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戰將抒情懷,不忘初心顯壯志

自脫貧攻堅號角吹響以來,高樓坪鄉廣大幹部群眾凝心聚力、合力攻堅,用戰爭年代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的精神踐行黨員幹部完美壯舉。以“掉肉脫皮、流血流汗”的精神換取群眾的認可滿意、換取百姓的幸福生活、換取精彩完成脫貧攻堅的歷史使命。“不脫貧、不結婚”“不脫貧、不要娃”等詞語成為年度最熱名詞。

順利出列,方言成家

“我們肩負完成脫貧攻堅戰的歷史使命,有幸參與這場戰爭,一定竭盡所能、全力以赴,群眾不脫貧,全鄉不出列,我們就不結婚。”張亮語氣堅定地說道。聽之所言心情激動、熱淚盈眶,點燃了廣大基層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

扶贫战将抒情怀,不忘初心显壮志

腳受傷還堅持杵著柺棍下鄉看望貧困戶的張亮

高樓坪鄉綜治辦幹部張亮已是32歲的大男孩了,家裡人總是催促他完成婚姻大事,面對家長的苦口婆心,張亮向家裡承諾全鄉如期出列後就結婚,就這樣原定於2017年國慶期間的婚禮被取消了。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他就被下派到本鄉老山口社區工作組,一個月回家一次換洗衣服,每天晚上加班到深夜,完成了全村120戶的五改一化一維工作。而他的女朋友羅維奇也由區委組織部被下派到高樓坪鄉青年村工作組,負責分片包組、資料收集等工作,面對超強度的工作壓力,他們把心思全部用在了脫貧攻堅的抗戰上。

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這場舉國共戰的脫貧攻堅戰中,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國強民富則言齊家,把國家之愛放在前,把小家之愛放在後。

如期脫貧,再言生娃

“恰逢新婚,正是享受蜜月甜蜜幸福的時刻,可是她選擇了脫貧攻堅工作”。巾幗不讓鬚眉,作為一名女將梁芳瑜總是忙著在一類貧困村龍田村進村串寨,白天幫助困難群眾解決飲水問題、生活問題,晚上進村入戶宣傳黨的政策,召開院壩會,因為老公家遠在雲南,回去與家裡人團聚的時間幾乎沒有。她結婚一年多沒有生小孩的打算,沒有向領導請假,沒有向家裡訴苦,面對親人和朋友的不解,她依然還是堅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同時她也和老公商量,考慮到脫貧攻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還是等脫貧完了再決定生小孩的事情。

精彩出列,安心請假

“小唐,你在鄉里面沒有?我肚子有點難受,剛又不小心被刀劃傷了腳,血流得止不住,可不可以麻煩你送我去一下醫院,其他人都還在村裡,所以我就打電話問下你在沒有。”接到王小玲的電話已是晚上十點過,在辦公室加班的小唐,立刻趕了過去,將她送到了鄉衛生院進行傷口的包紮。

眾所周知母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因為無私無悔犧牲奉獻,想把所有最好的都給孩子,而在興中村分片包組的鄉合管站幹部王小玲,剛結婚不到一年,身體瘦小、弱不禁風的他懷上了小孩,挺著大肚子依然工作在一線;每當她因為工作熬夜至深,每當她因為懷孕身體不適時,每當她因為工作忙到顧及不了自己吃飯時,每當她因為工作的忙碌束手無策時,她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這樣白天黑夜地辛苦,到底值不值得,可是,內心的聲音總是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百年難遇的脫貧攻堅戰,可以幫助至多的貧困群眾,犧牲我一個人的時間,值得,相信寶寶也贊同我的做法與我並肩作戰。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強調的是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王小玲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脫貧攻堅戰搖旗吶喊“我要堅持,我要加油,我不會在脫貧攻堅戰中掉隊。”

