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里的道是什麼,德是什麼?

垂客


“道”與“德”是《道德經》這篇文章中提出的兩個重要概念,《道德經》所以名之為“道德經”就源於這兩個概念。

《道德經》中最主要的概念是“道”,在《道德經》中七十三見。無論是從《道德經》本身的表述,還是今天我們對它的理解,應該這樣來概括它:

“道”的同義詞是路,“道”本來是看得見的物體運行的路,也是供人行走的路,是客觀事物運行因循的軌跡;同時又是看不見形、聽不著聲、品不出味、觸不到體的抽象於物質的潛在軌跡,還是人們對客觀事物運行軌跡的大致的經驗的認知,是應該取法依據的而不應該違背和對抗的動態的行事原則。

“道”是真實存在的。《道德經》各章分別從不同側面來揭示“道”的本質,並不矛盾。試圖對某一章的“道”孤立來解釋,是行不通的。在《道德經》中,“道”常與“德”伴隨,又時而與“自然”融合,它的比喻義與本義常常交織在一起。

“大道”在《道德經》中凡三章四見:大道廢,安有仁義?(第十八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第三十四章)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第五十三章)

什麼是大道?大道是治國安天下總體因循的思想觀念、方針政策和運行態勢——這種思想觀念、方針政策不是表面文章,不是口頭上的粉飾,不是文字上的冠冕堂皇,是治國安天下潛在的運行軌跡,是治國安天下者的主流道德標準,核心價值取向、行為規範在治國安天下上的體現,是由治國安天下者思想行為潛在導向而形成的社會主流官風、民風,即整個社會的主流風氣。

“德”在《道德經》中四十三見。《道德經》中的“德”指遵循道的原則行事的品質。

“德”從“道”而來,是循道之德,它建立在“修道”基礎上,通過修道來立德。《道德經》中的“德”本來是“純天然”的,未經後天加工改造的品質,具有“樸”的特點。“積”是“德”的修養過程。“德”是一種思想境界,處世態度。

《道德經》中的“德”依附於“道”,是遵循道的原則行事的品質。“道”是行事應遵循的原則,“德”就是按“道”行事。“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揭示了“德”的本質屬性。“德”是“持道”態度,進而體現在對待人與自然、事物的態度上。

“孔德之容,為道是從”(第二十一章)。“道”是“德”的載體,沒有道,德就無從談起。依道而行就是有德,背道而行就是無德。

在《道德經》中,“道”與“德”既是抽象的,又是具體的、動態的。“道德”一詞正是“道”與“德”結合的產物。


陳廣逵


《道德經》裡的道是上篇《道經》,講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揭示了陰陽變化的微妙,包涵了宇宙觀、人生觀等。


德是指下篇《德經》,講述的是處世方略,道出了人事進退之術、長生久世之道,包涵了認識論、方法論、立身處世、治國安邦等諸多方面的內容。


《道德經》是道家經典著作,也是國學經典之一。是華夏民族的智慧集精,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方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對整個民族的性格鑄成、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道德經》世人讀之,都會各有所得。哲學家可從中洞悉天道,軍事家可從中參透兵機,政治家可從中探索安邦定國之策,大志者可從中建功垂名,淡泊者可從中學會養生延年……。道是獨立不改的客觀規律,無所不包,周行不殆,對任何事物而言,都是絕對的,不可能被超越的。而任何事物對道而言,都是相對的,有限的,都有正反兩面,且正、反皆可相互轉化。例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重為輕根,靜為燥君。”老子的哲學思想具有樸素的辯證法色彩,對世界、對中國哲學影響匪淺。德國哲學家尼采將《道德經》形成一個“永不枯竭且滿載寶藏的井泉”認為只要“放下水桶,便唾手可得”。凡學者都可從《道德經》中受益,認真體悟,便會擁有發現“道”之精妙的心靈和眼睛。


