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行:模仿強者的棋,也很難進步——採訪藤澤一就八段(4)

原址:https://www.yomiuri.co.jp/feature/project/CO034131/20180702-OYT8T50077.html

https://www.yomiuri.co.jp/feature/project/CO034131/20180629-OYT8T50014.html?from=yartcl_blist

原題:世界の碁に挑む(4)「多くの子に親しんでほしい」

世界の碁に挑む(5)「第2の井山 生まれるかも」

摘自:讀賣新聞

翻譯和整理:找藉口安靜 讀賣的圖片小的不行

秀行:模仿強者的棋,也很難進步——採訪藤澤一就八段(4)

在新宿兒童圍棋教室,有很多工作人員。創辦者藤澤一就八段說:“他們都是指導孩子們的老師,通常有8到10個人”。其中一人,井場悠史是這個圍棋教室的第一批學生。去年在網絡棋聖戰上面獲得亞軍的業餘強豪。

“他是2000年創校第一天,新進來的13位學生中的一員”。當時還是4、5級實力的井場悠史說:“看到報紙中欄的廣告後,就到這裡來了。藤澤一就老師跟我下了很多盤棋,我也漸漸地喜歡上了圍棋”。此後他還成為了日本棋院的院生,劍指成為職業棋手。但是夢想最終沒能實現。

22歲的之後開始擔任圍棋教學工作。現在每週4天到圍棋教室進行指導。還經常和其他圍棋教室的老師們交談指導方法。藤澤一就的圍棋教室特點是有很多實戰對局。“讓孩子們自己思考,下自己向下的棋。從中發現孩子們的個性,提高他們的長處”。

“藤澤秀行老師當年每月都會來一次圍棋教室,記得他經常說:‘強手的棋,即便模仿了也很難進步’。所以我也把他的想法執行了下去”。

放棄成為職業棋手之後,井場悠史開始審視自己:“自己或許有欠缺的地方”。學會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感情,學會了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學會整理心情之後,孩子們也更加容易的接受我說的話。在2年多以前,我漸漸覺得教棋是很開心的事情”。

明白了孩子們各自的個性,就更加容易的修正他們的弱點。“原本我來做的事情,他們都會幫我做好”。藤澤一就表示,:“我真的很相信他們”。在圍棋教室裡,培養的人不只是職業棋手。

秀行:模仿強者的棋,也很難進步——採訪藤澤一就八段(4)

藤澤一就八段在2007年,距離新宿兒童圍棋教室徒步10分鐘的地方,在東京都大久保區建了天豐道場。天豐一詞是他的父親——藤澤秀行名譽棋聖起的。寓意“受上天的恩惠變得豐富”。

在道場學棋的人,都是為了成為職業棋手的門下生,以及已經成為職業棋手的年輕棋手們。“通常情況下,成為職業棋手之後就開始‘獨自修行’了,但是在我們這裡,只要還沒有顯著的成績,就還得在我們道場學習,這些我對孩子們以及說過了”。藤澤一就如是說。

這裡沒有電視,也沒有遊戲機之類的玩具。藤澤一就為了營造出只能學習圍棋的氛圍,現在有3位門下生住在這裡。

門下生裡最年長的是17歲的高橋慶輔。通過老鄉的前輩介紹來到了這裡。成為藤澤一就八段的弟子之後,從在小學6年級那年的10月開始住在道場。一邊修煉棋藝一邊上初中。現在在網絡制高中學習,並等待著職業棋手考試。

每天上午7點起床,晚上10點半熄燈。在道場可以不浪費一分一秒全身心下棋是一大好處。住在一起的朋友,同時也是競爭對手。“如果不學習的話,感覺自己就被他們甩在身後了”。作為師父,查看弟子們的一舉一動也是他的工作。

“每天看他們的棋譜,就知道他今天在煩惱些什麼,或者他今天的狀態不錯。可以看得出他們的內心在想什麼。根據他們的心態,如果今天狀態不行就換一種說法,或者今天就直截了當地告訴他,指導的方法也會有所調整”。

在天豐道場,多情善感的十幾歲孩子們在此磨練棋藝,每一張棋譜,就像“病歷本”一樣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