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内蒙古通辽创新开展未检工作 守护青春温暖归途

「人民日报」内蒙古通辽创新开展未检工作 守护青春温暖归途

《人民日报》版面截图

“阿姨,我就觉得这两天你会来看我,这里专门有师傅教我修车技术。我还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已经学会汽车贴膜了。”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检察院未检科“玉琴工作室”的检察官来到位于某汽车4S店的“未成年人观护基地”时,小李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

小李幼时母亲离家出走,又经常遭受父亲打骂,便与奶奶一同生活。16岁时小李到市内打工,在烧烤店、歌厅等当过服务员,结识了一群“好兄弟”,曾因“抱打不平”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2016年10月,小李携带着一把尖刀去“帮忙”,结果小李伙同他人将对方捅成重伤。

案件移送到检察院后,检察官了解了他的详细情况,多次与他谈心,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制定帮教、心理疏导方案。今年4月,检察官会同当地公益组织将小李接出看守所,并将其安置在观护基地,学习汽车修理技术。小李对检察官说:“阿姨,我以为根本没人管我,所以我故意放纵自己,现在我知道错了!”

近年来,科尔沁区检察院坚持履行“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建立起一套全面细致的跟踪帮教、心理疏导、安置救助机制。科尔沁区检察院定期回访和跟踪帮教,对失足未成年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时建立“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并提供食宿和技能培训,以“学、察、矫、管、评”为主旨,对无监护条件、无固定住所、无经济来源的涉罪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矫治。此外,该院还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与衔接,引进司法社工队伍和志愿者,扩大帮教专业队伍。

(文字:丁志军 王帅迪 编辑:薛永利)

「人民日报」内蒙古通辽创新开展未检工作 守护青春温暖归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