奇堯最棒


這是一個超級基礎的問題,也是我們要看《老子》或者說《道德經》(以下統稱《道德經》)之前的基礎工作。大家都應該知道,《道德經》分為道經和德經兩部分,恰好是這兩部分的順序,對我們理解“道”和“德”有大的幫助。

簡單來說,《道德經》在歷來傳承的版本中,主要分為四個體系,分別為王弼注本,河上公注本,嚴遵《老子指歸》,傅奕本。其中文人喜歡的王弼注本,和平民喜歡的河上公注本傳播最廣。真是由於這兩個流傳很廣的本子,才使沒有深入接觸過《道德經》的人,總覺得道經在前,德經在後。

其實根據出土的帛書、楚簡,我們已經確定了德經在前,道經在後。其中最有利的證據就在《韓非子》的“解老”中,韓非子這篇作為最早解釋《道德經》文義的文章,很清楚的回答了題主的問題。

“德”是“道之功”,即德是道在具體事物的體現;

“道”是“與天地之剖判也具生”,即道是與天地同在的自然法則。


安意如


“道”與“德”的關係是什麼?

老子在講述“道”和“德”的時候,實際上是大唯物主義的思想。可以說,辯證法就是老子的思想,辯證法的祖宗是老子。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傳到了歐洲,當時德國的一個通才萊布尼茨,他是數學家、哲學家等等頭銜很多。他在接觸到老子的思想和《周易》以後,將他的微積分扔進了垃圾堆,說這才是人類最高的科學。因此,就將老子“一生二”的思想命名為西洋的名稱,就叫辯證法。

萊布尼茨提出這一個理念之後,到了康德的手上得到了發揮。康德利用一分為二的理論和陰陽辯證的理論,產生了西方系統性的辯證法。到了黑格爾的時候,他更聰明,將老子的“三生萬物”納入了他的哲學體系。在分析任何錯誤的時候,他都採用了“正、反、和”——即老子的“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的觀念,在他的哲學領域充分應用。

所以說,我們既要承認老子的思想是辯證法之父,同時也要看到我們從西方學習來的辯證法,是不全面的,是閹割了的,是不完整的。

為什麼呢?因為老子是將有相和無相、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全部都納入他的哲學思想——“道”當中。而西方只是在太極白裡面,研究了“白”中的領域和其中的陰陽,並沒有達到中國古代聖賢們那樣的境界,能將整個太極陽魚,把陰魚、陽眼和陰眼都完整地包在“道○”“德一”裡面進行整體的研究。所以,西方對於唯心、唯物、有神、無神,爭吵了幾百年,也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然而,在中國哲學史上和科學發展史上這種爭論是沒有的。國內有些哲學家曾經想仿效西方的模式,強行給我們古代的哲學思想套上洋帽子、穿上洋皮鞋。但是翻遍了歷史,也難以找到這種“復根”的現象,因為在我們的歷史發展過程當中,我們的思想家們、科學家們,遵循的就是“中氣以為和”。

現在,提出了“和諧社會”,這正是老子的中和思想。我相信用好了這個“和諧”,那麼我們的經濟發展和精神文明的發展,就會達到一種完美的狀態。

因為老子 “三生萬物”的思想,是一個旋極圖,就是運用道德教化和德性能量,居中把握陰陽,讓陰陽不發生鬥爭和矛盾,卻又能順利地運轉開來,繞中心進行運動,這就是老子思想的一個模式。

那麼這個“德“是什麼意思呢?這個“德”,是指人的行為和社會公眾遵守的原則,要求具有十種善心和四種行為準則,並且一心做到為大道服務,為國家、為民族服務。

這個“德”字,是這樣寫的:在人們的德行還沒有樸散開來,沒有分崩離析的時候,甲骨文狀態的“德”字是怎麼寫的呢?——上面是一個“直”,下面是一個“心”,這就是個“德”字。

