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邑,历史名城——佗城!

秦朝古镇

汉唐名城

河源市龙川县素有“秦朝古镇,汉唐名城”美称,皆缘于河源市龙川县素有“秦朝古镇,汉唐名城”美称,皆缘于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佗城。

佗城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龙川县西南部,全镇拥有土地218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人。佗城镇离龙川县城11公里,原称龙川城,又称“龙川旧基”,是古龙川县的县城,1941年为纪念龙川县首任县令赵佗,改名为佗城。

千年古邑,历史名城——佗城!

【佗城牌坊】

佗城迄今已有2232年的历史,在中国特别是岭南历史文化地图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南越王赵佗的发迹之地,也是岭南历史上建制最早的一个县。

这里还是秦代中原文化南下与百越文化融合的“试验田”,又是千百年来东江中上游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重镇。

千年古邑,历史名城——佗城!

【佗城北门】

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古朴的佗城,流连于秦时古城基、南越王庙、清时学宫等古迹,徜徉在护城河堤,它像一个孤独老人守着南越古国城墙,感受岁月的变迁,守护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古邑佗城经历了2232年的风霜雨雪后,老街、古码头、客家老宅、古祠堂等老建筑,斑驳古旧,带着沧桑,刻着故事……

千年古邑,历史名城——佗城!

自秦至建国初,除南朝陈时县治一度北迁外,历代龙川县治所都设于佗城,由于这里长期为县、州治所,因此,也是文物荟萃之所。虽经千百年的历史沧桑,至今仍保存有80多处文物古迹:秦时的古城基、南越王赵佗故居,唐代的正相塔,宋代的循州治所,明清时代的城隍庙、越王庙、孔庙,以及48个古祠堂,旧貌犹存。

学 宫

建于1688年和1876年的庞大学宫与科举考棚,昭示了当年岭南文化的兴盛,在全省范围内学宫、考棚并存的仅有龙川一家。

千年古邑,历史名城——佗城!

【学宫又称“孔庙”】

龙川学宫是广东地区建设历史最早,也是保存原有建筑最多的学宫之一。其位于佗城镇小东门,古时用以修研经书、培养学者之所,也是历朝祭孔的庙宇和管理儒学的机关,亦称孔庙,现仅存大成殿、明伦堂和尊经阁。据《旧志》记载,龙川县于唐代始建学宫于城北,现存的孔庙建于清顺治年间,建筑规模极为宏伟。

千年古邑,历史名城——佗城!

【尊经阁】

千年古邑,历史名城——佗城!

【明论堂】

科 举 考 棚

龙川考棚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自建考棚后,龙川每年的科考乡试均在此举行,非常热闹,当时河源、和平、连平、紫金、兴宁、五华等县的不少文人都到此赴考。

千年古邑,历史名城——佗城!

【龙川考棚】

据史料记载,考棚当年用许多丁字形木板隔成一个个2米见方的小间,每个小间对着一扇窗户。贡生们在科考时就进入这一个小间房里3天不出来,巡考人员则在考场中间走动监视。

考棚是粤东北地区现仅存完好的科考场所,现仅存考场两栋、办公场所及宅舍各一栋,为研究明清的科举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古 是 一 中 财 富

站在佗城古街上,犹如翻开一本千年史书。从老街看两旁的老宅,长满苔藓的斑驳石块,残缺坍塌的墙壁,层层延伸的建筑结构让人疑惑“庭院深深深几许”?

千年古邑,历史名城——佗城!

【百岁街】

相传,南越王赵佗在任龙川县令的6年间,从关中迁一批犯人与土族杂居,从中原迁15000名女子到龙川与士卒结婚,以至发展到今天,人口不到5万的佗城镇,姓氏竟多达179个。在佗城镇调查统计出现的179个姓氏中,有笔画最少的丁、刁、卜姓,也有17画的戴、鞠、魏等姓,还有僻姓占、米、农、官、院等;除单姓外,也不乏欧阳等复姓。

千年古邑,历史名城——佗城!

