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系的「冰與火之歌」:商品逆襲A股 庫存周轉率低位運行

A股市場持續動盪低迷,商品期貨品種卻逆勢而上,其中黑色系一路高漲,與股市表現南轅北轍,堪稱“冰與火之歌”。

“黑色期貨全面上漲,不管是螺紋鋼,還是鋼材、焦炭、礦石都在漲。”8月7日,我的鋼鐵網諮詢總監徐向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上漲幅度靠前的品種主要螺紋鋼、焦炭,礦石漲幅較小。

經濟承壓下行的形勢下,一向被認為是經濟晴雨表的黑色期貨不降反升,一些品種甚至創歷史新高,其背後有著怎樣的邏輯?

上海一家券商機構研究員認為,這是輸入性通脹主導下的市場行情。國際市場上,國際原油價格不斷攀升,國內市場中人民幣貶值、進口商品成本上升等背景,再加上市場追漲心態疊加,不少企業加速購進原材料儲備,推動相關產品價格上漲,但預計這種情況持續時間不會太長,企業也並未擴產,比如化工行業的產品週轉率仍維持在1-2周左右。

低庫存週轉率

截至8月7日,螺紋鋼價格最高達到4266元/噸,創2013年3月以來的最高價格。焦炭最高為2534元/噸,也刷新上市以來最高價。此外,PTA、甲醇等在內的化工產品價格也創下歷史新高。

黑色系輪番上漲,宏觀調控與環保限產等政策是主要源動力。

上述機構研究員表示,從鋼鐵方面來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顯現,鋼鐵行業產能狀況基本得到改善。在壓縮過剩產能的基礎上,近兩年來,我國的汙染防治攻堅戰、常態下的環保限產等措施使得鋼鐵行業再次去產能。

“在目前需求並不是很好的情況下,供應收縮幅度加大,就導致價格堅挺。”徐向春表示,而從宏觀層面來講,最近政策上的一些微調也是黑色系利好的重要原因。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上發揮更大作用。對於一些基建項目已經釋放信號,下半年基建市場或有所回暖,這種信號使得市場預期對於下半年的鋼材市場需求充滿信心。

冀東國貿高級分析師張琳也補充,“除供給側改革與環保限產政策外,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與通貨膨脹預期也是導致這些商品期貨大漲的原因。”

判斷市場供求關係最直觀、最具有說服力的指標就是庫存。

徐向春透露,每年7-8月份高溫季是鋼鐵行業的淡季,然而從目前數據來看,無論是鋼廠產品庫存,還是流通環節的社會庫存都處於較低水平。今年鋼廠庫存比去年還要低,社會庫存略高於去年。

張琳也表示,螺紋鋼的社會庫存比較低,可能會有一些投機需求在增加。鋼廠庫存創新低,“目前價格漲勢迅猛,貿易商情緒好轉,拿貨較為積極,鋼廠訂單比較好。部分區域出現打了預付款,貨發不夠量或者收貨補庫的現象。”

短期來講,鋼廠庫存無壓力,進一步就要看社會庫存是否能累積。

“淡季庫存沒有上漲,依然保持下降態勢,從這個指標可以解讀出目前供求情況依然非常好。”徐向春指出,目前市場供求情況穩定,價格持續上升,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環保去產能的利好影響在市場價格上的充分體現。

而在化工產品市場,“預計化纖類相關化工產品庫存週轉率為1周內,房地產相關化工產品庫存週轉率為2周左右,繼續保持極低的週轉率。”上述研究員指出,與往年不同的是,此前的週轉率低是因為看漲市場,而當前的市場則是企業主動控制了庫存和週轉率,屬於被動性的低週轉率。

黑色熱能持續多久?

這種主動控制週轉率的原因則是企業對後續商品價格相對謹慎。

上述研究員表示,今年以來,創新高的黑色期貨產品基本上是根據原油價格上漲引發的,非相關產品的價格雖然有上漲,但並沒有出現新高的情況。從供需結構來看,市場上的需求量並未放大,未來的持續性難說,預計到10月份左右市場可能會轉為悲觀。

“目前價格已比較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帶來的產能減少以及環保限產所帶來的供給減少在價格上已得到體現,鋼廠利潤非常好,若繼續上漲未必是理性上漲。” 徐向春也表示,市場情緒高漲的主要因素是預測供給會持續緊張,也因此引起囤貨、搶購行為,但理論上看,繼續高位增長可能會出現市場波動,影響整體經濟。

張琳也認為,“現在市場上充斥著利好消息,只能慢慢消化,如再增兩週庫存,可能會轉變大家對環保限產預期的看法,多投的資金可能會再進行考慮、撤退等。”目前黑色系期貨價格還不能說到頂,但處於一個比較恐慌的高位。

常態化的環保限產政策還可能繼續推動市場向好。

從鋼鐵方面來看,目前,唐山已實施限產,江蘇常州地區限產再加碼,汾渭地區限產也已經開始。而在全國範圍內,高排放產業限制區域不再僅僅限於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一市三省、汾渭平原等區域也將納入。涉及城市數量將從此前的2+26個,增加至80個。

“環保限產是對環境治理的積極響應,也對鋼鐵產業庫存產生重要影響。”

張琳表示,針對停產,江蘇地區螺紋鋼可能會受到較大影響,徐州地區已出現負產能的狀況,北方廠商可能受到影響的是熱卷,河北地區影響較大的是卷材。而從供給端來看,環保限產政策使鋼材行業產量受到限制,無疑會導致市場的供應繼續減少,帶來庫存的再下降。這一層面來看,環保對於鋼材市場具有一定支撐作用。

但環保限產也對行業帶來一些挑戰。停產對於開工沒有太多限制的企業是一個利好,然而對於一些小型鋼鐵企業來說,停產加重企業成本,對其業績和經營狀況會造成很大影響。

“儘管環保限產從供應端來講使庫存下降,但從需求端來講,環保限產也會要求工地施工防止揚塵等,限制機械行業需求增長。因而需求端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減弱。”徐向春也認為,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已推行環保限產政策,其實需求也已受到較大影響。對於環保限產還是應更冷靜、理智,不應過分解讀環保限產的效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紅霞 實 習 生 陳菁鈺 武漢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