戰火連天,身負傷殘

“傳說中有一種鳥,一生都在飛翔,一生只落地一次,當它落地之時,就是它死亡之日。”這比喻著迎著困難,不斷前行永不停歇,堅持到不能堅持的那一刻地奮勇精神。“要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一樣自豪。”致敬所有在脫貧攻堅戰,冒著槍林彈雨英勇前行流血流汗的扶貧幹部們。

扶贫战将抒情怀,不忘初心显壮志

在脫貧攻堅路上受傷住院的劉建壕

安監站老幹部龍紹成深夜在為群眾送合作醫療本的途中摔傷昏迷兩天,通過搶救脫離危險;林業站幹部蔡琴凝凍期間為群眾送糧食摔傷致手臂骨折,卻依然堅持在崗位;林海村委員楊小翠在去召開群眾的途中摔傷致腰盤骨折,至今仍在醫院治療;青年湖的村主任楊再林,年紀較大長期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終因勞累過度患病住院進行心臟搭橋手術;區委辦幹部劉建壕深夜在走訪貧困戶,冒著大雨趕回村委會途中全身摔傷,依然堅持在崗位。是他們屹立不倒的精神捍衛脫貧攻堅戰取得最後的勝利。

扶贫战将抒情怀,不忘初心显壮志

長期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積勞成疾受傷的老黨員楊再林

臨危受命,連累家人

兵法有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描寫了戰場戰況的變化莫測,脫貧攻堅戰亦是戰爭,既然是戰爭,必然有攻擊與被伏擊的戰場情況。

派出所民警梁成友接到有村民偷搶五改一維一化物質,他立即趕到現場進行制止並依法進行處理。2017年12月10日中午家中遭到打擊報復,門面上的炮竹被炸,房屋毀壞,其妻頭部被砍多刀,經搶救無生命危險。直接經濟損失60餘萬,產生醫療費用20餘萬元;林業站幹部陳再輪在調節土地糾紛時,村民因不服調節開貨車將其陳再輪攔下進行毆打致傷。

“我們將要守護的這個地方,終年荒無人煙,如果沒有這場戰鬥,我們可能一輩子不會來到這裡。這裡沒有青山綠水,沒有金銀寶藏,可是在我們軍人眼裡,這裡是最美的地方,因為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境線是我們必須用生命和鮮血誓死捍衛的地方。”這是戰狼中為捍衛國家主權守護百姓平安的鏗鏘字句。而在脫貧攻堅戰中,也是扶貧戰士們堅持原則,堅持紀律,堅持守護百姓幫助百姓致富,才甘願舍自己生命安危於不顧,保全國家集體的利益。

家國情深,厚愛無言

“先有國才有家,家國情深;先為民後為己,厚愛無言。”每一個幹部都是家庭的頂樑柱,而這個頂樑柱卻含淚拋棄小家庭趕赴脫貧攻堅戰場,一個月回家一次,甚至幾個回家一次,讓他們的父母妻兒心懷牽腸掛肚之念。農業服務中心幹部姚紅兒子參加高考,卻沒有回家陪同兒子一天;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負責人劉玉萍的兒子在松桃讀高中,因為脫貧攻堅聚少離多,在兒子高考的重要時刻,她也沒有陪伴在身旁;武裝部長陳漢彪妻子在醫院分娩,卻不能陪伴妻子照顧左右,也沒有守候孩子出生;更多的幹部是回到家中,孩子卻感到陌生,不認識自己了。家裡人從開始的不理解到後來的支持,深刻認識到脫貧才是最重要的工作,家裡的頂樑柱在為國家為集體為百姓奉獻自己無法顧及小家,只有他們接過頂樑柱手中的擔子,挑起照顧家庭的大梁,讓脫貧攻堅戰圓滿完成,才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扶貧是一部血淚史,是一部光榮史,更是一部戰爭史,每個黨員幹部在此戰役中都付出了血汗,經歷了磨難,戰勝了厭倦。正是因為廣大黨員幹部堅守黨性原則,遵守鐵的紀律,完成鐵的使命,才能換取群眾們滿口都是稱讚的“好口碑”,才能讓群眾真正實現脫貧致富。(張舉 唐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