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勘察才能做好设计——首届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之彭卫平

做好勘察才能做好设计——首届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之彭卫平

彭卫平

人物简介

彭卫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岩土工程师。2018年被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认定为首届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先后主持完成了广州市海心沙亚运工程勘察​与基坑支护设计、广州市新中轴线电视塔岩土工程勘察、中海广州开发区SDK-D- 2地块边坡和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及知识城支线工程知识城支线B标段勘察、广州市地面沉降及岩溶地面塌陷调查评价及规划应对策略等重大工程300多项,广州既有地下空间改造技术研究、广州市老八区与番禺区工程地质研究与三维地质结构构建、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广州市地震小区划研究等建设部或省市立项科技攻关研究课题8项。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6项、原建设部和广东省及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3项、其余各类奖项共40多项。结合科技研究与技术攻关,取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技术14项。在核心期刊与科技杂志上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或参编国家、行业与地方标准8部。

做好勘察才能做好设计——首届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之彭卫平

广州市海心沙亚运工程勘察与基坑支护设计、广州市新电视塔岩土工程勘察与均由彭卫平主持完成

滔滔不绝的珠江上,有一艘“巨轮”似乎正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扬帆前行,这便是广州市地标之一——海心沙亚运之舟。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在这里上演,扬帆的“巨轮”与天、地、水、桥、城交相辉映,岭南文化与中华文化、亚洲文化、体育文化融为一体,大放异彩。

鲜有人知道的是,在地质条件复杂、堪称“地质博物馆”的广州,这艘江上“巨轮”得以“启航”的背后留下了多少“爬坡过坎”的酸甜苦辣,首届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岩土工程师彭卫平正是这些故事的亲历者之一。

勘察之路的偶然与必然

与勘察设计结缘,在彭卫平看来,是偶然也是必然。“我的伯父是湖南省原402地质队的技术工人,小时候听到野外地质调查的故事,充满神奇。”彭卫平说,因为家乡湖南娄底富产煤矿,区域地质勘探普查活动较多,加上伯父的工作关系,使得童年时期的他对地质勘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天性比较喜欢猎奇,喜欢在外面跑,发现新奇的东西,总想弄明白,可能那个时候心里就埋下了勘察的种子吧。”他笑言。

儿时埋下的这颗希望的种子,在青年时得以生根发芽。1987年,进入成都理工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学习的彭卫平,按规定到峨眉山进行地质认识实习,雄伟的地质景观和神奇的地质结构深深吸引了他,随着实习的不断深入,他深深地迷上了地质行业,从此坚定了走地质勘察之路的决心。

学生时代栽下的这棵地质勘察梦之树,最终在改革开放前沿地广东开花结果。1992年,还在念研究生的彭卫平,随导师到广东出差,被广东复杂而又神奇的地质现象所吸引。彭卫平告诉记者,这对于喜欢挑战的他而言极具吸引力,与此同时,当时的广东也正处在大建设大发展时期,到处都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急需大量建设人才。再三考虑下,当时已被保送博士生的他,毅然决定加入祖国南海之滨的大建设行列,进入广州“老字号”勘察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一干便是26年。

彭卫平坦言,勘察设计与建筑设计不同,没有宏大的气势,也没有丹楹刻桷、飞阁流丹的建筑景观,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基础性地下工作,甚至让人感觉不到,需要长期的执着、专注。在常人眼里看似无趣的工作,在他眼里却是逸趣横生、充满挑战。如果说与勘察的结缘是一种偶然的巧合,那么敢于冒险、喜欢挑战的性格便使彭卫平走向勘察之路成为必然。

发现问题敢于创新

从业26年,彭卫平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敢于创新是他一直以来坚持不变的信念,业内人称“彭大胆”。迄今为止,彭卫平带领团队已获得设计类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14项;在关键岩土参数方面有着深入研究,引领着广州勘察技术创新,解决了深基坑开挖岩溶塌陷和突水难题,实现了深厚软土地区基坑支护技术的多元化。其中,仔细研究了广州地区溶(土)洞发育形态、充填状况及充填物性质、地下水活动特征等,提出了地下“筑坝”封堵加固关键技术,发明“一种岩溶注浆止水施工方法”,有效解决了深基坑岩溶突水、桩基施工塌陷风险,大幅降低溶(土)洞注浆加固成本,提高了止水质量,被广泛应用于广州岩溶地区地下工程、地铁工程,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得了2017年广东省发明专利优秀奖。在大胆创新的同时,彭卫平始终追求自己的岩土设计能够实现安全与经济的高度统一,深受业主欢迎。

