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已经可以给自己安全感了,那要另一半做什么?

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吗?如果我已经可以给自己安全感了,那要另一半做什么?

为什么我都要靠自己呢?我其实已经很努力了,而为什么,我不能期待有人可以包容、可以爱这么任性的我?如果我需要让自己有安全感,让自己可以变得不那么任性,那不就代表,就算是对我最重要的人,也不能包容我任性的这一块吗?为什么,这不是对方该做的事?为什么他不能爱全部的我?

如果我已经可以给自己安全感了,那要另一半做什么?

我们心里都会有这样的想法,那或许,是因为我们在心里都在追求一个可以无条件包容我们的父母、或是亲密的人。

当我生活有太多的失望、忍耐与人际创伤,我对于自身能不能被接纳、被爱,就会更加不安,也会用更高的标准去检视那个「说爱我的人」,有时候无意识地,我们会用非常任性的自己去考验对方、确认这段感情。

确认,就算我是这个样子,你还是好爱我,你还是不会离开我。因为,我也好讨厌自己这个样子。但如果你能接受,我可能会因而得到救赎。

理想上,我们都很期待这个状态可以发生。但问题是,就算发生了,不安的我们也不相信这种好事会发生在我身上。我们会深陷不安与焦虑地,用越来越难的考验来测试对方的爱。

所有对方给你的爱与包容,就像丢进了我们自己#不安全感的黑洞里,完全没有任何帮助。因为我不相信,因为我不想看到。

但是,当我们愿意开始爱这样的自己,了解这样任性的自己,并不是全部的我。我有各种面向,有的时候很可爱,有时候工作能力很强,有的时候很贴心…….呈现很不安的我,只是一部份的我,却不是全部。

如果我已经可以给自己安全感了,那要另一半做什么?

当我愿意试着接纳有时不安、任性的自己时,当他真的被我接纳了,才不需要一天到晚跑出来,考验自己身边亲近的人,是不是可以爱这个自己。

尤其是,身边的人不见得不能接纳,但当能不能接纳变成考验,而我们舍弃了我们其他的部分,让自己随时都被这个不安与任性掌控时,当对方只能看得到这样的我时;那的确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即使知道那是你的困难,被怀疑、被不信任的,仍然是对方的人格。那其实会让对方有种做什么都没用的无力感。

如果,我们能够开始试着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练习照顾自己的心,对方需要做的,只是帮忙你:帮忙你在你无力做到照顾自己、沮丧的时候,给你力量,回应你。

如果我们可以带着「我相信我值得被爱,你也爱我」的基本信念,我们就会愿意告诉对方: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怎么做可以帮我。去讨论一个你们都能接受的方法。那么,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照顾,而对方,也可以感觉到自己对你的帮助。

因为,当我发现我对你做的,其实真的有帮助时,我会比较有力量、有自信,也会对自己、对这段感情,有更大的信心。

我爱我自己,或许老调重弹,或许并不容易,但当我们愿意开始,那就是很不简单的第一步。

重新找回对自己的疼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