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近年来,花海景观渐成潮流。它们不再只是单纯的农业景观,而被赋予了更多旅游产品与民生工程属性。争先上马的花海项目,被不少景区视为最大卖点与引流利器。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然而,在各地花海项目实践中,与投资建设热情相伴生的,是同质化、可持续性不强、盈利模式单一、文化内涵匮乏、生态影响评估不足等不可回避的问题。“围个篱笆,撒把种子,就开始收费”,是跟风者对花海的片面理解。对标国外优秀的花海范例,中国版的花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旨在探讨花海规划设计及开发模式的合理走向。

虽然对推动花卉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休闲农业发展了重要作用,但业界人士指出:盲目跟风不是好事,可持续良性发展须因地制宜,走差异化建设发展之路。花海如果仅仅是看花,那是失败的花海。实际上,国际知名的花海项目中,花海通常只起到引流作用,与花卉产品开发、旅游休闲配套等相关业态的高度融合,才是花海经济的内在动力。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一、成功的花海景区应该是怎样的?

我们必须站在发展旅游的高度看花海景观,不能再从花海景观的角度看旅游。旅游发展到今日,其内涵已经变得非常丰富,花海景观更多地已经成为扮靓环境的背景,不必然是核心吸引物。特色民宿、当地美食、民俗表演、独特生活方式、静享生活的氛围等,都有可能是吸引游客的要素。

一片好的花海应充分考虑足够的规模、色彩的组合、季节的选择、气候的适宜、土壤的适合、文化的融入、功能的复合、养护的精致,应该做到有自己特色,同时不仅仅是利用本体花海来吸引游客,获取收益,还应该做到整合其它产业,共同发展。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二、花海到底应该怎么打造?

1、规划设计:投资规模和内部产品组合达到合理配比

很多花海景区的投资者对花卉种植并不完全精通,认为景区花卉就像农民庄稼一样,简单种植,而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景区管理和宣传营销上。事实上,花海景区作为一个区域性综合型业态,需要系统的规划,根据区位不同,周边特色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所做的规划都要有所区别:规划一些受季节和花期影响不大的体验项目,从而弥补季节不足,让项目在四季都有营销型项目和活动型项目搭配,利于增强园区盈利能力。

规划中,根据投资者的资金实力,考虑哪些事固定景点投入,哪些项目内容回收资金快,哪些慢,来综合权衡,保障项目的可持续进行,避免出现烂尾现象。

2、景观设计:通过植物配置,丰富花海景观

对于很多旅游者来讲,鲜艳壮观的花海景观已经变得有些单调、虚空了,想要提升花海景观的竞争力、吸引力,必须通过植物配置、设计景观、增加情境等方式,深化景观价值,让花海景观从一道大菜变成一桌丰富多彩、老幼咸宜的筵席。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花海景区要想有长远健康发展,必须有核心产业做支撑,而花海作为核心景观必须精细化种植,要考虑诸多因素,如空间层次、形态构成、色彩构成、香氛构成等。

花卉种植的精细化是景观设置、景区运营、景区营销的前提,如果花期设计或开花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将会对景区的运营和宣传造成重大影响。

在景观设计方面,要深入挖掘本景区文化内涵主题特色,人文地理,讲好情怀故事,使游客游览过程中能融入感情,深度体验,从而提升满意度和回头率。在此除了需要专业的设计团队规划设计,还可以通过延长花期,或是通过培育反季节花等方式来延长景区旺季时间。

3、创意业态:增加情节情境,解构美学价值

由于花海景区受花期限制较为明显,所以在景区运营中,即要重视花卉旅游对花卉产业的助推作用,又要重视花卉旅游在旅游业的功能地位,除了景区门票,餐饮、住宿、伴手礼、购物、纪念品等收入,还要进一步挖掘当地特色,将创意业态代入,打造产业品牌。

发展花海的同时,要保持花期的持续性,并充分利用花海景观的多样性、亲和性、文化性、在此基础上依托花海资源发展餐饮、亲子、住宿,露营、会务、培训、拓展以及花卉产品的深加工品,让人们进行二次消费。同时应加强与线上的电商结合,把人们引到线上消费、线下体验,形成O2O模式。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4、硬件设施:优化观景服务,从高远深三方面升级

