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舌叫赚头,牛舌叫撩青,美食别称还有哪些?

猪舌叫赚头,牛舌叫撩青,美食别称还有哪些?

汪曾祺《昆明菜》,写昆明当地人对牛舌头的别称,很有意思——

“很多地方卖舌头都讳言“舌”字,因为“舌”与“蚀”同音。

“无锡陆稿荐卖猪舌改名‘赚头’。广东饭馆把牛舌叫‘牛脷’,其实本是‘牛利’,只是加了个肉月偏旁,以示这是肉食。

“这都是反‘蚀’之意而用之,讨个吉利。

“(昆明)把舌头叫成‘撩青’,别处没有听说过。稍想一下,是有道理的。

“牛吃青草,都是用舌头撩进嘴里的。这一别称很形象,但是太费解了。”

其实,关于舌头美食的别称,除了汪曾祺所列赚头、牛脷、撩青,以及大家常说的“口条”,其实还有一些。

据说,在南昌,人们管舌头叫“招财”,这一叫法台湾也有。其来历,当与上面所说“赚头”一样。

猪舌叫赚头,牛舌叫撩青,美食别称还有哪些?

说到此,就会想起更注明的那个别称例子——筷子。

中国古代,筷子是叫“箸”的。

渔民行船最忌讳与“箸”同音的“住”,于是反其道而行之,改“箸”为“筷”,取“快”之美意。

与农耕相比,以渔为业要危险许多,忌讳也便多。许多地方还有这样的习惯,一条整鱼,正面吃完,该吃背面,但人们不说把鱼“翻”过来,而说“正”过来

因为,与忌讳“住”一样,行船的人也忌讳“翻”。

猪舌叫赚头,牛舌叫撩青,美食别称还有哪些?

除了上面颠三倒四说到这些,我还能知道为讨口彩而给事物取别名的有——

猪耳,叫顺风;

猪肝,就俏菜;

猪头,叫元宝头;

鸡爪,叫凤爪;

鸡胗,叫鸡内金;

羊蛋,叫羊宝;

……

你还知道哪些?说来听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