這個“德”字,就反映了我們古人心很直率,不藏私,沒有慾望的追求,直來直去很坦蕩光明,心胸利落光明,就是一種“德”的狀態。

但是隨著社會的沿革和發展,就發現人們離失了德,離道失德,這個時候就需要多種元素來制約和限制,使我們重新培養這個德性的品格,從而獲得德的能量。

因為老子眼中所產生的這個道德理念,是宇宙的本原;而宇宙本原在活動的那一剎那,是通過這個德能推動的,這就是“道生德養”。

西方研究宇宙的科學家已經發現,包括我們的星系都是這樣,星系既有不斷膨脹和生長的力量向外推動,同時每個星系的中央又有黑洞不斷地收縮,限制這個星系的生長。但是,這其中兩種能量來源於哪裡呢?又是什麼能量在其中完成平衡和制約呢?他們就發現其中有真空能量。

這個真空能量,在早年其實科學家們就已經提出來了,他就是我們老子所說的“德”的能量。真空裡面,並不是一無所有,而是真空妙有。在“德”的上面是“道”,“道”一動就通過“德”來調控宇宙萬物的生、長、成、滅。離了德,那麼就迅速消亡。

正像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裡面所講的,我們社會的發展史也同樣是按照這個“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規律來發展的。幾千年的歷史,經歷了道治時期、德治時期、仁治時期、義治時期、禮治時期,到了現在進入了愚智的時代。最後一個時期,必須要進行變革,重新迎接道德的春天。

可能有同學要接著問了,那麼信德到跑哪去呢?因為“信”分系於四隅,她是存在仁德、義德、禮德、智德之中,她不獨立形成一個時代。

人的生命期也同樣是根據“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規律,而構成人生的六大階段。從胎嬰時期到老年時期剛好也是六大階段。

而且,我們生命的能量也是由三個部分而來,跟宇宙天體一樣。一個方面,是“天德養精神,地谷養形身”,同時從生下來後開始一直到十六歲期間,從自然獲得能量,儲存在我們體內的能量倉庫當中,就是這三種能量維持我們的一生,我們這個能量一丟失就會很快衰老。

為什麼有的人衰老得晚,有的人衰老得早?有的大學生想考研,拼命得工作,本來三十四歲以後頭髮才該開始脫落,面孔才開始憔悴,因為那個時候倉庫裡面已經消耗掉了兩爻到三爻的能量。我們體內有六道倉庫,消耗到一半的時候,才開始出現一些疲憊衰老的現象。

但是,看我們現在二十幾歲的人,就已經像小老頭了,臉上也幹了、黃了,頭髮也脫了、禿頂了,甚至於有些人牙齒都掉了。本來正常情況是六十四歲才開始掉牙,但是由於我們過多地消耗了精神系統的能量和命體的能量以及體內倉庫裡面的能量,通過我們的慾望和後天智識的運用,而過早消耗掉了這些能量,所以就提前衰老了。

在宇宙當中,它卻不同。星系的膨脹、推動和收縮,因為沒有人的慾望變化,都是接受自然的調節。

所以,老子的思想當中就提倡我們效法天之德和地之德,像它們那樣不要有個人過度的追求,這樣才能保持我們心靈的健康和身體的健康。


廣州千衛攝影


先說答案

道,萬物之宗,倫理之宗,造化之宗。

德,萬物之府。

道生一,一生二,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乃天地相合而生,而未有天地之前,宇宙充滿了虛漠鴻蒙之氣,這種沖虛之氣為天地萬物之始。

而這種虛漠鴻蒙的沖虛之氣,便是由道而生的。

那麼道又是從何而來?

