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司法救助金拯救了兩個孩子

浙江檢察網溫州訊 8月3日,溫州市龍灣區人民檢察院控申部門辦理了一起司法救助案,該案件在幫助被害人解決困難的同時,也幫助雙方化解了矛盾,點亮了兩個孩子的未來之路。

小付(化名,男),是一個年僅十六歲的孩子,在這樣美好的年紀,本應該在學校裡好好讀書,可是小付家裡條件困難,母親在很小的時候就走了,跟著奶奶一起長大,父親外出打工也沒怎麼管他,後來由於交不起學費就輟學了。輟學後,小付到處漂泊打工,飢一頓飽一頓,經常找不到工作,誤入歧途走上了偷盜之路。

小唐(化名,男),是一個年僅七歲的孩子,今年下半年就要讀小學了,這本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可是小唐家裡經濟十分困難,父母二人帶著他和哥哥在溫州打工討生活,微薄的收入僅能維繫日常吃住開銷和哥哥的學費。今年,小唐也要上學了,但對於這筆學費父母二人絞盡腦汁地尋找辦法,後來他們決定把原本放在老家的一條結婚項鍊拿去賣了給孩子湊學費,這也是他們唯一可變賣的財產。但是事與願違,這條項鍊卻被偷了,眼看著小唐上學的希望也被偷走了,小唐一家人陷入了絕望。

龍灣區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部在辦理小付盜竊一案中,瞭解到小付的成長經歷、教育情況,秉持對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理念,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小付附條件不起訴,為其創造改造機會,修正人生座標。

但是被害人小唐一家人因本案陷入了困境,小付的經濟狀況又無法對被害人進行賠償,被害人意見很大,不願對其諒解。如何才能既幫助涉罪的未成年人小付改過自新,讓他有重新走上人生的正軌,又能幫助小唐,讓他獲得上學的機會?於是,未成年人檢察部將這一情況告知了該院負責司法救助工作的控申檢察人員。

龍灣區檢察院控申崗位負責人在瞭解到這一情況後,經院領導同意及時啟動司法救助程序。同時,主動聯繫了小唐的父親並聽取意見,經過多方聯繫,調查取證,確定該情況符合司法救助條件,並及時作出了司法救助決定。

“謝謝你們,把讀書的希望送給了我的孩子。”小唐父親在接過3000元救助金的時候,感激地說。

“我們也是做家長的人,嫌疑人也是個可憐的孩子,既然我們的困難解決了,我們也不再追究對方的責任了。”隨後,小唐父親對嫌疑人小付表示了諒解。雙方矛盾順利得到了化解,小付也因此獲得了不起訴的機會,點燃了重新做人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