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憂 辦實事 開平路街道拆違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解民忧 办实事 开平路街道拆违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解民忧 办实事 开平路街道拆违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解民忧 办实事 开平路街道拆违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大眾網市北8月8日訊(記者 胡成林 見習記者 丁學燕)為推進“美麗青島行動”,加快群眾關切的居民樓院環境的整治和提升,打造“潔淨序美”的城市環境。近期,開平路街道辦事處城市治理服務中心聯合街道執法中隊、食藥所、市場監管所等多個部門開展居民樓院環境整治、違章建築拆除工作,多措並舉拆除違法建築200餘平方米,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和諧拆違 多措並舉

據瞭解,市北區開平路街道開封路15號片區又名海晶化工廠宿舍,始建於七十年代末八年初。近幾年,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舊的宿舍樓院已與周邊優美的環境格格不入,亂搭亂建現象引起附近居民的抱怨。為了滿足居民訴求,解民憂,辦實事,開平路街道辦事處專門成立了樓院整治領導小組,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對重點難點的拆違,多措並舉,當事人講政策說道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統籌兼顧,全面有序的推進老舊樓院整治工作。

開封路11號樓是整個片區的一大難點,大家互相攀比,都不願意先行拆除自己的亂搭亂建。其中,樓下有一處用於小賣部經營的違法建築多次被居民投訴,在瞭解了相關情況之後,街道辦立即著手調查處置獲悉,違建的當事人是兩位60多歲的老人,違法建築也是30多年前的老建築,拆除難度很大。為此,街道安排城市治理辦、社區和執法中隊的工作人員多次到當事人家中走訪談心做工作,希望通過溫情感化爭取和諧拆除。經過多次耐心的勸導之後兩位老人終於答應自行拆除。

為保證執法的公平性和嚴肅性,街道同時組織人員對周邊另外6處歷史遺留違法建築開展拆違前期深入調查工作,經調查發現,這6戶基本都存在著違建建成時間較長,家庭居住面積較小,居民生活困難等情況。

陽光操作 贏得民心

開平路街道始終本著拆違不僅是一項城建執法工作,更是一項社會民生工作的原則,始終做到“一把尺子”量拆違,堅決杜絕“拆小不拆大、拆民不拆官、拆軟不拆硬、拆明不拆暗”的現象發生,維護公平的社會準則和法律尊嚴。在拆違過程中,街道辦還統籌考慮拆違工作與困難群眾的救助,積極幫助違建戶解決實際問題。

拆除一單元一樓一戶違建時,一家三代人,爺爺90歲、奶奶88歲,中年夫妻雙雙下崗,孫女上高中,都擠住在30餘平的小房子裡,女孩大了需要隱私,需要自己住一間房,沒辦法夫妻倆蜷縮在院子的違建裡,怎麼拆除?看似拆違工作走入了死衚衕!瞭解這一情況後,街道工作人員幫助他們申請了公租房,辦理相關手續,真心誠意的幫助違建戶解決了實際困難,以“聽民聲、解民憂”的實際行動讓百姓真正體會到拆違工作帶來的實惠,最終獲得了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黨員帶頭 凝聚民心

為促進拆違工作的積極推進,樓院內黨員骨幹帶頭拆除自己的搭建,其他群眾積極響應,近300個煤池子和十餘處違法搭建被成功拆除。轟轟烈烈的拆違工作也感染了11號樓違建的當事人。街道辦事處根據當事人的實際困難,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力所能及的幫扶,讓老人感受到溫暖,最終,老人和祖孫三代同意配合拆除違建,旁邊的鄰居也受到感染,趁著妹妹住院的機會拆除了所有違建,開封路15號片區違建拆除工作取得了巨大突破。

據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街道解決困難表關心,社區黨員上門送真心,中隊下達文書樹決心等工作方法,逐一去做所有當事人的工作,面對著當事人不理解、不支持、不冷靜等情況,街道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最終堅決拆除了7處共200平方米歷史遺留違法建築,並順利開展了拆後恢復工作,給院內居民打造一片優美潔淨的生活環境。

據悉,根據市北區“拆違三年計劃”,開平路街道辦事處針對“樓院整治”違建拆除工作共投資1800餘萬,共分為鹽灘+魯陽路社區,開封路社區,阜陽路社區3個項目,目前拆違工作已經進入收尾階段,正在進行違法建築拆除後的綠化、硬化、美化等環境提升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