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超1.3億,先後410名騙子被抓,重慶警方破獲超大微信股票詐騙案!

涉案超1.3亿,先后410名骗子被抓,重庆警方破获超大微信股票诈骗案!

最近的重慶警方屢屢破案,很是吸引眼球,僅8月這5天就抓獲了涉嫌股票、期貨詐騙分子410人。

先是破獲了涉案1800萬元的特大“薦股”詐騙案,抓捕犯罪嫌疑人331名;後又破獲了一起特大微交易詐騙案,全鏈條摧毀了一個仿效股票、期貨交易買漲跌並控制交易平臺,涉案超1.3億,受害人上萬,抓獲涉嫌違法犯罪人員79名。

新型微交易詐騙案,涉案1.3億

最新消息顯示,重慶江北警方破獲的這起特大微交易詐騙案,是一個仿效股票、期貨交易買漲跌並控制交易平臺,它是進行數據纂改致使平臺註冊會員虧損,以謀取大額利益的虛假微交易平臺。在重慶市公安局指揮下,江北警方分赴深圳、上海兩地,抓獲涉嫌違法犯罪人員79名,打掉犯罪團伙3個,搗毀犯罪窩點3個,查扣涉案電腦40餘臺、手機100部,涉案金額1.3億餘元。

涉案超1.3亿,先后410名骗子被抓,重庆警方破获超大微信股票诈骗案!

2018年4月,在深入推進“渝警行動2018”專項行動中,江北分局刑偵、網安民警通過分析研判,發現一條疑似詐騙線索:一家名為“億星國際”的互聯網微交易平臺涉嫌詐騙犯罪。

5月初,江北區公安分局接到市民李女士報警,她在微信上看到一篇介紹“億星國際”微交易平臺的文章,上面介紹“億星國際”是一項判斷外匯指數未來漲跌的新金融交易平臺,通過選擇外匯、原油、楠木等交易品種,選擇週期預判漲跌即可下單。信以為真的李女士按照微信軟文裡面推薦的微信號,聯繫上了這個平臺。

此後,李女士先後在該平臺繳納學習費用及充值費用共計3457元。進行多次交易後,李女士基本上都是虧損,當賬戶只剩下100元時,李女士想把這錢提出來,可是錢怎麼也提不出來了。意識到被騙的李女士隨即報案。

警方調查後發現,該案件不同於以往網絡賭博交易案件,該詐騙團伙通過技術開發公司開發交易平臺,平臺公司進行風控管理,代理公司再給上級平臺推薦客人,賺取手續費和使客戶虧錢等方式進行聯合後臺操控詐騙謀利。

而李女士充值進行交易的平臺,正是此前已經進入江北警方視線的“億星國際”微交易平臺!

受害人上萬名 涉案金額1.3億元

專案組循線追查,通過一個多月的大量工作,成功鎖定了以鍾某某為首的微交易詐騙犯罪集團。警方通過進一步偵查發現,該案涉及全國受害人1萬餘名,涉案總金額高達1.3億餘元。

辦案民警查明:2017年底,犯罪嫌疑人鍾某某向廣州某科技有限公司購買仿效股票、期貨交易買漲跌並可控制修改數據的虛假微平臺系統,在互聯網上架設服務器,發佈炒億盛、億星平臺外匯、石油、楠木等能獲取高額回報為誘餌,誘騙大量微信用戶註冊億星、億盛平臺帳號並充值進行微交易。

同時利用平臺管理賬戶對平臺進行控制,篡改數據,致使平臺註冊會員虧損或誘導註冊會員頻繁交易,收取手續費的方式進行詐騙,從中謀取大額收益。其中,在上海、深圳等地設立了多家代理商。

“億星平臺”運營按照層級設計,最下面是不計其數的業務員。業務員上面是組長,再上面是代理公司的經理,經理上面就是平臺公司老總。最頂層是軟件開發公司。

平臺公司有兩個重要部門:一是財務部門,由公司核心員工組成;二是風控部門,根據客戶賺的多少修改數據,操控客戶輸贏。“億星”在殺客戶(也就是風控)的技巧上別有手段。“這方面,內部很多規章制度,比如“殺”客戶,要求不能一刀太狠。比如客戶投100萬,第一天殺60萬,第二天再讓你贏點,然後找機會又殺。這給客戶一種想象:自己輸,是因為自己手氣不好。客戶即使不想玩了,也不舉報。”涉案人員稱。

另一起詐騙案331人被抓

就在3天前,重慶警方還破獲了一起詐騙案發生在重慶,犯罪團伙以“薦股”名義實施詐騙,警方8月2日共抓獲犯罪嫌疑人331名,凍結涉案資金逾1800萬元。

今年6月,重慶警方接到受害人韓先生報警稱,他在炒股時遇見一個陌生人加他QQ好友,對方自稱是某綜合理財投資機構業務員,該機構有專業人員進行炒股指導,可以推薦優質股票,但需韓先生付費購買會員才能享受這項服務。韓先生付費後,根據對方指導購買股票,不但沒賺錢還虧損了不少。對方又向韓先生推薦,還可付費購買其他理財產品指導服務。韓先生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遂報警。

與此同時,重慶警方接到多起與韓先生遭遇相似的報警。重慶市反詐騙中心與相關公司安全團隊,將收集到的警情和舉報進行了綜合分析研判,發現這是一種專門針對“股民”的詐騙新手法。犯罪分子冒充證券行業工作人員,與受害人主動聯繫,稱有專業股票分析團隊指導,或證券內幕消息,可讓受害人在股市快速賺錢,以此引誘受害人購買會員服務。警方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租用高檔寫字樓,在沒有證券業從業資質情況下成立所謂的投資公司,編寫詐騙話術,培訓沒有證券業知識的人員上崗,將他們包裝成證券投資分析師、指導師、業務員等身份,向受害人推薦股票,編造股市內幕交易等信息,誘騙受害人付費辦理該公司會員業務,騙取受害人的會員費。

涉案超1.3亿,先后410名骗子被抓,重庆警方破获超大微信股票诈骗案!

