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作豆瓣9.5,“最贵”的国产纪录片非它莫属!

前作豆瓣9.5,“最贵”的国产纪录片非它莫属!

咦?这组海报很眼熟...是的!它们曾经刷爆你的朋友圈!

2018年元旦,《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开播。在这档节目中,一个个文物似乎都活了起来,开始讲述着它们自己的故事。

这也瞬间点燃了全民观览文物的热潮!

在第一季中,节目组向观众展览了大量的国家博物馆藏品。

前作豆瓣9.5,“最贵”的国产纪录片非它莫属!

有绝世神雕—鹰形陶鼎,

有国之重器—后母戊鼎等等。

相比第一季,历时半年制作后回归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将文物选取范围进一步扩大,文物类型进一步丰富。

前作豆瓣9.5,“最贵”的国产纪录片非它莫属!

在第一季的陶器、玉器、青铜器之外,新增了漆器、石刻、简牍、织锦等文物类型,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节目组与文博单位的合作也更加紧密,第二季全片共有来自全国的50多家博物馆参与支持拍摄。

而在制作层面,进一步加大了新技术的应用,如高精三维数字扫描、高清平面信息采集等,突破了传统摄影的视角束缚,强调文物本体信息,从而呈现出精彩的动画演示。

前作豆瓣9.5,“最贵”的国产纪录片非它莫属!

此外,节目更是对同文物的呈现都经过了"量身定做"。

各集之间的影像风格都截然不同:博山炉上升起袅袅青烟,像一座微缩的海上仙山;长信宫灯被透明化解构,灯光的走势一览无遗…

透过这些文物,节目让大家看到背后造物的人,理解器物与时代的关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第二季中这些神奇的国家级宝物吧~

前作豆瓣9.5,“最贵”的国产纪录片非它莫属!

NO.1人头壶

六千至六千五百年前,仰韶文化先民们开始不断打磨手中的石器,开始驯养家畜、开垦田地,形成聚落。

在这过程中,陶—在双手的作用下,土壤、水、火交织在一起,发生了物理和化学反应,实现了这种形态的质变。

前作豆瓣9.5,“最贵”的国产纪录片非它莫属!

在第一期最初的凝望中,这件"人头壶"便生动的展现了世界诞生伊始,亿万张迷茫脸庞的共同形态。

陶壶虽然难辨男女,但那微微上翘的嘴唇仿佛婴儿般纯真的仰起。

前作豆瓣9.5,“最贵”的国产纪录片非它莫属!

这件器物既是壶,也是人的身体。从壶的后背伸出一根断面呈扁圆形的管道,用于向壶内注水,眼睛和嘴巴则构成了出水口。

弹幕中也将这把"可爱"的壶,称为"来自六千年以前的一脸茫然"。

前作豆瓣9.5,“最贵”的国产纪录片非它莫属!

NO.2长信宫灯

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中出土。

其中一件陪葬品—长信宫灯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这盏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

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有限防止了空气污染。

这也变成了汉代人环保的诀窍。

前作豆瓣9.5,“最贵”的国产纪录片非它莫属!

这是一个集环保、实用、美观为一体的灯。

她在汉代经过了宫廷匠人严密的改良。

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内而得名。

运用于宫廷的长信宫灯,更是在寻常的照明需求之外被创造出了超凡的精致感。

No.3南越汉玉

秦代虽短,但以其超越时代的行动力,创造了一系列前无古人的制度与体系。

秦代留下的器物,兵马俑及车马器、秦简等,无不令后世仰望。

汉承秦制,其雄放昂扬的时代面貌、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为历史强音。

前作豆瓣9.5,“最贵”的国产纪录片非它莫属!

两汉总体安定的社会环境下,生产力水平很快达到了古代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表现在器物上,就是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汪洋恣肆的创造力、大气磅礴的行动力,并且精巧的结构与流畅的线条能够并存。

这件南越汉玉天生精致。

正如节目组的概括:生者佩玉,以示其德。

让观众深刻看到了这些宝藏深处蕴含的浓浓文化气韵。

前作豆瓣9.5,“最贵”的国产纪录片非它莫属!

前作豆瓣9.5,“最贵”的国产纪录片非它莫属!

《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档节目,不仅是国宝与人之间的一次交流,更是我们今天对古人的解读与致敬。

正如这个节目的精神内核:如果国宝会说话,看见美好中华!

喜爱中华文化的你,还不赶紧Pick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