道無形無物,無名無狀,無物可生道。

道就是萬物最原初的宗始,所以說道是萬物之宗。

道生天地,同時還要給天地萬物設定運行的法則和秩序,我們稱之為倫理。萬物不倫則不類,無理則無序,無序則亂,亂則亡。所以萬物不僅在形質上以道為宗,

在倫理上也要以道為宗。

道生萬物,再給萬物配上一套天然自帶的倫理,那麼是誰推動萬物生生不息的演化呢?誰給這樣的演化提供動力呢?還是道。道是萬千造化之宗。

所以說,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孰子,象帝之先。

道為萬物之宗,那麼道如何作用於萬物呢?

這就需要德來蓄養,這就是以德府之。

府者,蓄也,養也,容也,成也。

萬物合道以積德,積德而養正,正則能長久。

萬物離道則失德,失德則不能養正,不正則病,病久則亡。

道德

道為根,德為本,萬物為末,離道德萬物不生,不成。

根生本,本生末,根本牢固則物可長久,根本不固則必然早亡。

故昌盛者,不失根本,尊道貴德;敗亡者,先失根本,離道敗德。


平凡2850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新風堂堂主 2017-04-25 00:30:07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鄉人淺學,孤陋寡聞,不敢罔言,惟有拜讀!

上 德 不 德 , 是 以 有 德 ,下 德 不 失 德 , 是 以 無 德 。上 德 無 為 而 無 以 為 ,下 德 無 為 而 有 以 為 。上 仁 為 之 而 無 以 為 。上 義 為 之 而 有 以 為 。上 禮 為 之 而 莫 之 應 ,則 攘 臂 而 扔 之 。故 失 道 而 後 德 , 失 德 而 後 仁 ,失 仁 而 後 義 , 失 義 而 後 禮 。夫 禮 者 , 忠 信 之 薄 , 而 亂 之 首 。前 識 者 , 道 之 華 , 而 愚 之 始 。是 以 大 丈 夫 處 其 厚 , 不 居 其 薄 ,處 其 實 , 不 居 其 華 , 故 去 彼 取 此 。

此章開始,進入“德經”部分。鄉人淺學,不敢妄言,只是看別人著述,講上古的“道德”並不像現在這般成為一個詞,而是“道是道”,“德是德”。

就本人粗俗的理解,“道”是難以言說的萬物自然追隨的規律,看不見摸不著,卻真實存在;德,有“得”的意思,也就是實際效用的體現,所以“德”便是在人世間的體現。“道、天、地、人”,“德”是“人”對於“道”的體用,或者可以理解為:人應該依道而行,得道—“德道”—而行,才能“域內有四大,而王居其一”。

之前的篇章,老子有一個思想很多次的表達,即“不崇尚、不標榜”。那麼,這章作為《德經》的開篇第一章,就很直接的描述出了“上德不德……下德不失德”是在給“德”做區分嗎?我認為是的。“道”是一,所以沒有上道、下道之說,但是到了人類生活中的“德”就有了區別。所以也更清晰的看出來,老子所說的“道德”和我們現在所說的“道德”,是兩個概念。當然,老子的“道德”中有一層意思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道德”的那部分,可以理解為“德行”。

所謂開篇明義,“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是看不到德行的那個面目的,做了好事,他自己不以為自己做了好事,別人也看不出來他在做好事,他所做的好事只是依道而行,做了該做的事情。也就是“善行無轍跡”的意思;“下德”沒有失去德行的那個面目,也就是說看得出來這是做了一件好事情,包括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是在做一件好事,雖然是有道德的人,但是已經是“下德”了。

俗語說“積陰德”,就是說“上德不得,是以有德”。陰就是暗的意思,也就是說不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你做了好事,而是做了好事,別人不知道,幫助了別人,別人不知道,自己也不想讓別人知道。“大恩大德,來生再報”是普通人對於給予自己很大幫助的人的一種表達,其實真正的大恩人是不需要你回報的。有個小故事,說二戰的時候有兩兄弟是猶太人,聽說德軍快要到了他們村子,於是一個找曾經幫助過他的人救助,一個找他曾經幫助過的人救助,最後得救的是那個找了曾經幫助過他的那個人。其中深意,個人體會吧。

