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平不是「傻」就是「壞」?

第一經濟觀察 | 為何“低級”的經濟花樣卻能引起刷屏?如何正確理解資產價格與貨幣供應的關係?CPI與貨幣供應是否存在必然聯繫?敬請閱讀第一經濟智庫作者原創文章——“

任澤平不是‘傻’就是‘壞’?”瞭解真實的數據背後的現實。

任澤平不是“傻”就是“壞”?

有網友提出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拋美元以後的貨幣流向是哪裡?

事實上,路徑早就被設計好了。因為資本市場,始終是個零和市場,引導貨幣的流向,就是引導財富的轉移。

在文章《如何“玩”好金融(一)》中,已分析過什麼是信用貨幣,什麼是貨幣的信用。

舉例來說,美元CPI上百年來走勢平緩,則美元貨幣有信用,有信用的貨幣,就是錢,就是財富,就是資本追逐的對象。貶值是不行的。我國1.8萬億美元融資外債,貶值了,那麼這些融資的企業就呵呵了。

殊不知,別人早就給你下套了。

任澤平不是“傻”就是“壞”?

不要以為資本管制,或者匯率貶值就代表很牛。是什麼原因,讓中國企業如此融入天量的美元外債???

因為之前,美元區的融資利率低。而利率差(這裡的引導資本流動的利率差也包含收益率等其他因素),就是引導資本流動的利器,而且是唯一利器。

例如水的流動受水勢能影響,電的流動受電勢能影響,道理都是一樣的。

BLUEHOT多次強調過,貿易逆差等於資本外流,因為都需要消耗外匯儲備,導致基礎貨幣供應萎縮這個完全相同的貨幣現象。

說到貨幣,就不得不說說最近任澤平有篇文章《貨幣超發與資產價格:國際經驗》——他想證明資產價格與貨幣供應高度關聯性。這裡的資產價格,主要指房地產價格。

但是同時,他想論證CPI也與貨幣供應高度關聯。他引用了這樣的圖形數據來作為論據。如圖:

任澤平不是“傻”就是“壞”?

任澤平不是“傻”就是“壞”?

這個人,不是“傻”,就是“壞”!

我們的座標,一般會以時間為橫軸來描述一個指標的運行趨勢。而他做的圖形,居然用國別來作為趨勢線的橫座標。

設想一下,如此一來我們只要改變一下國別的排列順序,就可以做出我們想要的趨勢走勢圖。遞增線或者遞減線,只需改變國別的排列順序就可以了。

其次,他引用的貨幣供應數據和CPI數據,只是不同國家的某個月份,或者某年的單個數據,因此,該數據絕對不能反映運行趨勢,只是離散的數據而不是連續的數據。

暫且不談選擇數據時是否存在符合自己意圖的數據就留下,不符合意圖的數據就捨棄這一特殊情況。

而真實的數據背後體現出來的規律是,貨幣供應量與CPI,根本沒任何必然的聯繫,(絕對顛覆經濟學人的觀點)。

任澤平不是“傻”就是“壞”?

|BLUEHOT製圖

任澤平不是“傻”就是“壞”?

|BLUEHOT製圖

數據處理一下。可以明顯看出,我國的貨幣供應M2與CPI出現了明顯的負關聯關係。

而在任澤平文章中,居然得出CPI與貨幣供應高度關聯,甚至關聯度超過80%的觀點。

玩個如此“低級”的經濟花樣,卻沒有多少人發現其中的端倪。更奇怪的是,居然刷屏了??

不得不說,此般狀況,確實是百思不得其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