【张氏宗祠】

千年古邑,历史名城——佗城!

【黄氏宗祠】

正因于此,宗祠建筑多也成了佗城特色之一。数十个姓氏的风格迥异的宗祠散落在这小小的古城中。清末民初之际,佗城宗祠建筑达到顶峰,有历史记载的宗祠有89间,每间一姓。佗城如今尚存有48 个古老宗祠,行走于村子里每一条大街小巷,总能找到一两座隐蔽在民宅之间的古老宗祠。

千年古邑,历史名城——佗城!

【罗氏宗祠】

细细品览佗城百岁街,陆续有宗氏祠堂掩藏在贴着瓷砖的现代建筑中:黄氏大宗祠历经百年仍气度不凡,曾氏宗祠朱门铜环彰显贵气,刘氏宗祠独辟蹊径隐于长巷。

千年古邑,历史名城——佗城!

【刘氏宗祠】

南 越 王 庙

两千多年的时光,沧海足以变为桑田。佗城虽然历经了两千多年风雨的侵蚀,却仍留下一些有关赵佗的遗址和传说,如南越王庙、越王井、马箭岗等。

位于佗城中山街的南越王庙,庙门并不高大显赫,与赵佗的卓著功勋相比,似乎有些寒碜。清代乾隆年间重修南越王祠时,因南为街市北为县监,受地理条件限制,知县胡一鸿听从乡绅建议,只能尽量扩建,并改祠为庙。现在,庙门横匾正是胡一鸿题写的“南越王庙”四个楷体大字。

千年古邑,历史名城——佗城!

【南越王庙】

位于佗城中山街的南越王庙,庙门并不高大显赫,与赵佗的卓著功勋相比,似乎有些寒碜。清代乾隆年间重修南越王祠时,因南为街市北为县监,受地理条件限制,知县胡一鸿听从乡绅建议,只能尽量扩建,并改祠为庙。现在,庙门横匾正是胡一鸿题写的“南越王庙”四个楷体大字。

千年古邑,历史名城——佗城!

【南越王】

越 王 井

越王井在一个大巷子里的一条小巷子里,藏身于民房背后。乍看越王井,毫无特别之处,但它却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井。当年,它曾给予赵佗和他的人马、佗城百姓以生命之泉的滋养,使他们有了足够的精力去发展生产、传播文明。此后,这口井一直为佗城百姓提供甘泉。

千年古邑,历史名城——佗城!

【越王井】

正 相 塔

正相塔,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开元三年(715年)。南宋后期,曾有两个文韬武略的“状元宰相”一个是文天祥,一个是吴潜,都来过循州。其中,吴潜在他近70高龄之时仍向龙川学人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南宋理学,竭力为百姓造福。龙川百姓为纪念他,将塔取名为“正相塔”。

千年古邑,历史名城——佗城!

【正相塔】

佗城是岭南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城邑之一,是岭南最早的客家移民地,又是秦朝岭南四大古邑(番禺、博罗、四会、龙川)唯一一个保存最完整的古城,留下了大量历史价值高、文化内涵深刻的人文古迹、历史遗存。

龙川建制于秦朝,从秦代到民国,龙川基本上都是郡、州、县的治所,城墙自古以来都是龙川城的一大基本设施。赵佗任龙川县令时筑的县城,是个不规则的方形土城,周长仅约800米,东西南北各开有城门。到了唐代,周长有1200米,宋代,周长扩大到2400米。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段古城墙是明代城墙,它长56米,宽0.7米,高3.3米。1939年春,由于日本飞机经常轰炸,为了方便疏散群众,国民政府下令拆毁了全部城墙,改成了环城路。仅保留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段。

千年古邑,历史名城——佗城!

【旧城墙北门】

千年古邑,历史名城——佗城!

【旧城墙遗址】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的血脉,从古延伸至今。佗城,正是悠久的历史文明,给后人留下许多珍贵文物古迹,“物化天宝,人杰地灵”的佗城,会让每一个前来佗城的人享受到一场历史文化的饕餮盛宴,回味无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