後面的部分,都是對於這個“德”的“上下”之說的根本區別的一個解釋。理解了“無為”與“有以為”,就很簡單了。通俗的說,就是“沒目的”和“有目的”。關乎出自真心;關乎所作何為;關於利益交換……

道、德、仁、義、禮、樂、刑、亂。是一個逐漸遞減的過程,從最高的道開始逐漸的下降。這裡需要再次重申時代背景,四百年的社會動亂。還有就是中華文字所記錄的文化的源泉,也就是《易經》。

老子、孔子,都認為上古時代才是最完美的社會,後來的社會有在逐漸的喪失很多美好的東西。對於學術角度來講,道家與儒家都認可《易經》,只是對於“救世”的“藥方”,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只取了“道”的部分,“德”也已經開始區分上下了。他認為只有道才可以救萬民於水火。孔子更直接,認為人類社會已經淪喪到了第五個階段,即“禮”,所以儒家更多的是論述“仁、義、禮、樂”,管理理念就是“禮”,也就是人類社會的一些基本的文化、習俗、制度等等來管理。所以傳說有孔子問禮於老子而被罵出的故事。

老子是不是不認可“禮”呢?不是,“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老子認為人類社會“上禮”還是可以追求的,但是還是如之前的“上德”一般,應該是不著痕跡的才對,我們都遵從我們的習俗、與人為善等等的“上禮”,而不以為這是應該做的,就像隨手丟棄一個東西一樣扔掉了。這才是對的。

人類社會是一個逐漸退步的過程。到了後來需要“禮制”來約束的時候,就已經淪喪的很厲害了。所以說“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前識者,有預見能力的人,看起來道行很深,其實是愚笨的開始。怎麼理解這句呢?老子不是說“直至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嗎?怎麼這裡好像又在提倡做個正真的笨蛋,不“前識”呢?不是的,後面緊跟著做了解釋。

所以,真正的大丈夫,不做表面文章,他依道而行,歸於樸實無華。後面章節有“民好徑”一段,再做詳解。

道,才是一,唯有此道!


新風堂堂主


漢字思維方式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所在!最能體現“天人合一”,從自然(天、地)中來,到自然(天、地)中去!

學習漢字,關鍵在於學習其內在思維方式。學習漢語,也關鍵在於學習其漢字思維模式!

按照這種漢字思維模式,可以容易理解中國傳統經典中“認識世界、記錄世界”思維方式。可以非常形象理解《周易》、《道德》、《儒》、《佛》、《黃帝內經》等形成“天人合一”完整文化體系。

比如,《道德經》中“道”字與“德”字。道,為天之道;德,為人之德!所謂天地萬物之自然為“道”,各種事物所得之自然為“德”。道,萬物本來存在;德,萬物認識所得!

道:形聲字。字從辵,從首,首亦聲。“首”指“頭”。“辵” 指“行走”。“辵”與“首”聯合起來表示“從頭開始行走”。“首” 在行走,“首”在“之”,稱著“道”。《易經》:“一陰一陽之謂道”。意思是:陰陽的交合是宇宙萬物變化的起點。或者說:陰陽是世間萬物的父母。

德: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邊是“彳”(chì)形符號,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動的符號,其右邊是一隻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條垂直線,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這個字的意思是:直視“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這就是“德”。在金文中的會意就更加全面了,“目”下面又加了“心”,這就是說:遵循本心,順乎自然就是“德”。

如果從字源本義來講,“道德”講述的是什麼?道,“首”在行走“之”,路行得通了;德,遵“心”,“目”前所行之路,順乎自然(天道)就是“德”。《道德經》就是講述“天道怎樣能通(道篇),人德如何心得隨行(德篇)”!



漢字,是知識,是邏輯,是想象力!

我是漢字谷主,專注漢字知識、識字啟蒙、漢字創新思維訓練等,歡迎關注、交流!


