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延雷
如果拼多多真的出现了这样的现象,那只能说,这叫回光返照,而不是生命回归。因为,消费者再傻,也不会明知平台卖的是假货和山寨货,还会睁着眼睛吃老鼠药,去花钱买这样的商品。
事实也是,一家企业,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电商平台,信誉都是第一位的。如果明知存在销售假货和山寨货的问题,还是如何痛定思痛,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反而有一种自我陶醉的感觉,那么,只能说明企业在售假问题上没有认识,没有改正的意识,仍想通过销售假货获得高额利润。如此,企业还如何生存,如何保持生命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黄峥认为拼多多在负面消息的影响下,销售不降反升,那为什么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却是持续下跌呢?难道这也是负面消息产生的正面效应吗?难道企业真的没有感到危机的到来吗?
也许,从短期来看,拼多多的负面消息,确实吸引了原本不了解、不知道拼多多的人,从而触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并尝试着看看在拼多多这个平台上,到底能否买到真货。但是,随着好奇心的逐步消失,留给拼多多的必然是流量大减,信誉大衰。到头来,就是企业的危机全面到来。
所以,黄峥真的不要将负面消息当作广告,这种广告的效应完全是负面的,是极具杀伤力的。拼多多要想做得更好,只能是靠真货解决问题,靠信誉立足,而不是负面消息“撑腰”。这样的激素用多了,等待拼多多的只有死亡。
谭浩俊
会不会说话,有时候关乎一个企业的生死,真的。相比于马云过往对于假货的回应,拼多多显得稚嫩了很多,这种言论方式,和前段时间李彦宏说的那句:“中国人乐意用隐私换效率。”还有华大基因董事长那句:“员工基因必须没有缺陷”。一样具有很大的缺陷。对于假货,对于拼多多大多数人是了解情况的,而我们也一直在呼吁对互联网平台企业应该有的宽容和谅解。但这不是在说你可以将这种事当做理所应当。
做小生意和做大生意的略有不同,马云对于外媒在说假货的时候态度要诚恳的多,他没有回避问题,他说他在采取措施改善,投入了多少多少,这几年,在淘宝搜索一些非正规产品的时候,一些条目已经消失了,消失的很彻底。这就是淘宝的进步。正因为淘宝进步了,拼多多在一些局部的市场才找到了切入点,走的哪是什么社交电商。实质上就是填补了淘宝退出的那部分市场。
所以,既然你以另一种形式已经成功切入这个市场,而且上市,市场会给你必要的监督,也有很多人会觉得你依然是有必要存在和繁荣的,但是在这个方面,要立马着手改善现状,就好像百度要改善隐私,华大基因更要命,要解决信任问题。老实说,基因检测实质上最要命的还不是位点准确性,还有基因的隐私问题,未来可是能够更具基因缺陷设置个性化的毒药的。
每一个企业都要了解自己的软肋在哪里。尤其在风口浪尖,投资人并不需要你股价有多高,而是要看到你企业清晰的发展轨迹,在这方面很多投资人都已经有教训。不要觉得偷换概念能够蒙混过关,现阶段拼多多要做的,就是及时安排资金,去建设打假机制,保护版权的机制,你可以通过保证金制度,也可以通过信用档案的制度,这些制度并不只是为了眼下,长远来看,这些信用记录如淘宝到支付宝,是可以向金融行业延伸的。
不看你有多少冲劲,稳稳的幸福才是幸福。依然希望给拼多多以时间,但希望早日着手改善。
凯恩斯
是呀,我完全认可这种说法,现在是资讯发达,价值观多元的时代,有了假货争议,把对拼多多不了解的人也卷进来了,部分转为用户,这不拼多多平台上的销量更多了吗。
之前的用户流失得少,新用户大增,就是现在负面消息之后的拼多多。
就像红黄蓝负面消息之后,当时股价大跌,长线一拉开,股价反倒涨了。
更多人去了解拼多多是怎么成长的,创始人黄峥是怎样一个传奇,它的核心模式是什么。你说它假货也好,山寨也好,农村消费力就喜欢这样的调调,那有什么办法,就像淘宝迅猛崛起的时候。或者说,正因为黄峥团队发现了这一需求的旺盛生命力,才决心大干一场,短短3年打造出一家300亿美元的公司出来。
如同不时爆出烤薯条的负面,不时爆出长期喝可乐危害的新闻,对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之类的公司,短期看是负面,长期看几乎没什么影响。
多数消费者都会有自己的选择,不再会受一时所谓的热点新闻的影响,何况这种新闻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说好话,也会说说不那么好的话一样,媒体不再那么一锤定音了,传播不再那么一个声音了。
还像股评人和股民一样,根本就是两群人,说两种话。骂拼多多的人,可能根本就没有用过拼多多,也根本不打算用它,在拼多多平台上买货的人,其实心里明亮得很,用的好着呢,会继续购买。
而那些对比中的,潜在行动的人们,他们也不会听从一种声音。
拼多多的负面,又是一次次全网的影响,销量会涨涨不停,不过是在美国,有它自己的规则,可能会面对些程序化的诉讼呀,法律问题,那对大局而言,都是小菜小菜。
要拼多多杜绝假货,杜绝山寨,那不是一个巨大玩笑嘛!
