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老思阁老,无才做秀才”。盘点下历史上有趣的对联小故事

“未老思阁老,无才做秀才”。盘点下历史上有趣的对联小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时,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忽然心血来潮,命令公卿士庶,各门上都要贴出春联,表示新年一番新气象。第二天,他微服巡查,到民间观赏各家的春联。在巡游一个村庄时,他忽然发现有一家没贴春联,就让随身的侍从去查问原因。原来那家主人是阉猪的,既不识字,也不会写,过年间忙着生计,没有时间贴春联。太祖听后,叫人取来文房四宝,信手拈来:“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一日苏东坡与黄庭坚在一棵松树底下下棋。忽然一阵风吹来,松果纷纷掉进棋盘。苏东坡看到此情景便对黄庭坚出个上联:“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望了望江边,恰好有一老叟在垂钓,便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未老思阁老,无才做秀才”。盘点下历史上有趣的对联小故事

唐伯虎同祝枝山一天因事到乡村,看到一村夫在车水。祝枝山出对欲为难下唐伯虎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伯虎略加思索后打开手上的扇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此对实属巧妙工整,传诵一时。

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诸生想着徐晞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守令心中恼怒,乃出对为难下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诸生面面相觑,无人能对暗羞不已。这时听到徐晞不慌不忙对道:“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诸生折服,再也不敢小觑徐晞!

五岁的戴大宾,一天由父亲背着去应童子试。在场的秀布们见他年纪小,笑着问道:“以后你想当个什么官?”戴大宾不加思索地答道;“阁老”。有个秀才听了,出个上联相戏:“未老思阁老”;戴大宾看看这个得意白的秀才,有意地对道:“无才做秀才”。那秀才不禁面红耳赤,大家哈哈大笑。

“未老思阁老,无才做秀才”。盘点下历史上有趣的对联小故事

清人李文甫少时随老师出游,走到一山脚下时,老师指着积雪的山峰出一下联相试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李低头沉思 见一池碧水被风吹皱,便因此对道:绿水本无忧,因风邹面”。此对手法工整奇巧,让老师都不得不佩服李文甫的聪明才智。

有一次祝枝山碰见了一个叫徐子建的师爷。这位师爷自命不凡,傲气十足,要和祝枝山比对子。祝枝山微微一笑,说出上联:“三塔寺前三座塔”;师爷听了后不屑道:“这有何难”。张口便对出:“五台山上五层台”。正催促出个新对子时,祝枝山说 :“还没完,我能加字。”“这有什么?我也能添字。”祝枝山继续说:“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师爷想都没想,就说:“五台山上五层台,台……”他说不下去了,总不能说五个 “台”字吧?祝枝山说了句:“‘抬’不动了吧?”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未老思阁老,无才做秀才”。盘点下历史上有趣的对联小故事

有一天晚上,唐明皇和杨玉环登上楼台赏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联:“二人土上坐”。这是一个拆字机关联。杨贵妃极机敏,应声对道:“一月日边明”。以拆对拆,工整巧妙,使得明皇龙颜大悦。

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王禹偁是一个非常聪明有才气的人,他从6岁就能做诗,7岁时就能做文章,人们都称他为神童。一天,郡太守大宴宾客,郡太守高兴之余,就出了一联让众人来对:“鹦鹉能言难似凤”,众宾客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想着,可是,过了好半天,也没有人能对出来。有几个酸秀才虽对了几句但都被太守否定了。这时王禹偁用天真稚气的声音大声说:“我来对。”众位客人顺着声音一看,见是一个小孩,不禁发出一阵笑声。只见王禹偁不慌不忙地挥笔写道:“蜘蛛虽巧不如蚕”。顿时,四座议论纷纷,不断发出赞叹的声音。

“未老思阁老,无才做秀才”。盘点下历史上有趣的对联小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