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咱西安的「警察故事」 民警趙明建十九年立5次三等功

雖然離開農村基層派出所已經很多年了,趙明建還是時不時會接到當地群眾打來的電話,大家就想和他嘮嘮家常。當了十九年警察,立過五次三等功。

“也許是經歷過的案子比較多,我覺得好好活著也是一種幸福。”笑起來稜角分明,今年39歲的趙明建在形象上和影視劇中塑造的警察頗為相似。

書寫咱西安的“警察故事” 民警趙明建十九年立5次三等功

騎著自行車的片警

2000年,趙明剛當警察的時候,還是一個20歲的小夥子;在武屯派出所做了3年的管片兒民警後,被調往公安閻良分局刑警隊負責案件偵破。2013年趙明建擔任凌雲路派出所副所長,依然分管案件偵破。

他作為管片民警,負責清河邊上五個自然村一萬餘人的安全問題,給村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農村派出所警車少,早上八點需要去溝王村瞭解情況;為了宅基地的問題,老楊家和老李家居然大打出手,破了頭、在醫院包紮好的老李不依不饒,報警要把老楊關起來。趙明建是騎著一輛自行車去的,來回路程大概有10公里左右。

“我報警了,你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給我說這麼多幹什麼!”餘怒未消的老李根本不想聽趙明建講的道理。第三次趙明建是帶著村幹部去的,老李的態度有所轉變,他端了幾個凳子放在院裡面。在村幹部家握手言和的那一天,老李和老楊其實都很感慨,他們沒有想到這個愛來村裡的年輕民警考慮問題挺周全。

調糾紛、解疙瘩三年,趙明建化解了村民們大大小小100多起矛盾。“大家沒把我當外人,我要為大家服務好。”

11年刑警生涯

離開農村派出所,趙明建做了11年的刑警,攻破百餘案件,足跡遍及新疆、深圳、河南、南京、連雲港等地,可以寫一本厚厚的《警察故事》。

2011年公安部清網行動,上級交給趙明建一個15年未破的命案:1996年,在動檢站例行檢查中,發現沒有任何手續的收羊人,雙方摩擦中收羊人竟然用刀捅了工作人員,導致其不治身亡,之後逃匿,消失得無影無蹤。

第二天案件回訪的時候,趙明建實在不忍心聽被害人母親的心酸哭訴。趙明建重新調查每一個和案件相關的線索。轉機來自不久後新疆警方發來的一個協查:在當地麻將館中查出一個無法核實身份的外來人口,只知道是閻良的。當時的技術條件加上16年的變化,僅憑一張新疆警方傳過來的照片實在不好確認,趙明建決定帶著兩名民警去一次新疆。抓捕是在第二天的午後,嫌疑人真的出現在預定地點,據說是回來給兩個孩子做飯的。

“我六歲就被賣到鄭州。”審訊的時候,嫌疑人的話讓趙明建有點想笑,“那你為啥是一口的陝西話呢!”對方一時語塞。第二天的DNA鑑定,確定了對方的身份確實是民警們要找的16年前的犯罪嫌疑人。

讓百姓損失降到最低

今年39歲的趙明建是凌雲路派出所的副所長了,帶著7名民警依然負責案件偵破。“我想把自己多年積攢的經驗毫無保留地與大家分享。”所以這五年來,趙明建依然堅持在一線工作。

去年去灣商貿街一飯館被盜的案件,趙明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所有的辦案民警上了生動的一課。民警小何跟著趙明建進入案發現場的時候,得知被盜了300多元,因為不夠400元的標準,認為這是治安案件夠不上刑事立案。“小何,你仔細觀察周圍:一樓雖然是飯館,但二樓是住人的;人居住的地方,只要進來偷就是刑事案件。”參加工作三年的小何才明白,趙明建為什麼一再要求仔細觀察案發現場周圍。繼續順著監控追蹤,醫院大門口的監控也顯示兩個人作案後又翻門出去了。從潤天路到大良路,一路查過去,臨街店鋪50多個監控,沒放過一個細節。

晚上八點多,趙明建他們沒有顧上吃飯,繼續查案子。 公園路上的監控,清晰看出了犯罪嫌疑人的體貌特徵。大家正開心,趙明建無意中一扭頭,真是“冤家路窄”:兩個和監控裡一模一樣、連衣服都沒換的嫌疑人,大搖大擺出現在路上。民警們眼前一亮,很是興奮。

“苦下到了,案子自然能破,讓老百姓的損失降到最低。”這是趙明建給民警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文/圖 記者 張瀟 通訊員 馮長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