漢字谷主


         《論老子“道與名”》  

       

        傳統的詮釋觀點都認為,文本的意義是作者賦予的,其意義是確定的,詮釋就是對作者意圖的重建。如何重建作者的意圖,德國哲學家施萊爾馬赫提出了語法闡釋與心理闡釋相結合的詮釋方法。

         施萊爾馬赫的語法闡釋。接近於中國古代訓詁學,孟子所提出的“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的詮釋方法,相當於施萊爾馬赫所謂的心理闡釋。藉助於這兩種詮釋方法,還不能準確地、無可爭議地闡釋出作者的原意,從詮釋史來看,特別是對被奉為經典的文本的詮釋史來看,歷來大多是異說紛呈,意見難以一致。幾乎每一個詮釋者都宣稱自己讀懂了古聖先賢的微言大義,然而往往又會遭到其他詮釋者的批駁。

         老子《道德經》乃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座豐碑,人類文明寶庫中的一顆智慧明珠。古今中外,註釋的著作可謂汗牛充棟。因其言簡意豐,哲理般詩的語言,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故而歷來異解紛紜,莫衷一是。“道可道非常道”這幾個字,各種釋義就即大相徑庭。大相徑庭。

          韓非子在《解老》篇中即以“理”與“道”的區別來說明“道不可道”。他說:“理者,成物之文也”。《道德經》原文過於簡潔和具有模糊性,所以造成後人詮釋時帶著各自所理解的“道”的特性。現在很難搞清楚老子原本所要表達的意願。因為每一種詮釋更像是一種再創造。“誰想理解某個本文,誰總是在完成一種籌劃。當某個最初的意義在本文中出現了,那麼解釋者就為整個文本籌劃了某種意義。一種這樣的最初意義之所以又出現,只是因為我們帶著對某種特殊意義的期待去讀本文。”(《真理與方法——哲學解釋學的基本特徵》

上冊),伽達默爾說:“理解不是一種複製的行為,而始終是一種創造性的行為。”我們每接觸一種詮釋,都會帶著審視的態度去看,去理解,每個人都會有各自不同的感悟,這就是尋“道”的過程。

         筆者認為詮釋必須從本義出發,本義即字、詞的最原始意義,輔以每一詞的語法作用,加上每句的修辭及感情色彩意義,結合全文的主旨以及作者當時的情感背景、語言風格、個性特徵。用嚴密的邏輯性推理演繹出現代語言,儘可以還原作者的旨意,減少詮釋者的另外“造旨”。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經》)。

        “道可道,非常道”——“道理雖然是可以表述的,但不是一般就能真正講得清楚的,也就是說,道是需要悟的”。第一道是指“道理”,第二個道是指“表述”,第三個道是指“解釋清楚”。

         “名可名,非常名”——名稱雖然是可以說出來,但不是一般就能解釋清楚的。第一個名是指“名稱、名字、名詞”,第二個名是“命名、表明、叫出、說出”,第三個名是指“說清楚、說明白、讓人領悟”。例如“莫名其妙”中的名就是“明白、清楚、領悟、懂、知道”的意思,又如“著名”就是很多人都知道,“名”就是“明”。“名正言順”意思是表述正確,對語言的理解就順暢,名的意思就是“說明”“非常”——非,不是,  常,通常,一般。非常——不是一般,不是輕易。非常道包含有“不是一般就能表述清楚,不是一般就能理解透徹的”。

