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方志-经典芦山」芦山民国大事记(四)

「芦山地方志-经典芦山」芦山民国大事记(四)

芦山民国大事记(四)

(芦山县地方志办)

  • 民国31年(1 942年)

西康省芦山县立初级中学正式成立,招收两个班100人,首任校长聂梧高。

县长张宗岁羽 (什邡县人)及司法官匡裕祺(荥经县人)报请《西康通志》主编任乃强指导发掘城南东汉上计史王晖石棺,并建亭保护。郭沫若在重庆见拓片,即兴题诗二首,赞誉至极。同时,任乃强又在县城南街指导发掘出土东汉“杨君之铭”残碑。现存平襄楼内。

县人乐伯英之子女在县城开办私立伯英初级中学,校长李尚英。

是年 国民党芦山县党部正式成立,熊大武任书记长。

中央银行发行的新币“关金券”流入芦山,l元“关金券”合法币20元。

  • 民国32年(1943年)

1月 县卫生院成立,设内、外、妇、婴、花柳、五官科。彭贻庆任院长。为芦山公办医疗机构之始。

9月 县内推选杨立之为西康省第二届临时参议会参议员。

12月 程志武纠集300余人,扬言“消灭张德睿,报仇雪恨”。西康省政府派驻军一个团在张德睿民团配合下,于12日向程志武发起进攻,烧毁民房80家130余间。

是年 县长张宗岁羽“乞邑中诸名士”增删修改《芦山县志》,并付印出版。

县撤消警察所,成立警察局。

二十四军驻芦副营长周俊武与芦阳镇长周辅臣等合营“泰康字号”开业。继之芦阳周启仁等6人合营的“芦康字号”亦开业。但仅经营年余,皆停业。

太平场士绅倡仪,乡民集资,请工程师设计,在老街下另建新街。

  • 民国33年(1944年)

1月12日 二十四军一个团包围程家坝,勒令程志武交出“天泽庙事件”首恶程绍基等人,为此展开激战,双方死伤50人左右,焚毁草房80余间。

4月1日 县临时参议会成立,杨步云任参议长。

日军进犯贵州,县内反映强烈,县人程宗仁、赵省熙、陈经、但长凯等10余人参军,城内群众欢送。

7月 县开办教员讲习会,培训教师。

是年 县土地陈报更正推进委员会成立,“复查土地,以平民怨”。复查后,承粮面积56634.64亩,赋额26433.35元,较前减少3937.32元。

  • 民国34年(1945年)

3月12日 程志武纠集天、芦、宝、名、雅等县袍哥队伍2500余人,与升恒乡乡长张德睿民团在王家坝激战七昼夜,死伤350余人。张败走,王家坝上下五村380家民房化为灰烬。

4月 三民主义青年团西康省芦山分团成立,祝寿任主任。

9月4日 程志武率1000余人,袭击龙门乡牟国材、牟忠良,抢劫青龙场,烧毁街房百余家。

10月7日 太平乡舵把子廖尚武、廖尚君联络程志武,枪杀太平乡长及民众13人,太平场半数人家被抢,80余间民房被烧。

10月 县撤销国民兵团。

12月17日 县参议会成立,李炳章任参议长。

是年 全县人口减至32256人。

  • 民国35年(1946年)

4月6日 西康省政府派二十四军团长黄以仁率部到芦山铲鸦片烟。贴出布告“种烟枪毙,田土充公,保长不报,治罪相同”,并将李运祥、骆秉钦、骆崇锡等人枪毙,杀鸡儆猴,意在增加厘金,结果增加1倍。烟苗未铲,获利而去

4月下旬 二十四军委黄以仁为剿匪司令,配合民团清剿程志武,发生激战。程家坝130余间草房化为灰烬,高车头20余家民房变成焦土。

4月 县推选杨方叔为西康省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

普降暴雨,洪水泛滥,冲毁飞仙、凤禾、沫东、思延、隆兴、龙门等乡田地6548亩。

12月下旬

程志武与荥经朱世正、天全李元亨等人调集地方势力5000余人,提出“打倒刘文辉”、“康人治康”口号,先后攻打荥经、天全、宝兴。次年元月4日,攻占芦山县城,焚烧县政府档案。随即围攻雅安。刘文辉委137师师长刘元琮为前敌总指挥,调集3个团及雅属保安队配合地方民团反击。元月底直捣程家坝,程志武逃窜宝兴。史称“雅属事件”,震动全国。

是年 恢复太平区,为天全县第一区,治地太平场,辖太平(含中林)、大川(含快乐)、宝盛、双河、灵关、新兴乡。

「芦山地方志-经典芦山」芦山民国大事记(四)

(审核:刘照辉;编辑:黄禄艳 宋加平;资料整理:黄建英 高玲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