,即为游客提供俯视花海景观、图案的条件,比如可以搭建观景塔、观景台、观景桥;还可以利用小型飞机、热气球等工具实现观景服务的体验化。

,即通过远近距离的调节,为游客提供另一种观景角度,这样游客只要站远一些就可以看出效果,为对高度有一定障碍的游客提供了不小的便利。

,即通过提供交通服务,让游客深入花海之中,以体验的方式去感受花海之美。这种交通服务可以结合乡村旅游的某些元素,比如样板性质的观景步道、自行车、美化改造的拖拉机观光车、马车等,让园区更具有乡土气息。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花海景区一般位于郊外,如果周边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就会影响客流,一定要完善景区内的步道设计、公厕、停车场、通讯设施、住宿、监控安全等,确保游人来的快,留得住、住的下、玩的欢。并根据景区自身资源特点、气候条件、场地条件、提前拟定“安全管理体系构架”、“游客接待应急预案”、“景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景区疏散预案”、“游客纠纷处理预案”、“医疗救助应急预案”等,并通过演习印证预案的可操作性。

5、运营管理:并提高游客参与度,拓展产业链条,让一朵花开出更多可能

在运营管理方面,可通过聘请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来参与景区的前期规划及景区的营销规划。包括品牌的定位、线路产品设计、价格体系制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建设,智慧系统建设、宣传推广大型活动等市场运作手段。一个可持续的花海,应该具备有力的产业支撑,多元创新的产品与服务,以及足够多可供挖掘的盈利点。

想要让游客深刻感受花海景观之美,休闲游乐项目必不可少。通过游客的奇思妙想,通过产业链条的拓展,让一朵花开出更多可能。结合花海景观主题,经营者可以设计干花制作、香囊制作、微观盆景制作等活动,还可以设计秋千、跷跷板、木桩过河、趣味比赛等亲子游乐项目。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全域旅游理念的实施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全产业链开发。将花海打造成一条从种植、到采摘观赏、到加工销售、以及旅游度假等完整的产业链。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旅游商品的开发,围绕花草元素,将各种可吃、可用、可玩、可穿、可戴、可拍的产品开发出来:花草精油、花草冰激凌、花草咖啡、花草香槟、养生餐饮等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机会去体验花草的魅力。

除此之外,全产业链开发还应该包括餐饮与住宿项目。通常来讲,策划食宿项目会涉及两个层面,一是食宿内容,要有风格有品质,让游客可知道自己在吃什么,住什么,和其他地方有什么差别;二是食宿设施的美化,比如可以通过墙绘的方式美化餐厅、饭店、民宿、旅馆的外立面,与花海景观形成有机整体。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三、常见的花海开发模式

关于花海景区的开发模式有很多种,典型的有英国EDEN伊甸园的科普观光模式、成都石象湖的生态度假模式、日本芝樱公园的主题游乐模式等。无论哪种模式,必须有突出的主题。

1、景观休闲型

以赏花经济为主导,发展相关娱乐项目。

①大面积的花卉景观,给人以视觉冲击感;通过地形设计、人文景观等优化景观效果。

②同时可导入运动娱乐项目,如花田卡丁车、迷宫等。

③基于花卉田园等打造花汤养生、美食体验、花丛住宿等特色度假产品。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案例:加拿大Butchart garden——加拿大国宝级精致园林,实现四季皆有景的多彩风情园

简介:坐落于加拿大温哥华岛,占地20公顷,是利用一个荒废的采石坑修建的,层次鲜明,四季可游,融汇世界园艺精华的精致花园。

策略:利用地势起伏构建景观层次,从单调园艺走向主题园。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产品:玫瑰园、日式庭院、意大利花园、低洼花园、Butchart家族陈列馆。

配套:游客中心、停车场、园艺咨询中心、种子和礼品店、餐饮厅(dinning room,blue room-温室餐厅,咖啡店)。

2、科普观光型

以四季花卉为特色,以考察科普为主导:英国EDEN伊甸园的科普观光模式。

①注重科技导入,从花卉苗木的组培科研到立体化展示。

②科普体验规划,科普教育相关的功能设置及活动策划,且需注重趣味性。

③创意景观设计,用花卉创作有趣味的景观小品,提升花卉的观赏性。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案例:英国EDEN 伊甸园——植物展示+科研教育+特色活动,环境再生,建造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伊甸园”。

