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郭宕”

龙港“郭宕”

龙港“郭宕”

一、郭宕概况

郭宕,又称“郭家宕”,属远古地壳运动、海湾流沙冲积沉淀之地。郭宕隶属龙港江山社区管辖,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处于龙金大道与世纪大道交叉口,近邻九龙湾公园、龙港体育馆。全村目前以纺织业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共465户、约1860人,村民以郭姓为主、薛姓次之,另有李、陈、郑、马、顾、朱、孙、章、张、刘等姓氏。

龙港“郭宕”

龙港“郭宕”

二、历史沿革

清朝隶属平邑十五郡

民国之时称作绿萍乡

新中国成立后,归属江山乡

1958年实行公社制时,改为郭宕大队

1963年划归江山公社

之后一直由江山乡管辖

2000年,随江山乡并入龙港镇,由江山办事处管辖

2011年,隶属龙港江山社区管辖

龙港“郭宕”

龙港“郭宕”

三、郭氏探源

郭宕村郭姓始迁祖为郭景孜。

根据《苍南文史》第二辑和《龙港镇志》记载:“郭景孜系中唐汾阳王郭子仪八世孙。其父郭太初于广明年间(880—881年),为避王仙芝、黄巢战乱(874—884年)而来钱浦(今钱仓小山垟),至郭景孜即从钱浦转徙来此定居,以姓名村,号郭家宕,义为郭姓聚居之处(见自明朝苏伯衡《平仲集》)。”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龙港“郭宕”

龙港“郭宕”

四、郭子仪其人

根据苍南史实资料记载,郭宕村郭氏族人系唐代名将、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后裔。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其早年以武举高第后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但一直未受重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乾元元年(758年)八月,进位中书令。乾元二年(759年)五月,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

宝应元年(762年)初,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平定叛乱,不久又被解除兵权。广德元年(763年)冬天,唐朝廷与唐朝军将发生矛盾导致长安缺乏防御,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吐蕃趁机长安缺乏防御之时入寇、攻入长安;唐代宗启用郭子仪,郭子仪调集军队。吐蕃占长安10余天,听说郭子仪与唐军靠近,吐蕃立即逃离了长安。

公元765年,唐朝官员仆固怀恩反叛,引吐蕃、回纥入寇,郭子仪在骑说服回纥,唐军骑兵联合回纥,大破吐蕃。大历十四年(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龙港“郭宕”

五、太阴宫

郭宕太阴宫,始建于清乾隆24年,距今近260年,于2007年受龙卷风损坏,当即重建,一座宏伟壮观的新太阴宫历经三载,于2011年落成。民间所建的太阴宫,正是信奉陈靖姑即“陈十四娘娘”的场所。而温州鼓词的重头戏即“娘娘词”,就是源于陈靖姑及其传说。陈靖姑为民众共同信仰的神祇,民间则称之为娘奶、佛姨奶、陈十四夫人、陈十四娘娘等。这位民间传说中的神性英雄,因为善于“医病、除妖、扶危、解厄、救产、保胎、送子、决疑”,护国佑民,功德无量,圣迹远播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台湾和东南亚等等许多地方,广为传诵和崇拜。

龙港“郭宕”

历史悠久的青云寺,又名青龙寺

龙港“郭宕”

村中篮球场

龙港“郭宕”

郭宕村环境优雅,四面环水,大小桥梁数座,于村西首的长河桥,跨度宽,这条长河的记忆让人留恋不已。而今碧波微漾,流水依依。偶见不远河岸处,年青垂钓者,寻得闲情逸致。只是往昔河边戏水的童年玩伴们,不见踪影,浮现七八十年代村居生活场景,尽叹一去不复返的故事光阴。

龙港“郭宕”

水满田间秧苗齐,炎日穿树映影迹。农忙时节,走进郭宕,忽见一幢幢新建套房集中在这个村庄的东北首,即在龙金大道与世纪大道交汇处的郭宕新村。即将告别该村时,再次穿过九龙湾公园,隔路一二十幢大厦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必是一个全新的郭宕!

(注:文中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及当地史实资料)

龙港“郭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