区块链作家邱恒明
最早听说拼多多,是在微信家族群和校友群里收到的砍价邀请,一看名字也像是典型的团购网。好奇的是,千团大战后团购模式已经死了,怎么又突然冒出个团购网,于是点进去了。
嗬,简单一浏览,标准的一个早期淘宝套了个团购模式,各种来路不明的假货和山寨货充斥其中,真正有品牌的都敬而远之,跟天猫上线前的淘宝几乎一模一样。
因为价格低,货品也算全,老家的亲戚和同学一时间趋之若鹜,朋友圈几乎被拼多多的链接占据,病毒式营销的威力可见一斑,同时也感觉拼多多肯定能成功,因为确实找到了目标市场也满足了需求。
从电商的历史来看,有两天主线脉络非常清楚。一是淘宝模式,低价山寨货加强货品全;一条是京东模式,高端正品货加略低于线下门店的价格。两种模式都取得成功,一开始有点儿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后来由于天猫上线和京东扩品自己引入第三方卖家,两家模式逐渐融合,都成了全品类电商,牢牢占据了市场绝大多数份额。
但是,两家跟拼多多不同的是,淘宝和京东都是从一线城市起步,逐步向二三四线渗透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当时电脑是高消费品,一二线城市才普及,另一方面当时快递也主要覆盖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快递非常不发达。拼多多完全不同,起步时智能手机已经使三四线城市和农村都普及了网络,快递覆盖也已经下沉,发展电商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拼多多采取的低价加团购模式,非常符合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取得爆发式增长是很容易理解的事。
黄铮说负面消息对销售额没影响,可能还提高了,这应该不是假话。因为负面消息并不影响拼多多用户购买行为,客户本来买的就是低价货,好不好他们已经用过了自己知道,而且拼多多的用户都有社交关系,产品在小范围内也已经形成口碑,并不受负面消息影响,反而是负面消息使更多人知道了拼多多,反而扩大了用户数量,吸引更多人尝试,销量自然会增加。
虽然拼多多负面消息满天飞,也遭受了监管,短时间内肯定会面临巨大压力,但是,拼多多毕竟找到了庞大的用户群和客户,客户忠诚度也并不低,成为电商第三巨头应该没有悬念。可以肯定的说,电商南北朝时代已经结束,正式进入三国争霸的新时代。
艾米米
赵冰峰
黄峥如此乐观,令人哭笑不得,只能说他还没有认清现实,痛定思痛
如果负面消息竟然使拼多多的销售额提高了,借用网友的一句评论,只能说,这叫回光返照,而不是生命回归。
从短期上来讲,拼多多沸沸扬扬的负面新闻的确成功的引起了许多不知道拼多多的人的好奇,带来短期流量上升,但这只是暂时现象,因为即使再便宜,也没有人会愿意去买众人皆知的假冒伪劣产品,这种饮鸩止渴式的广告效应绝对不会长久。
黄峥如此乐观,只能说他还没有认清现实,痛定思痛。
拼多多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拼多多主打的消费群体,是三四五六线地区,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迎合了某种低端消费观,并且有微信等移动支付环境和资本的助力。
低价优质,才是消费者的普遍需求。仅仅拥有价格优势确不注重产品品质是难以抓住消费者的心,拼多多在消费者心中得定位似乎成了:拼多多,坑多多,买的多,坑的多。然而,对用户的核心价值创造,才是企业的立身之本。
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三年,而拼多多已经3岁了,如果黄峥还不能正视负面消息,只能说拼多多面临的危险还在扩大,显然是很难保持企业的生命力。
盘和林看经济
黄峥在先阶段说出这样的话,从公关的角度来说肯定是不合适的,只会人关心此事的人更加反感。
但作为拼多多的创始人,面对铺天盖地的负面舆论,他又不得不站出来回应,给自己打气、给用户打气、给员工打气、给投资者打气。
毫无疑问,拼多多在此次的事件中,必定会流失一部分理性的、对品质生活有追求的用户。当然了,可能这部分人群一开始就不是拼多多的目标用户。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拼多多经过媒体大量的报道,美誉度虽有下降,知名度无疑又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特别是对中国广大的普通收入人群来说,便宜的东西始终是他们的追求。他们的收入还不足以支撑他们追求品质和品牌,在他们得知有拼多多这个平台之后,有可能会尝试性购物,这可能就是黄峥所说的销售额可能还提高了。
但对拼多多这个平台本身来说,假货和山寨货泛滥,对其长久发展肯定不利,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中,也不能允许这么一个充斥着假货和山寨货的平台存在。
