。

这首诗,这幅画,这对联,正是苏敏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真实写照。对于他来说,再恰当不过了。若知道这些背景,观其书其画,静默中,令人心中怎不涌动抗日之声、崇敬之情!

「美文」千阳县抗日救亡先锋苏敏德

编辑:千阳宣传(交流QQ:42966841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美文」千阳县抗日救亡先锋苏敏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