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又不是初乳,更不是鸡精

“初心”又不是初乳,更不是鸡精

不知啥时候开始,“初心”成了各种鸡汤里必须兑的鸡精。最早是一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也没查出有什么典故,一下子变得街知巷闻了,后来更有“愿你阅尽繁华,归来不忘初心;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每次看到诸如此类的精神马杀鸡,我就有被按到前列腺的痛苦。初心仿佛和初乳一样珍贵,炼成鸡精熬进鸡汤,喝完马上精神百倍。

没人告诉你,啥是初心,这话听着挺爽,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起回忆当年傻逼一样的青春岁月,仿佛这就成了初心,那是初恋,还有青春期的荷尔蒙。娜塔莎在写初心的时候,也在追问,那个襁褓中婴儿的初心是吃奶,还是是少年时看动画片“保卫雅典娜”的那个初心。这么看来,在概念不清晰的情况下,屡屡把初心挂在嘴边,只不过是为了掩饰当下的窘迫。

从流行鸡汤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一些微妙的社会心理:最早是展望未来,因为那时充满希望,总觉得好日子在后头,这种奔头其实很珍贵,我们可以通过今天的努力预期更好的未来,买一件新衣服,换一个大房子,“日新月异”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媒体中,因为生活始终在变化中;后来流行了一段“活在当下”,那就意味着剧烈的变化逐渐减少,高企的房价和阶层天花板,让人们看到了某种奋斗的终点,但总的来说现在还行,能守住当下也还不错,过点小日子,踏实;到如今,不忘初心的风靡,恐怕更多是一种向回看的心态,就像一个中老年男人,面对日益秃掉的头发和问题频出的前列腺,身体硬不起来,心态老不下去,只剩下焦虑,借助焦虑的风潮“油腻”、“谢顶”成为热门词汇,借着酒劲撒泼的时候,高喊着“老子有初心,归来仍是少年”,不过是借助追忆和幻想给自己脸上贴金而已。

到底什么是初心?这是借用佛家“初发心”的典故,佛教大辞典解释为“初发求菩提之心也”,《华严经》云:“此是菩萨最胜地,出生一切普贤道,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说白一点,就是佛弟子在最初踏入佛门的时候,“心中秉持的那颗当仁不让的成佛利生之心,那份最真诚质朴的求法向道之愿。”

这种宗教的虔诚,踏入佛门那一刻的神圣而纯洁的发心,才叫初心。而佛教也充分认识到这份初发心的可贵,因为我们的习气,往往会有懈怠甚至退转。我还记得刚皈依的时候,诵经念佛朝山都特别积极,但是当新鲜劲儿过了,每日的定课渐渐减少,有段时间甚至放弃了诵经的定课,最近才又恢复起来。作为学佛的人,总会有感到厌烦疲倦的时候,这时忆念初发心,是让人想想当初决定皈依那一刻决定弘法利生、成佛向善的勇猛精进,那一念发愿让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的慈悲,才不会被世间的烦恼搞得偏离方向。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经历这轮“发心”的过程,就热衷于讨论起“初心”。包括“活在当下”,以为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却不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宗教(尤其是佛教)的鸡汤化,让人们停留在断章取义的层面,误用和滥用就开始了。

为什么我要单独拿“初心”来说,实在是因为这种回望过去的社会心理显示了两个特点,一是容易用初心回避当下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二是用初心来重构历史,遮蔽未来。

首先说第一个,想起前段时间热烈讨论的“油腻感”,如果追根溯源恐怕还是那些饭局上性骚扰小姑娘的中老年男人。这种就是典型的混得不好也不差、活得不知所谓没奔头、生活压力无处发泄的表现,年轻的时候荷尔蒙压抑着,看着漂亮小姑娘不敢动,等岁数大了,没有富豪到可以予取予求,也没有文艺到红袖添香,物质精神双重匮乏,于是在饭桌上消费一下小姑娘,好像这就是自己的“初心”:老子当年也硬过。猥琐的忆当年,只是忘却眼前窘境的手段和方法,这种情况下提不忘初心,恐怕恰恰是不如意者的意淫吧。

更可怕的是,如果我们肆意诠释“初心”,其实是在更改历史。“心”不可得,不是大街上哪儿哪儿都挂着可以验证的。如果我大声高呼逢人就说,“我小时候就立志当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你们快来看我的初心,多真诚多可贵,还不快点鼓励我帮助我爱护我拥戴我?”其实小学的时候喜欢看动画片不上课,中学的时候就偷偷用VCD看毛片,大学的时候光谈恋爱没读书,“科学家”这个伟大的志向只是杜撰出来,要求你们的认同。通过对初心的重新解读,树立一种虚假的认知,人们的评价标准不是现在做了什么,而变成了那个建构的伟大的“初心”。对初心的过分强调,实际上是对历史的重新书写,进而影响到当下的关系格局,从而成功塑造出一个“理想的”未来。人们都以为我有立志当科学家的伟大初心,通过这种炫耀,我让人们忘记(或者说从来就不知道)我的劣迹,靠着“初心”我塑造了伟大的形象,获得了不容置疑的地位,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现在和未来。

所以,我畏惧的不仅是鸡精,而是鸡精泛滥之后,“我”因为初心变成另一个“我”,顶着这个虚构的光环,我可以修改人们关于“我”的一切记忆、当下和未来。

我是非典型佛教徒

针砭时弊 不舍慈悲

理性思考 不许骂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