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9件幫助孩子的小事,正在阻礙孩子的獨立成長!

很多家長都在以自己認為有效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

可是很多家長真的是活在自以為是當中,

因為你以為最好的方式,很可能恰恰會直接毀掉孩子一生。

下面這9個做法,你很可能已經中招!

01

警惕!這9件幫助孩子的小事,正在阻礙孩子的獨立成長!

家長經常因為雙方的孩子有矛盾而大吵,甚至大打出手。

其實,孩子之家的矛盾,無非是因為好奇或者孩子的佔有心理,不是把別人玩具搶了就是罵了誰。

這些固然是不對的行為,需要家長去諄諄教誨。

不過很多時候,是家長把小孩子之間的矛盾升級了。

小孩子之間的事,請交給小孩子遺忘。

雙方家長教育一下自己的孩子,而孩子自己睡一覺就會忘記昨天的矛盾啦。

就算再次相遇,只要有玩具,沒有兩個孩子之間解決不了的友誼。

02

很多家長看到別人家孩子可以自己穿衣服特別羨慕...

警惕!這9件幫助孩子的小事,正在阻礙孩子的獨立成長!

曾在一個親戚家裡看到,孩子的姐姐、媽媽都在幫孩子穿衣服。這個是穿襪子,那個負責上衣。

小孩子手裡拿著一塊餅乾,啃得津津有味。孩子和一個玩偶一樣,任由兩人擺佈。

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等長大才可以自己穿衣服。

可是你們是不是忘記了幼兒園小班的課本上已經有教育小孩子自己扣紐扣的故事了。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不會做這個,不會做那個,都是因為你根本不給孩子機會學習做這些事。

03

警惕!這9件幫助孩子的小事,正在阻礙孩子的獨立成長!

見過一個家長說"寶寶不哭,是這個地把寶寶摔疼了吧?好,我們打這塊地!"

家長這樣的教育簡直是可怕。他在孩子的觀念中,塑造了地是壞人的形象。

並不是因為孩子自己平衡能力,而是地導致孩子摔倒。

我想,更應該讓孩子學會的應該是避免摔倒。包括以後遇到困難,從自身問題尋找失敗的原因。

你教會孩子推卸責任的態度,終有一天孩子自己會嚐到惡果。

04

美國有家權威機構跟蹤調查了100對孩子,愛做家務的孩子比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擁有更完美的人生,不管是工作還是婚姻關係的處理上。

警惕!這9件幫助孩子的小事,正在阻礙孩子的獨立成長!

家長們可以嘗試讓小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

比如看著他給小花澆水,給爸爸媽媽端個凳子,給洗腳的媽媽遞塊毛巾。

獨立性更強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時候才有迅猛崛起的潛力。

05

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爸媽還在餵飯。

"我家孩子回家就餓,現在的幼兒園只顧賺錢,靠吃他們那飯啊,營養絕對跟不上!"奶奶追在孩子背後一直餵飯。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吃不飽,索性就塞食了。

警惕!這9件幫助孩子的小事,正在阻礙孩子的獨立成長!

還有的家長有潔癖,不想洗衣服,於是寧肯花些時間餵飯。

這樣做的家長大概沒有算一筆賬。教孩子吃飯,可能需要天天換洗衣服。

喂孩子吃飯,就是奪取了孩子自由進食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家長很可能將來一輩子都需要跟在孩子背後服務。

06

有一次帶自己的孩子去上親子課,那節課外教教了幾種水果,並且教了3個顏色的英文單詞。

課程結尾要求孩子給水果塗色。孩子本身畫的很開心很認真,就是畫的超級慢。

警惕!這9件幫助孩子的小事,正在阻礙孩子的獨立成長!

有一位家長大概感覺到了所有同去參加的父母異樣的眼光,於是忍不住催促孩子,最終直接上手幫助孩子完成了作業交了答卷。

這位媽媽因為不想孩子受到別人指指點點。

於是自己幫助孩子快速完成了任務,但是沒想到的是,孩子從此一輩子都將會慢吞吞下去。

不給孩子成長的機會,只會把孩子的積極性扼殺在搖籃裡。

"我媽媽說我慢,我自己也做不快。沒辦法。"

07

到現在依然能記得回到外婆家的暑假時光。和我哥去爬樹,去摘杏,去跑到小坡上,在泥土中滾下來。

刨地抓蟲子餵雞吃,騎牛去地裡開心的不得了、種種的快樂,現在的小孩子都無法再去體驗。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容易過敏?

因為除了基因決定的疾病外,他們出生的環境不再有鳥語花香。

警惕!這9件幫助孩子的小事,正在阻礙孩子的獨立成長!

同時也不會有各類細菌,身體的抵抗力在無菌環境中慢慢削弱。

面對的是水泥以及木質地板,呼吸著甲醛等有害物質,身體怎麼會好?

前段時間,李亞鵬帶李嫣回鄉下體驗自然上了微博熱搜榜。很多人感嘆這是國民好爸爸。

家長們快學起來,放手孩子去欣賞美麗的大自然吧!

08

教育孩子要趁早,別等到社會處處碰壁才想起自己沒教育好孩子。

警惕!這9件幫助孩子的小事,正在阻礙孩子的獨立成長!

孩子都是家裡的寶,含在嘴裡怕化那種。爺爺奶奶對孫兒的寵溺更是無人能敵。"寶貝喜歡啊?奶奶給你買!"

我們總是不願意讓孩子邁出錯誤的一步,懼怕犯錯的人的確沒有犯錯的機會,但是同樣卻失去了進步的機會。

爺爺奶奶每天跟在小孩屁股後面忙前忙後。當著保姆一樣的工作,你以為孩子長大後會感激你嗎?

09

對孩子好,就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長大。

我們是孩子人生中的一段經歷,最多能陪伴孩子的也就是幾十年,摺合計算也就是幾千天。

讓孩子自己快快成長,是我們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終有一天,我們會離開孩子!試想當你不在的時候,誰再來幫他擦去哭泣的淚水?

警惕!這9件幫助孩子的小事,正在阻礙孩子的獨立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