简介:1994年英国人提姆·史密特首次提出要在一个已经受到工业污染和破坏的地区重建一个自然生态区的想法,2000年在英国南部康沃尔郡废弃的矿山上兴建的伊甸园的项目成为全球最大的生态温室。这里目前汇集了几乎全球所有的植物,超过4500种、13.5万棵花草树木在此是一个集科学与娱乐为一体的博物馆,不仅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是一个开展生态教育的天然课堂。通过它,人们可以了解更多的生物学信息,它是后工业时代环境再生的绝佳范例。

模式:

①注册慈善信托基金。信托基金下设一个全资公司,代表信托基金掌管伊甸园工程的全部事务;

②成立伊甸园基金会。基金会主要代表伊甸园工程的对外形象,负责与政府、企业、学校和NGO等机构建立联系,帮助伊甸园工程建立一些专项项目(如废物零排放项目),以及寻找伊甸园工程差异化发展的策略。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创意:

①特色项目

体验类:话剧、研讨会、艺术类、园艺论坛、音乐节和儿童节目。

观赏类:两大温室、三大展览馆。

教育类:每年1月和9月向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②生态教育

创意建筑,伊甸园由4座穹顶状建筑连接组成,整体外观如蜂巢的巨型球体,被世人称为:“吹气泡泡的建筑”,世界第八大奇迹。

③展馆设置

种植10万种以上的植物,为全球最大植物保育场的所在地;以主题方式分别设计“潮湿热带馆”、“温暖气候馆”、“凉爽气候馆”;三大展区共6个“大温室”,分别展示6个不同国家的植物。

3、生态度假型

发展重点

①明确用地组合,注重农业用地与旅游度假设施用地的规模和空间关系,兼顾景观性、私密性与经济性;

②丰富度假产品,基于花卉田园等打造花田运动、花汤养生、美食体验、花丛住宿等特色度假产品;

③完善配套设施,以建设“花境”绿道为重点,以特色交通体验为特色,完善旅游度假配套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设计。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案例: 成都石象湖——以生态休闲、鲜花节事为核心驱动,激活相关产业的综合性生态休闲示范区

区位:四川蒲江县,距成都86公里,距双流机场国际机场77公里

规模:20平方公里,30000亩区域;森林覆盖率60%,湖面2000余亩

特色:

①以湖景旅游为核心结合花卉产业(郁金香、百合花)整合优势,将石象湖打造成为国际复合型度假区;

② 园区由生态文化主题辐射出国际休闲度假园、国际会议中心、未来人居生态环境示范区及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等。

4、运动主题游乐型

发展重点

①花卉景观设计,通过不同种类花卉搭配种植,形成多彩花田景观;

②运动娱乐导入,花田中设置卡丁车赛场、迷宫等趣味运动。

③特色交通规划,结合地形特点,设计车行、人行等不同景观道路;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案例: 日本芝樱公园——欣赏浪漫芝樱+体验花田赛车,世界独一无二的芝樱卡丁赛车场。

简介:

位于日本北海道东藻琴村藻琴山,占地10公顷,芝樱数目达120万枚,五月花季,紫、白、红、粉红、淡粉、雪青6种花色同时开放,花期长达3个月。同时,山下设置亲子游憩设施,并提供野餐等场地。

活动:“芝樱祭”系列春日活动、“东藻琴芝樱公园摄影比赛”等活动。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特色:

①独特的赛车体验:世界唯一的芝樱卡丁赛车场,体验芝樱环绕下的赛车感受。

②多彩的芝樱花田:通过不同花色的芝樱种植,拼出独特的“小牛”大地艺术景观,形成景区著名地标之一。

5、产业博览型

①链式开发,基于产业种植基础,从组培、种植、研发延伸拓展到展览、交易、花卉衍生产品生产与销售、花卉观光休闲等,以产带旅,以旅促产。

②主要功能一般包括花卉科研区、花卉展销区、主题花海观光区、休闲度假区等,功能组合和空间布局上需兼顾产业要求和旅游需求,既不影响生产种植,又能满足游客体验。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案例:上海鲜花港——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典范

