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崔冯骂战——读一读刘震云

今天小飞小说吧给大家推荐的第五本书是著名作家刘震云的代表作《一句顶一万句》。


抛开崔冯骂战——读一读刘震云

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感觉互联网信息化的时代相比于从前有些浮躁。现在很少体会到古代那种宁静致远了,到处都夹带着快节奏。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如今这个时代,我们在生活中很难再静下心来去品味宁静,况且,社会也没有带给我们宁静,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很佩服那些默默付出地匠人,我们的国家也在强调着匠人精神,想必也处于此吧。
抛开崔冯骂战——读一读刘震云


在中国的娱乐圈内,一直都充满着各种争议,也有太多的话题。即使小编不是一个关注娱乐圈的人,前一段一直延续到现在,也被央视主持人崔永元与导演冯小刚之间的恩怨所充斥着。起初在看新闻时,看到了崔永元“手撕”刘震云,我才关注了这件事。因为刘震云一直以来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因为小编和他出生于同一个地区,都是新乡市,所以他也一直是我的榜样。但就刘震云与崔永元的恩怨,我还是站在崔老师的一边,在他作为编剧《手机》中的那句经典的话“做人要厚道”,我并没有见到在这件事上刘震云的厚道,反而看到了处在浑浊的娱乐圈中小崔的正直。但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是刘震云的作品,且不谈他们的恩怨。
抛开崔冯骂战——读一读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是作家刘震云的代表作之一。他也凭借着这本书,走上了中国文学的最高殿堂。在2011年8月20日,作品《一句顶一万句》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抛开崔冯骂战——读一读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是作家刘震云的​代表作之一。他也凭借着这本书,走上了中国文学的最高殿堂。在2011年8月20日,作品《一句顶一万句》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抛开崔冯骂战——读一读刘震云


这本书情节比较简单,主要分为两部分,出延津和回延津。一部分写得过去,一部分写的未来。围绕着是“说得上话”与“说不上话”两种人物关系,他讲述了在他描述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那么的微妙,也写出了幸福的标准,是“说的着”。小说中塑造了很多世间的百姓,卖豆腐的,剃头的,杀猪的,贩驴的,染布的,开饭铺的,还有提刀上路杀人的……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可以说上知心话的朋友,一个人找另外一个说的着话很难。你可能跟这个人是好朋友,但是你们在一块的话未必能说得上话,其实比人找人不容易的是话找话,《一句顶一万句》反映了一种中国式的孤独和友情观。


抛开崔冯骂战——读一读刘震云​ 在刘震云的女儿导的一部同名电影《一句顶一万句》中开头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式的孤独不仅充斥着友情,而且影响着爱情。在民政局的大厅内,一对要离婚的夫妇因为说不着而离婚,而另一对结婚的夫妇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能过一辈子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把这段话复制过来,“你们为什么结婚?”“我们说得着。”“详细点!”“话还没说,都知道对方心里想着啥。”作为这部影片的主演的这位夫妇后面的恩怨也是因为说不着而引发的后面的种种事端,电影《一句顶一万句》,一开始就点了题,“说话”,或者说“交流”,是这个故事的主题。



抛开崔冯骂战——读一读刘震云​同样也是小说的主题。如果说孤独是这部书的腔调的话,那这部书真的像网上所说的,《一句顶一万句》堪称中国版的《百年孤独》,其实我并不这样认为,在下半部分写的不再是悲剧,也不再是带着孤独这沉重的话题。而是希望,在牛爱国得知媳妇再次和别人出轨跑了之后,心里承受不住,有了那个我们所熟知的杀人的想法,在看到这里时,按照我的猜测以为牛爱国会找到她媳妇并且进行报复,如果真的是这种剧情的话,估计这本书也得不了矛盾文学家。在寻找那个出轨的媳妇的时候,他意外的碰到了他的老同学,老同学跟他聊了很多从前的事。但听了与她说的着的牛爱国又杀人的冲动时,劝他的老同学,“生活不是过以前,而是过以后”他才想通,这里不同于《百年孤独》的是,他讲到的是希望,是对生活的希望。


抛开崔冯骂战——读一读刘震云​ 肯定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对这个书名疑惑,为什么叫一句顶一万句,在我查询了以前刘震云回答记者时,他是这样说的,“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抛开崔冯骂战——读一读刘震云​另外我想吐槽一下电影版《一句顶一万句》,在电影中每个人的对话都特别简单,都是一句话的事,唯一话多的就是牛爱国再与同学之间的聊天交心。其实我并不看好这种简单的交流,无论亲人和朋友,我认为人和人要想有更多的感情,还是需要更多的语言交流,一句顶不上一万句的效果,你们认为呢?欢迎评论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