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类APP为什么要收集通讯录信息?

上海市消保委近期授权相关单位在对目前手机中主流地图类APP进行评测时发现,包括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腾讯地图、搜狗地图、图吧导航等在内的主流地图类APP均有不同程度的过度索取用户个人信息权限的行为。

地图类APP为什么要收集通讯录信息?

本次评测发现,安卓系统中,腾讯地图获取敏感权限数量最少,只有7个;百度地图获取敏感权限最多,为14个。另有搜狗地图、高德地图、图吧导航获取敏感权限的数量分别为10个、11个、13个。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多个地图APP申请的敏感权限与实际功能不符的现象。其中,高德地图、搜狗地图、图吧导航申请的权限与实际功能不完全对应,部分还未找到对应的实际功能。而与消费者个人隐私关系度密切的通讯录、短信等敏感权限,如果消费者一旦授权,APP将永久性获取该权限。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系统设置的后台将其关闭,但入口较深,一般消费者并不知晓。

为什么这么多 APP 都热衷于搜集用户的敏感数据?

专业人士表示,通讯录的一大作用是可以实现社交。对于大部分工具类的 APP来说,如果只有纯粹的工具属性,APP 的用户流失率较高。而通过通讯录则可以快速地在产品内部构建一个社交网络,提升APP 的用户留存率和活跃度。

相关 APP 申请用户的隐私权限“一般会用于营销”,包括内容或服务推送、广告推送、管理推广等,例如像用户的通讯录好友推送服务,引导用户的好友下载,从而提升 APP 的下载注册量。

同时,收集用户的敏感信息可用于大数据的精准分析,可得到用户喜好、行为、习惯、行程等,从而刻画出用户画像,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和营销做准备。“现在兴起的人工智能,同样离不开数据的分析。”田际云说。

需要注意的是,相关 APP 搜集的用户敏感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泄露风险。一般平台方会将用户信息保存在相关服务器及云端,用于用户营销或分析,一旦该APP因为安全漏洞或其他问题泄露,就可能导致用户信息大面积泄露。

事实上,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法》中对网络运营者搜集个人信息作出明确表述,要求必须经被收集者同意,且不得收集与其提供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 APP 会在第一次使用时在隐私条款中注明,但绝大部分人都是直接忽略同意,用户在第一次使用App的时候,务必认真阅读其隐私条款,避免个人信息外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