歷時四個月工作,專案組輾轉外省多地,先後分別打掉以陳某、胡某某、劉某某、馮某、段某某、金某為首的犯罪團伙6個,搗毀窩點7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31名,繳獲作案電腦400餘臺,作案手機600餘部,凍結涉案資金1800餘萬元。其中陳某公司從2016年底開始實施這種詐騙,一年半以來就詐騙5000餘人,詐騙金額600餘萬元。

協同作案人員

涉案超1.3亿,先后410名骗子被抓,重庆警方破获超大微信股票诈骗案!

△小黑板上還寫著員工目標工資

除了被騙取“會員費”的股民,此案中還有一種人,既是詐騙分子,也是被騙的“受害人”——公司中的“業務員”。

在本案抓獲的犯罪嫌疑人中,除主要犯罪嫌疑人外,同時抓獲有大量通過社交工具冒充證券業從業人員,誘使受害人繳納會員費的業務人員。

此類人員大多為95後和應屆畢業生,甚至還有個別在校大學生參與其中。

涉案超1.3亿,先后410名骗子被抓,重庆警方破获超大微信股票诈骗案!

他們大多擁有大專和本科學歷,但社會經驗欠缺,個體辨識能力低,被高檔辦公環境和高額勞動回報所迷惑,可以說是被騙入詐騙行當,誤入歧途、泥足深陷。之前,他們根據其“業績”確定每月的收入,而現在,等待他們的將是按照其“業績”進行的刑事處罰。

非法薦股花樣翻新,投資者需擦亮雙眼

除了上述兩個典型案件外,近期還有不少和非法薦股相關的詐騙案件。如鄭州的一家非法公司,設立公司並招募客服人員,虛構公司具有證券專業從業人員,掌握股市內幕信息等虛假事實,向客戶推薦股票騙取錢款,詐騙金額400多萬主犯被判處11年有期徒刑;如有的開展“炒黃金大賽”在微信群內讓“託”佈局引投資者上當,上千人因此受騙;如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搗毀一家專門以投資為名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抓獲團伙成員22名;如江蘇淮安警方摧毀一網絡“薦股”詐騙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查封涉案資金100餘萬元,初步查明被騙人員涉及江蘇、山東、廣東、安徽等10餘省市。

通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不管形式怎麼多變,詐騙本質仍存,多是有幾類手段:

第一

“賭概率”

詐騙團伙通過非法渠道購買公民個人信息,將目標人群進行隨機分組對每一組人發消息推薦一隻“次日大漲”的股票,第二天對於推薦錯誤的部分客戶放棄跟蹤,對推薦正確的那些客戶繼續推薦新股票。以此類推,在第三天之後,至少有一部分客戶會每次都收到正確推薦股票的信息,從而對騙子的“專業性”深信不疑,“心甘情願”繳納高額會員費。

第二

“炒軟件”

鎖定目標用戶後,不法分子會向其推薦相關APP或公眾號,以免費試用的方式騙取用戶進群,而後再以可獲取更多服務為由,誘騙用戶繳納會費、軟件升級費。當客戶繳納高額會員費後,購買了股票遭受損失,則以各種理由繼續讓會員充值繳費繼續行騙。

第三

“假平臺”

購買MT4平臺交易軟件,改造後聲稱是國際外匯、黃金、石油交易實時K線圖,除了對接的行情數據是真實的以外,這個K線圖的所有數值是可以在後臺控制。然後,詐騙團伙通過多渠道推廣假平臺,以高盈利為誘餌,誘騙客戶入金,並在後臺實時操縱行情,偽造交易記錄,詐騙用戶大量資金。

警方提醒投資者,在進行網絡微交易時,一定要擦亮雙眼識別正規平臺。一般違規平臺既沒有接受權威金融監管,又沒有第三方銀行資金存管,此外還存在違規操縱交易結果、人為設置出金門檻等諸多問題,通過肆意侵佔投資人合法收益謀取暴利。此外,對於冒充“高手”喊單帶單,前期讓投資人賺錢降低防備心,後面就讓投資人全部虧完,此類微交易多半是騙局。

證監會也表示,根據《網絡安全法》有關規定,網絡運營者應當依法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範網絡違法犯罪活動;加強對其用戶發佈的信息的管理,發現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佈或傳輸的信息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該信息,採取消除等處置措施,防止信息擴散。互聯網運營機構要增強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加強前端審查和實時監控,及時清理封堵“非法薦股”信息,從事“非法薦股”活動或為“非法薦股”活動提供便利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現在不法分子的騙錢手段可謂是“層出不窮”,大家一定要看好自己的錢袋子,不要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歡迎大家在下方說出自己留言,並且多多點贊轉發分享,小編將每天大家帶來最新消息。

素材來源: 吳江網警、騰訊財訊、券商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