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前世今生”

我觉得看一个民族有多伟大,就得看它的文字,很多国家的文字都已经灭亡了,但是汉字的生命力,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我们每天都使用文字,不会觉得它有多伟大,可是中国方言那么多,如果没有文字,该怎么交流。人在他们面前真的很渺小,但是为了它,人又可以是非常的伟大。

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前世今生”

这是最近网上爆火节目《国家宝藏》第一期石鼓守护人梁家辉的独白。

《国家宝藏》是央视三套最近推出的一款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考虑到大批年轻人,这是一档有着综艺外衣,文化探索内核的新式文化综艺。

这里有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坐镇,每家掌门人会带着各自推选三件国宝级藏品登上《国家宝藏》,进行展示评选,最后进行全网投票,最后入选文物将在故宫600周年特展展出。

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前世今生”

第一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推选为第三件国宝,由影帝梁家辉守护的,便是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的石鼓

“石鼓”有何意义享有如此荣耀?今日和小编一起走近石鼓前世今生的历史吧!

何为“石鼓”

石鼓最早被人发掘是在唐代,在当时的天兴县三畴原(今陕西宝鸡石鼓原)出土十个馒头状花岗岩石刻,因外形似鼓,被称为“石鼓”,上面的文字被称为“石鼓文”,这是一种由大篆向小篆过度的文字,后也被人称为“籀文”。

这十面石鼓其形上小下大,直径约三尺,每个重一吨,鼓上皆刻有四言诗,内容多言渔猎之事,故石鼓文又称为猎碣文。

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前世今生”

本来十个石鼓皆有文字,不过由于历经波折坎坷,每逢战乱便失于保护,流落民间,未得到持续保护,甚至有一鼓曾被人当做磨刀石,上面的文字都被磨损殆尽。原有700多字的“石鼓”,现剩300余字。

不过经过历代人的研究,并根据鼓身上的文字,将十面石鼓分别命名为:乍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吾车、汧沔、田车、銮车、霝雨。

国之重器,意义非凡

首先,石鼓是国内出土最早的成篇石刻文物,世称“石刻之祖”,也被后人誉为“汉字的活化石”。石鼓出土后,鼓上陌生文字引起当时金石学家注意,查遍古籍,也没找到类似文字,这让文字大家认识到,这是之前文字研究中所缺失断裂的一段历史!所以,后世评价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文字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石鼓对历史研究、汉字演化研究都有着深刻意义

其次,在文学上,石鼓上与《诗经》句式、风格相似的四言诗歌,从出土文物角度佐证了《诗经》传世的真实性

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前世今生”

最后,这是一件除了有历史意义、研究价值外的文物外,这更是一件艺术珍品,这上边的文字被后人奉为“书家第一法则”。石鼓上的文字是先在较为平整的鼓面上书写上去,在一笔一划精心刻之,这样更真实保留了书写本意。纵观石鼓,布局均匀有度,结构严谨,用笔舒展大方,笔力遒劲。被后世学篆书者奉为正宗,历代书家、名人赞誉和临摹者甚多。

“石鼓”——大师们的守护

在《国家宝藏》中为我们讲述了“石鼓前世今生”守护家族的故事,其实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多位历代的“守护者”爱护,我们才会如今还能看见这传奇石鼓。

石鼓被发现之后,曾一度无人理会,静静躺在荒郊野外,是在当时书法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的带动下,受到世人乃至官府的注意。

后逢“安史之乱”,石鼓被要逃亡的官员慌乱掩埋。直至元和元年(西元806年),地方官吏查到当初石鼓掩埋之地,在当时国子学博士韩愈上书建议下,石鼓被安置于凤翔文庙,不过此时,“乍原”石鼓已不见踪影,只剩下其余九面石鼓。`

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前世今生”

后唐末,战乱不断,又经动荡不安的五代十国,这石鼓又再次流落民间消失不见。

直至宋朝,在宋仁宗倡导下,司马池找到其中九面,到宋徽宗时最后一面石鼓——“乍原”石鼓也被找到,十面石鼓再次集齐。宋徽宗十分珍爱,便下令让人用黄金填注石鼓文,想借此减缓风化对石鼓的侵蚀。

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前世今生”

可后来金入侵宋,将石鼓在内大量文物掠走,因石鼓沉重不易运送,便粗鲁将上面黄金刮下,将石鼓弃之荒野。

历经这些磨难,到元代石鼓上文字只剩386个字了。元大德四年(1300年),国子教授虞集在一片淤泥中发现石鼓,便将石鼓送往文庙大成门内保存,自此石鼓平安度过元明清三代。

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前世今生”

淸乾隆年间,石鼓收到这位收藏大家乾隆的重视。乾隆曾命人仿制了这十面大鼓,安放在北京孔庙大成门东西两侧,代替了秦石鼓,对秦石鼓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后至民国,中日战争时,由当时故宫人的护送,一路迁徙避难,使得十面石鼓得到很好保护,并未损伤遗失,建国后,这十面石鼓一直存于故宫博物院。

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前世今生”

故宫石鼓馆原位于皇极殿东庑房,经过多年的筹备,故宫博物院选择了展陈条件较好的宁寿宫(位于皇极殿后),作为新石鼓馆,目前已经重新开放。

常天书院

常天书院秉承着“心如清水,身寄常天”的基本理念,始终以赤子之心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兢兢业业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艺术价值,并让学员们发掘自己的艺术创造力。

常天书院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独特方式,系统教学,课程形式灵活多变,主攻书画培训课程、文化荟客厅与文化交流活动三个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