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股票投資,我最近的一些反思

其實我採用的投資方法非常老套:

股價=每股盈利X市盈率

努力去尋找市盈率相對較低(和同行比較,市場比較,相對於增長率比較),未來增長空間比較大的股票(基本面研究、研究報告的分析)。

利用較高的增長率來提供安全邊際,詳細我就不說了,太老套了。

當然市場並不是按照公式來運行的。

我最早思考的問題是什麼原因讓股價上漲?

其實最直接的還是資金的推動,不管是長線還是短線。

那資金為什麼會買入?因為基本面優秀,所以才有前面的方法的應用。依靠基本面分析是我在實踐中成功並且獲利的重要方法。

但是市場另一面是很多超短高手成功快速累積財富,經常看到沒有任何業績支撐的股票成妖。甚至我在波段操作一些當時低估值高增長的股票的時候也有類似的感覺:很多當時讓我獲利很多的股票,現在各走各路,有的也是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當然其中有各種原因導致的這樣的結果,往往業績增長乏力等等。

我也有和超短一樣的感覺:我只管當時快活,哪裡顧得上後面一地雞毛,只不過我波段操作時間肯定比超短操作長很多。

這個方法其實也有缺陷:

1.業績增長的真實可靠性;(業績會不會造假、被證偽?)

2.市場的認可程度;(有些業績真的是剛剛的,但是市場就是不認可,給出的估值反而大幅下降,股價反而下跌)

3.對時間、市場過度的漲幅和跌幅無法把握。有的時候跌得非常多了,當下很難判斷究竟是什麼原因,也有一些情況發現,有些過度下跌實際上是有人提前獲知了利空消息,消息兌現時持有者已傷痕累累。對過度上漲的無法把握,不清楚市場給出那麼高的溢價的可持續性,有時候大段利潤由於過早賣出而失之交臂,相比較前面大段時間的堅定持股,後面短時間大漲卻不在場挺可惜的。

所以我除了基本面投資外,還有另外一個思維:也許所謂的價值並不存在?

這方面其實也是有進行一番探索的,只是沒有很成功。

原則一:賺錢是最重要的!

最後的結果就是要賺錢,不要給我扯什麼理論,理論很高深,然後虧成狗,都是沒用的。賺不到錢還不如不要炒股,浪費時間精力,人生還有太多太多的東西可以去體驗,去努力。何必坐在電腦前看著K線,浪費人生?

原則二:是人就一定會犯錯,風控很重要。

不管是什麼類型的投資,或多或少存在風險,黑天鵝之所以是黑天鵝,就是因為很難預測得到,所以最基礎的資產配置是要的,從家庭資產配置開始,到決定多少資金投入股市,不能光想著賺錢不想著如果虧了怎麼辦。

原則三:多種方法互相驗證。

A方法可能成功率只有20%,B有25%,C有15%,但是同時滿足條件的,勝率就會大大提高。

所以改進的方法就是:

1.分倉(防範黑天鵝,家庭資產配置我已經做好了,股票市值全部損失都不會影響我的生活了)

2.基本面選股為主(這是主流也是未來的方向,也是我盈利成功率較高的方法)

3.借鑑資金面和技術面、市場情緒、政策、行業環境等(這方面做得好的話,可以加快盈利速度,避免損失)。(作者:Faith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