斑马消费
有时候,我确实有点犯轴,比方这个拼多多事件,虽然我也觉得一个APP动不动就去圈几百个亿有一点匪夷所思。但是我还是觉得发动这么多力量针对拼多多一个劲的攻击,似乎有一点奇怪。
我不但懒得去关心拼多多的股权结构,而且我还懒得去了解拼多多谁在站台。
但是我可以负责任这么说,拼多多的起家手段在国内并不陌生,反而在正常人的眼睛里面都明白,要在网销领域里面占一席之地,后起之秀只能干一件事:更便宜。而怎么能够更便宜呢?那就只能引入很多“山寨货”。
而且在互联网江湖,正规商家潜力挖掘已经差不多了。
该在网上开店的已经开了,剩下的估计有很大部分是在其他平台在洗白过程中的淘汰者,这些人就是一股巨大的“洪流”。所以,拼多多看准了时机与趋势,算准时间把这帮子被淘汰的商家一鼓作气全部吸引过去,成为他们的助威力量。
我本人比较喜欢颠覆创新者,我认为他们有着异于常人的眼光与能力。
比方拼多多的“社群营销”做得到位,就是一个创举。我本人也不太觉得用“正版行货”为噱头,行超级暴利的行为就真的是市场经济。当然我更加不太喜欢既得利益者采用非常规手段打击后来者。
所以,我也认同黄峥的说法:
负面信息或许真的不但不会给拼多多致命的打击,反而会给拼多多带来一次巨大的宣传机会。因为实际上,我国的消费观念基本上已经分级了。富有者不在乎钱,只在乎正品牌子货。而贫穷者算计着过日子,他们需要的东西“只要能用”。
当然,在我国努力的在建设保护知识产权系统的过程中,不但拼多多撞到了南墙,我的这一番语言也大概不受待见。
所以,我个人建议拼多多严厉打击“山寨货”,然后帮那些“白牌货”背书。那就是花一点成本,把那些虽然山寨,但是产品不错的东西,自己搞一搞认证,帮他们贴牌销售,比方“拼多多官方认定”之类的字样,给低收入群体一个买得起东西的机会。
而且,我猜想现在社会还有很大部分住在千万级的豪宅,但是经常刷拼多多的人。
在经济上升的时候,做富人的生意赚大钱。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做穷人的生意赚大钱。虽然看起来很冷血,但是它就是真理,千古不易。
老龚说势,不违心说假话。
要不就干脆摁死拼多多,做一次彻底的告别,与假冒伪劣、山寨货做一次割裂。要不就把拼多多导向规范,而且给那些后来者“山寨货”多一个出路。只要品质不错价格便宜自然而然生意就好,这个主流暂时不会变。
老龚说势
很乐观的一个说法,说是关注量多了,客投诉量也多了。做生意不怕有投诉,有投诉就说明有客户,说明客户还是对公司抱有期待的,从另一方面而言,这句话确实是对的,毕竟从这一点上还是可以看出黄峥强大的自信心。
但是拼多多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假货盛行。有的人说,拼多多只不过是给地摊货一个平台而已。地摊货和山寨货有本质的区别,我不讨厌地摊货,最起码它还是它自己,而山寨货,蹭着正品的名气,做第二个别人。本身而言就是误导消费者。
拼多多自上市以来,高歌猛进,许多人不是很懂这个套路,不明白。但是就是一个套路所在啊!转换资本强,就是它的优势;在社交媒体中,病毒式传播,就是它的优势;价格低廉,用户广,就是它的优势。部分人不就是贪图它价格低嘛?抓住群众贪小便宜心理,才是拼多多成功的最大因素。
说一个笑话,拼多多上市那天请媒体人宣传送礼,结果媒体人怂了。
其实有一点黄峥没说,有投诉量,那有没有想过如何整顿这些投诉量呢?这一点对于拼多多而言是一根本性问题。如何纠正消费者心里默认企业形象也是问题。
虽然上市了,但是企业存在的问题还是挺多的。且上且珍惜吧!未来谁又说的定呢!
平淡小记
黄峥说了一句大实话,拼多多的确因为负面新闻变得天下皆知,而且没花一分钱。
拼多多去年花了13亿做广告,今年上市前3个月花了12亿打广告,都不如这一阵负面消息的效果好。
拼多多上市前后,网络媒体就开始声讨拼多多,就连央视也出动了,结果怎么样?
黄峥不花一分钱,让拼多多成了7月最受人关注的电商网站,很多不用拼多多的人还专门下载一个app试用一下,所以黄峥说负面不但没有降低销售额还提高了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拼多多的软肋是山寨假货,拼多多的影响力越大,假货的反噬作用就越强。别看它现在因为负面消息而飞速走红,但是这是不可持续的,而且会因为假货更快地倒台。
拼多多上卖得最好的是水果,它也是靠生鲜起家,水果生鲜是没有品牌的,所以也谈不上什么假冒伪劣,但是奶粉这些就不一样了,奶粉出了问题怎么办?谁来负责?
拼多多上的家电有很多打擦边球的冒牌货,比如“小米智”手机,“小米新品”,vivi智能手机,svmsung彩电,也就骗骗品牌意识淡薄的消费者,但是骗的了一时骗不了一世,等到这些商品很快用坏了,消费者明白过来,等待拼多多的就只有一个结果:消费者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