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光伏行業直面「大考」

專家:光伏行業直面“大考”

專家:光伏行業直面“大考”

2008年以來,中國光伏產業兩度經歷較大危機,憑藉及時出臺的國家政策和企業不懈的努力,化險為夷。如今,再度面臨大考的中國光伏人將交出怎樣的答卷?

“2017年末,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約佔總髮電裝機36.5%,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約佔總髮電量25%。光伏產業作為我國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的重要代表之一,是具備國際先進技術和競爭力的產業之一,也是早日實現能源變革轉型的重要應用方式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天偉在2018光伏領袖峰會上說。據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的統計,2014年到2017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持續高速增長,從10.6吉瓦(1吉瓦=100萬千瓦)增至53吉瓦,4年增長了4倍。

當然,由於面臨來自國內外的政策和市場雙重壓力,在本屆光伏領袖峰會上,光伏人的眉頭並不舒展。而在接觸多位專家和業內人士後,記者發現,在直面壓力時,如今的中國光伏人特別是企業家們,顯得更有底氣,更有辦法,更有信心。

直面壓力

5月3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公佈《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大幅壓縮了有補貼的光伏新增裝機總量,包括暫停需國家補貼的普通光伏電站建設,將當前高速增長的分佈式光伏項目的國家補貼規模壓縮至10吉瓦左右,同時每度電的補貼下調5分錢。

“5˙31通知”的主要目的在於促進光伏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預防泡沫滋生,促使產業提高質量,同時緩解當前光伏產業面臨的補貼缺口和棄光限電等突出矛盾。據悉,截至2017年年底,累計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缺口達到1127億元,其中光伏補貼缺口455億元,若放任其持續擴大,將對行業造成嚴重影響。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認為,通知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合理調控光伏產業的發展規模和節奏。他說:“發展到現在,我們不可能10吉瓦、20吉瓦、30吉瓦,然後就是60吉瓦、70吉瓦(的增長),這個時候要注意控制發展節奏。”

這一政策引發了較強的市場波動。在通知公佈後的一個月時間裡,中國單晶硅片龍頭企業隆基股份的A股市值縮水了約34%。杜邦光伏解決方案全球總經理汪偉認為,造成這一局面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受新政影響,中國今年光伏新增裝機預計將從2017年的53吉瓦降至30吉瓦左右,下降約40%;另一方面,過去幾年,中國光伏產業的年均增長都在30%40%以上,導致幾乎每家企業都在擴產。“真金白銀投進去,突然一剎車,市場需求降低了,但我們的產能都上去了。”汪偉說。

王勃華說,2017年中國光伏市場基本還是賣方市場,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2018年中國硅片、電池和組件產能的平均利用率有可能分別下滑到66.5%,57.8%和47.6%。如果再把2018年新增產能計算在內,2018年下半年的行業產能利用率有可能更低。這很可能導致一些企業停產,甚至破產。

同時,美國單方面發動貿易戰帶來的出口市場不確定性擴大,也讓中國光伏企業擔憂。隆基樂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兼市場總監王英歌說,現在美國單方面發動貿易戰,其最終結果、影響力和時間進程都無法預測,如果造成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巨大波動,光伏企業的出口利潤可能被稀釋掉。同時,貿易戰也可能導致光伏企業的融資環境惡化。

抗壓老兵

從行業發展歷程來看,中國光伏產業此前經歷過兩次大的危機。第一次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破壞了中國光伏產業的融資環境;第二次是2011年至2012年美國和歐盟先後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嚴重影響了中國光伏產品海外出口,甚至導致曾經的行業領軍企業無錫尚德在2013年3月破產重組。

能夠挺過這兩次危機,及時出臺的國家政策功不可沒。由於光伏發電的直接成本明顯高於煤電,到目前為止,全球光伏產業依然是一個高度依賴政策扶持的行業。2013年3月開始,中國陸續出臺了《關於完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通知》《國務院關於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分佈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電量補貼政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提振了國內光伏市場。2013年到2017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連續5年世界第一,2017年新增的裝機容量比美國、日本、歐洲和印度新增的裝機容量加起來還高出48%。

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中國光伏企業也積極調整,加強研發,在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不斷降低成本和價格,並將發展的重點由海外市場轉向國內市場。據悉,2007年至2017年,中國光伏組件和系統價格下降了約90%。目前,在全球光伏製造業領域,中國企業已具有較明顯優勢。2017年,中國企業在光伏製造業四項主要產品全球前十大企業中都佔據大半江山,包括六家多晶硅企業、十家硅片企業、八家電池企業和八家組件企業。

王勃華指出,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環境已發生了根本性改變。“此前,我們的產品95%以上甚至接近100%出口,市場全在海外。經過三四年時間,現在全球5成以上市場在中國,而我們生產的組件產品70%在國內消化,這是非常根本性的轉變。”

此外,在光伏產品的出口上,中國光伏企業對單一市場的依賴越來越小,出口市場的集中度持續降低,以新興市場為主的“遍地開花”局面繼續擴大。2018年第一季度,印度和日本仍是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但份額在下降,非排名前十的市場出口份額由此前的15.8%增至24.9%,增長了約58%。

前景仍然可期

行業專家和業內人士依然看好中國光伏產業的未來發展前景。

國務院原參事石定寰說,面對未來,我們始終應充滿信心,這一方面源於對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因為過去三十年中國光伏行業已經培養出一支經過市場歷練的企業家隊伍。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認為,不論是從中國遠期發展目標出發,還是從兌現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的各項承諾出發,中國政府都將繼續推進能源轉型,支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決心不會變。

同時,中國光伏企業在應對政策與市場變化時也顯得更加成熟。全球最大的光伏逆變器生產商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表示,企業已掌握了學習曲線,知道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變化。“今年,一方面會在經營上更加精打細算,另一方面在營銷廣告和研發上的投入不會減少,保證未來的競爭力。”

當前,政府和企業正在積極解決困擾中國光伏發展的非技術成本(包括土地成本、電網接入成本、稅費成本等)較高的問題。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相關部門在解讀“5˙31通知”時表示,中國與光伏技術領先國家相比,發電成本的差異主要在非技術成本上。今年,要推動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於減輕可再生能源領域企業負擔有關事項的通知》中的相關措施落到實處,真正讓光伏企業輕裝前行。通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表示,在降低非技術成本方面,光伏企業也有很多具體工作可以做,比如與科研院所合作促進研究成果轉化等。

隨著光伏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的迅速擴大,光伏發電的成本不斷降低,越來越接近煤電,這意味著光伏相對於其他能源的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強。石定寰說,此前業內普遍預計大範圍實現光伏平價上網(即以與煤電差不多的價格接入電網)要等到2021年,目前看來,這一時間點還會有所提前。

從全球範圍看,光伏發展的前景也較為樂觀。李俊峰預計,從現在到2030年,全球年均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將超過100吉瓦,做得好可能超過150吉瓦。到2030年全球光伏發電裝機總容量可能超過1500吉瓦,甚至接近2000吉瓦。

汪偉表示,明年海外光伏市場預計將有很好的表現。美國市場預計在2018年回落之後,2019年將恢復到正常發展,全年新增裝機容量12吉瓦,印度市場將增至1314吉瓦,歐洲市場將達到15吉瓦。有機構預計,2019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將達118吉瓦,較2018年增長約29%。

不過,對於“走出去”發展,王勃華提醒道,中國光伏企業要避免在海外進行惡性競爭,應當自我規範,抱團有序發展,並表示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將對此問題開展研究。(鄭啟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