简介:国家4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主景区占地1000亩,2007年正式开园。

特色:320万株郁金香花海&36万m2玻璃温室。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布局:

①动静分区,游线闭合;

②注重把握交通出入口空间,跟进配套服务;

③休闲空间注重与科普的紧密结合,寓教于游。

6、情感主题型

项目特点

①结合区位历史人文特征,充分挖掘情感故事;

②辅以切合情感主题故事的花卉绿植,营造主题花海,花语故事;

③配套设施及花海景观中搭配相关建筑或景观小品,细节处处呼应主题。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案例:云南大理蝶花源国家农业公园——结合区域历史人文传说,挖掘情感故事,打造爱情主题花海

人文背景:以“山海情,蝶恋花”为主题口号,将本地著名景点蝴蝶泉和同样赞美爱情的上关花传说有机融合,依托苍山与洱海之吻这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龙首关遗址、上关花传说人文资源,充分发挥“忠贞文化、白族家和文化”的精髓,将爱情元素融入大理古老的城市历史之中,更添一份忠贞与厚重。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业态:商业、餐饮、民族工艺等,集适度规模农业、花卉、观光、休闲、度假,产品展示、交易、研发,以及文化创意、美丽乡村发展为一体的综合型农业公园。

产品项目:花卉产业基地,蝴蝶泉酒厂、艺术区三大板块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特色:

项目整体将爱情元素融入大理古老的城市历史之中,细节处处体现忠贞概念的延伸,通过规划景观方式展现忠贞、美好和纯洁的爱情,借上关忠贞的寓意和大理丰富的景观花卉,重塑山盟海誓的爱情精神,打造爱情为主题的游乐组团。

7、农家花乡型

①建筑、景观等凸显乡村风貌,营造世外桃源般的乡村风貌。

②融入乡村文化,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打造主题文化景观,设置手工艺、民俗及农事体验活动,注重农家美食、休闲垂钓、农事体验等休闲产品,以花引客,以闲留客。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案例:四川成都三圣花乡——国家AAAA级旅游区,城市的乡村生态休闲度假胜地。

简介:距市区15min车程,占地16.8km2。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

流量:日均客流20000人(周末35000人以上)。

运作:

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政府主导。在财政、税收、信贷上向农村和农业倾斜,投入8300万元,用于搭建融资平台,撬动吸引民间资金2亿元;

②吸引社会资金介入。按照政府合作经营、先行投入再溢价退出的方式,引进了成都维生、上海大地等花卉龙头企业和北京金港赛道等知名企业入驻;

③集体资产参与。村集体通过将集体土地、堰塘、荒坡等资产出租,将获取的租金用于花海的打造。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规划:

①农村化布局,景观化打造,城市化建设;

②采取“农民出资、政府补贴”的方式将农居改造景观化;

③增加湿地、绿地使景观打造生态化;

产品:

①文化主导,主题经营:以文化润色农业、营造环境、提升经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错位互补和协同发展,形成 五个主题景点。

②多元发展,提升转型:由单一的“观光+休闲”(农家乐)向“文化+休闲+商务”(精品乡村商务酒店、高级会所、体育公园等)的中高端多元化产品提升转型。

③节事营销,品牌塑造,产业支撑:以中国首届“乡村旅游节”和花博会为契机,以花卉产业为支撑,营造四季花卉节事。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物种丰富,不同的季节、地区,有不同的花卉竞相或次第开放,在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下,开展花卉旅游无疑是最浪漫、最惬意的产业。

作为文旅产业的组成部分,花海同样应该有其在地的、历史的、个性的精神内核,而非一副空皮囊。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海经济热度下的冷思考

花海营造与运营,具有相当的专业性。懂植物品种选择与栽培管养的农业专家,未必掌握颜色搭配、层次打造等园林造景手法,而原来专业也未必深谙旅游产品开发路径与旅游市场的培育与开拓。花海,是生物、旅游、设计、生态等多元学科高度融合的产物,而非直观所见的栽花种树这么简单,一切还是需要专业的规划设计团队主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