        道=名,在此用綜合的方法詮釋——“名”,而“道”可借鑑此法去理解、去“悟”。①從現代漢語的語法實踐來進一步分析,“名可名,非常名”中的“名”。第一個名是名詞——名稱,第二個名是動詞——說出來,第三個名是動詞+形容詞的動賓詞組——解釋清楚。②從現代邏輯學的概念理論來進一步分析,第一個“名”是指“概念”,第二個“名”是指“概括”,第三個“名”是指“定義”。除此之外,“名可名,非常名”的另一層意義的詮釋表述是:“事物的名稱或說法能夠概括地表達,但要對這個被概括對象進行清晰的定義或闡明清楚並非易事”。由此可見,在老子的認識及思維中已存在“概念”、“概括”、“劃分”、“定義”、“演繹”、“推理”、“論證” 的嚴密邏輯,存在著認識的“辯證法” 思維,即“哲學”思維,與後來古希臘阿里士多德創立的《邏輯學》如出一轍。所以要詮釋老子思想必須運用《邏輯學》知識,也好像是叫來古希臘的阿里士多德幫助詮釋,唯有如此才能詮釋老子的哲學思維及認識過程的“辯證法”。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創立《邏輯學》為現代《形式邏輯》奠定墓礎,也為當今的《數理邏輯學》、智能數字技術奠定基石。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 間。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從中西方早期這兩位先哲的生活年代考究,中國老子去世約一百多年後古希臘的阿里士多德誕生了,也就是說中國邏輯學、哲學思維的真正形成比西方早一百多年,老子的辯證邏輯思維是否影響過“柏拉圖”和“阿里士多德”沒有文字記載。(臨風)

  


把茶臨風


淨空論道之太極之道:

太極是道,是大道自然的自然、是無中生有的有。太極是特定時空的特定表現,且隨著時間或空間的變化而產生特定的變化,以致於讓我們能在特定的空間中,認識和掌握她的當下,以及來龍與去脈。

太極,陰陽和合而生,生而合道;陰陽分化演變而得兩儀、四象、八卦至萬物。其中各儀、各象、各卦至各物,皆有太極分化演變而得,太極乃是一切萬物的根本,萬物形態的元始。萬事萬物只是太極在相應時空中的特定表現形態。萬法歸一、萬變不離其宗,“一”和“宗”即是指陰陽和合的太極,也是大道至簡的“大道”。而太極之道在不同時空中的必然表現形態,就稱其為道法自然的“自然”。而我們在利用太極之道這一表現形態時,就要順其自然而守“道”,於此才可稱為“玩太極”、“打太極”。

--2018.6.28

淨空論道之修行:

在我思想裡認為,功理和生活、工作是相同的。即這些心身兼修的哲學觀,實際上是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同一,只是偏重於思想,但是與其思想一致性的方法論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二者有著相依相附的關係和作用。所以,這些“道”理思想可以用於所有的生活和工作中。

就是說人生無處不修行,無論心還是身,時時處於正確健康的狀態中,這就是修道。

眾生的本性,其實是無量的光。只有因緣和合才會形成虛幻的相。

明心去相,性光可現,稱其明心見性。

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2018.3.11

淨空論道之陽識及作用:

量子力學實驗改變了我們熟知而堅信的因果關係定律!她給了我們認知世界的另一揭示:人的思維能力和其作用是一種不為我們常理認知的存在!這一點可能正是人們世界觀的不同,而對人的個體產生根本差異的根源,也是人的觀念及其作用不能真正彼此的客觀實際存在。這也可能正是我們常人對神話和佛道文化認知上,產生自然科學和神學、玄學的分歧點。

這也可能正是正確認知佛道理論是自然科學的切入點,因為,只有把佛道理論當成自然科學去認識和學習,我們才能比較容易的理解佛道文化的客觀性、存在性及其作用的規律和因果。而從現有的“常識”來理解佛道理論和堅持,就形成了對佛道文化的迷信和誤解,即形成了數百上千年的迷信和崇拜的亂象。

人體表面上是由身心組成,即肢體與思維,也即是肢體的陰和思維的陽構成的陰陽系統。實際上,在人與自然關係中,我們可以意識到:人的身心屬於陰,思維中的認知或者說潛意識和靈感才是陽。那麼從陽為本、陰為用的陰陽基本關係來看,人的潛意識、靈感的認知,才是人的言行的主宰。這一陽識不清,就會造成人的思想混亂,也必然形成個體人的對錯是非的混亂言行,從而又移害人的身心健康。