彭卫平称作“广州地质通”绝不为过,在广州,叫得上名字、广州地区代表性建筑的勘察设计工程项目,几乎都有他洒下的热情和汗水,海心沙亚运工程勘察与基坑支护设计便是他引以为傲的一个。

该项目位于珠江北水道二沙岛,是2010年广州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主会场、国家级重点工程。建筑面积约117000 平方米,包括过江隧道、桥梁、主会场、演绎舞台、地下工程、水景工程、江堤、码头等,地下室和过江隧道达2~4层,开挖深度达6.7~23.3米。彭卫平告诉记者,由于工程时间紧迫,从勘察设计到基坑开挖,只给了他和团队不足20天的时间。加上海心沙位于天河向斜中心,靠近天河-北亭断裂,地质条件复杂;横跨正在运行的地铁三号线与APM线,需要开挖的基坑深度大,还存在“动水”风险;码头、看台、堤岸等多个项目需要同时施工……一系列的难题都成为设计过程中的阻碍。但面对多重复杂的挑战,彭卫平硬是带着团队打“组合拳”,用专业精神与创新实现了成功。

彭卫平告诉记者,当时设计出的方案存在不小的争议,全国首创的组合创新方法在评审阶段便遭到一半专家的质疑,最终,在岩土界老前辈林培元教授的肯定下,方案才得以实施。“我们那时几乎半个月没睡觉,但一点不觉得疲惫,反而满满的动力和斗志,全身心投入其中,仅用15天就拿出了设计方案。”他说,当听到林培元老先生 “这是一个像样的方案”的肯定时,就觉得再辛苦也值得了。

行业迫切需要改革

在彭卫平看来,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因为岩土工程具有地域特性,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岩土体的沉积结构、类型、颗粒组成和状态不同,其工程性质迥异,所采用的处理方法和计算参数差异较大,不会千篇一律,技术人员必须重视现场勘察基础资料,不断积累形成地区经验,需要长期实干。同时,勘察设计也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作,现场勘探、野外编录、室内试验、资料整理分析、图件编制和报告编写,是不同层次人才的综合作用、环环相扣,质量监控和创新必须贯穿全过程。要抓住关键点,肯花时间在现场看岩芯、查进尺、核测试,根据地层结构及时补充调整原位测试手段和数量,才能确保完整揭示地层结构、基础资料准确。

谈及行业未来发展,彭卫平表示,培养高素质人才加上设备革新是出成果、提质量的关键所在。“目前勘察行业技术进步较慢,行业迫切需要改革,要提高现场勘察技术水平,做好勘察才能做好设计”。对勘察设计而言,人才是创造质量的核心,人的素质决定项目品质。他认为,人才需要具备“四品”:做人要有品格、工作要有品位、成果要有品质、专业要有品牌。勘察设计单位需不断优化调整人才结构,实现多元化、层次化引进,基本生产团队必须稳定,市场拓展骨干要有潜力,学术研究人员应厚重沉稳。可通过项目技术指导、检查交流、案例点评、专题讲座、学术交流、项目评审、专题讨论、撰写论文、技术总结等多种方式开展专业技能培养,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勘察设计质量。

彭卫平认为,未来岩土工程勘察行业发展的趋势是外业勘探自动化、技术工人专业化、信息采集系统化;行业进步需要利用设备革新来带动。“相对来讲,设计行业技术比较成熟,关键要做好信息化大数据和勘察设计相结合。”彭卫平透露,目前,他和他的团队已研究开发了《广州市工程地质信息系统》,建立了广州地区地层标准,收集了约30万个钻孔资料,总体把握了广州的区域地质特性。面对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他和团队正在研究开发岩土勘察外内业一体化工作平台,实现外业数据采集、土工试验、资料整理、图件制作和报告编写一体化和自动化,缩短工作时间,实现现场勘探质量实时监控。基于地理空间信息,拟建立广州地区自然资源标本库;综合利用已有的海量钻孔资料,对软土地面沉降和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成因、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提出预防处理措施,不断为提升城市安全品质贡献力量。(广东建设报记者 黎莉芩 实习生 郭心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