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出險,一定要注意的5個坑

異地出險,一定要注意的5個坑

開車去外地出差,一旦發生交通事故

理賠流程複雜到崩潰

異地出險要注意些什麼

瞭解車輛異地理賠流程及易犯的5大誤區很重要

異地理賠的正確理賠流程

1報案

撥打交警電話,並在48小時內向保險公司報案

等待交警開具責任認定書

2定損

異地出險有兩種定損方式

出險地就近定損

回保單所在地定損

選擇回保單所在地定損,必須事先報案並徵得保險公司的同意,否則很可能被保險公司視為錯過報案期限處理;此外,並不是所有的交通事故都能採取這種定損方式,若事故損失較大或發生人員傷亡,車輛必須在當地完成查勘。

3修車

車損不嚴重情況下,建議回保單所在地投保。一旦異地維修出現問題,車主就要往返兩地,重複維修。同時,車主出險後一定要先讓保險公司定損後再維修。

4賠償款

領取賠償款分 就地申請和回保單所在地兩種

按照車險全國通賠規則,車主回到承保地後,可以憑藉理賠材料到分公司索賠。但若車主急需這筆賠款,也可以申請在出險地領取賠款,但必須屬於快速理賠範圍。


異地理賠有哪些誤區

1先修理後報銷

有些車主嫌麻煩,一般會先去修理汽車,然後拿發票去找保險公司報銷,這種邏輯相當錯誤。車主先修車撞車的證據就消失了,更不會有人賠償你。出險後應第一時間撥打報警電話,並拿到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向保險公司報案,由保險公司派出專員進行車輛定損。

2事故責任大包大攬

發生第三者交通事故時,保險公司會根據責任認定的輕重,制定不同的賠償比例。所以車主在事故中一定要明確責任,不要大包大攬。

3發生事故,就要獲得全部賠償

車主理賠時會陷入一個誤區,我買了保險,出了事故就要全賠。保險公司對於商業險種一般有20%免賠額,也就是說車輛受損,修車保險公司只能賠償80%費用,如果車主購買不計免賠則可以享受全部賠償。

特定情況下,投保了不計免賠險,也不是一定就可以獲得全額理賠。保險公司為了防範“道德風險”,會對一些特定的事故,定出單獨的免賠率,這些免賠率是不屬於不計免賠範圍的。如多次出險、超範圍行駛、理賠證件不全等等,保險公司會加扣免賠率。

4定損、定修、理賠不分家

幾乎所有車主都認為,和4S店聯合定損就是實際的維修費,也是保險理賠的金額。實際上定損是保險公司的程序,之所以和修配廠聯合定損,是因為保險公司不是全能的,它要聽取4S店的意見。4S店不能左右定損額度,保險公司會綜合各方情況後,給出合理的定損額度,定損一旦完成,理賠額度也基本確定了。

至於如何修理已與保險公司無關,由車主和修配廠來決定,實際修車費用視車主要求可能高於或低於定損額度,甚至修車地點也可能不是協助定損的廠家。

5委託修理廠理賠

很多車主為了避免麻煩,發生事故後不與保險公司直接聯繫,就將理賠全權委託給較為熟悉的修理廠。這樣做雖然挺簡單,但也存在不小的風險。

一些規模小、資質差的修理廠往往利用客戶的信任,用便宜的零部件為客戶修理,以高價的零部件向保險公司索賠,這樣修理廠就可以獲取不同零部件之間的差價。這樣做如果被保險公司查實,車主不但需要自己承擔責任,還會在保險公司留下不良的記錄。就算沒有被保險公司發現,在續保時車主也會由於事故記錄增多,而得不到費率上的優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