獲得正確的潛意識、靈感的陽識,是有正確途徑的,這就是儒家養氣、道家打坐和佛家修禪的真義所在。其作用就是使人的身心都能得到中正安舒,由此喚醒人體對自身和自然的陽識,以起到正確認識人體自身和自然的本元、屬性和變化規律。

《養生》

修道日損,去欲修心;長筋松骨,暢氣養生。身心得正,安舒可得;愈空愈淨,慧現元增。

--2018.3.18


太極熊56840876


《道德經》裡的道是什麼?德是什麼?。站在中國道學角度“道”指世界(宇宙)的本原,德指“道”的體現。那麼道德又是什麼,具體的說道德指,有著“道”的思想,才能有道的行為,這個行為就指道的德性,才能海納百川,厚德載物,包容所有。德為道的表現,道為德的本質。既身體力行為思想的表現,思想為身體力行的本質,說到此又要談到人的主觀思想與客觀思想何為更重要,在此不贅述。再更深層次的講這個世界的表象為物質 本質為意識。以上是站到道學角度所言。。。道德又分為個人道德 ,社會道德,國家道德,世界道德。小道德至大道德的各種層次。個人道德(小道德)為不故意傷害他人或孝仁義為個人道德,社會道德為促進社會的良好發展與和諧,國家道德為不強搶掠奪弱國且為自己百姓子民的幸福努力而國運更長久,世界道德為了全人類或大世界(這個宇宙)的正常走向。個人道德為小道德,以社會為重以總體大局為重為大道德。沒有小道德何來的大道德,沒有大道德又何來的小道德。。。道德與缺德(正義與邪惡)是一對陰陽關係或者說左右關係。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中的道德與缺德是不可缺少的缺一不可的,好比世人中的好人與壞人或中立者要有個平衡度,但這個平衡度可以左右移動但不能移動至極限。既然世界中道德與缺德都是不可缺的那為什麼天道(天界)或世上只提倡道德而不提倡缺德呢,因為人的劣根性有著獸類的本性和貪婪與慾望,人類有了思想智慧與七情六慾才會比禽獸類更加的貪婪與慾望。才會有世界的發展與進步,才會有這個複雜多變繁華多彩的世界。人類如果無思想智慧與獸類也無區別這個世界也就無意義,人類也不可能成為地球之主。人類的道德下滑容易上升難。一個人也是學壞容易學好難,如果史上未出現先哲賢聖而教誨及薰陶世人,人類豈能發展到今天早就玩完了,也就不會有人類文明,所以天道或世上要提倡道德反缺德,否則反之就是完得快。既然人類的慾望貪婪來自於人的思想智慧與七情六慾,假如人類缺乏思想智慧或七情六慾 這個人類世界又何來的發展進步。難道人類有思想智慧有七情六慾就錯了嗎,人類的思想智慧是宇宙本原(造物主)賦予的,人類的本性是造物主創造的或者說來自於造物主,這個世界的一切都來自於造物主,一切都與造物主有直接聯繫或間接聯繫,難道是造物主錯了嗎,沒有造物主又何來的宇宙(世界)萬物與人類,造物主不創造高智慧生命的人類又有什麼知道造物主,沒有人類的世界造物主又有何意義,造物主不創造這個世界(宇宙)一切為虛無空只有一個意識思想(宇宙第一因最初之本原)哪就更沒有意義了。。。造物主(神)對正義與邪惡的態度站中立,視正義與邪惡為左右,到最後關頭天界最大的正義與最大的邪惡爭奪或水火不容之時神才會偏向天道的正義派。神為宇宙第一因最初之本原宇宙之意識思想,智慧無限高,能(量)力無限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