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元初全真教在武林急剧衰落,真的是因为“关键先生”的离开?

北宋末年,谁是武林的泰山北斗?毫无疑问当然是少林寺。可到了南宋射雕+神雕时代,少林寺为何基本不出场,而就算是出场也是跑龙套呢?这是因为北宋与南宋之间,出了一个偷学武功的火工头陀,致使少林发生了内部分裂,一部分高手远走西域,“经此一役,少林寺的武学竟尔中衰数十年。”是谁填补了少林寺的空缺呢?答案是全真教。

宋末元初全真教在武林急剧衰落,真的是因为“关键先生”的离开?

王重阳和全真七子

少林寺一直走上层路线,它是由魏孝文帝所建,从创建伊始便有着皇家背景,积极参与政治,比如十三棍僧救唐王,还有韦小宝替康熙去少林寺的短暂出家。当少林失去领袖位置时,全真教应运而生。

全真教为什么能取代少林寺,成为宋金两国统一战线的头牌这要从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重阳真人的出身来历看。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王重阳不仅武功天下第一,年轻时还是一位抗金义士。在真实历史中,王重阳本人中过金国进士,当过十余年金国的小官儿。其在金正隆四年 (1159) 前后弃官出家,稍后创立全真教。不得不说他不止武功高强,对于国际形势的判断也是极佳的。

宋末元初全真教在武林急剧衰落,真的是因为“关键先生”的离开?

祖师重阳真人

在王重阳创立全真教的时代,宋孝宗成为南宋的第二任皇帝,积极谋划北伐——在宋金两国上层间寻求支持,正是全真教崛起的天时。有了天时,还需要有地利。在哪传教决定了他会不会成为两国统治者的香饽饽:他选择了宋金两国统治的薄弱区山东与河南等地传教,实在高明。当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收了马钰等七个杰出的弟子。即后来的全真七子。马钰和丘处机等人都不是贫民,而是富贵人家的子弟,郝大通更是商人。到了七子收徒的时代,全真第三代就不仅是富家子弟了,更多了很多贵族人家。程瑶迦还只是宝应府的大户人家,杨康可是金国小王爷,赵志敬甚至像别人猜测的那样,是南宋的宗室;而跟着马钰学内功的郭靖,更是新兴势力蒙古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这是一种左右逢源的发展路线,如果不出现意外,全真七子哪怕充满政治博弈,全真教也只会越来越壮大,因为不管哪方面得势,他们的上层路线都走通了,而不是被武林除名。

宋末元初全真教在武林急剧衰落,真的是因为“关键先生”的离开?

影视作品 全真七子

但凡事总有例外,郭靖的个人发展偏离了正轨。郭靖回到了南宋这一边,以民间立场成为了救国英雄郭大侠,这让全真教措手不及,更让全真教措手不及的是,通过郭靖的串场,武林的评价体系改变了——王重阳靠着《先天功》和全真武学独占鳌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哪怕丘处机等人赶上王重阳也一样不顶用,因为如今《九阴真经》独占鳌头。本来在同一条起跑线的尹志平与郭靖,此刻只能看着郭靖一飞冲天而望尘莫及。《九阴真经》把江湖高端战力们的起跑线悄悄往前挪了一大截。不幸的是,全真教对此茫然无知。

宋末元初全真教在武林急剧衰落,真的是因为“关键先生”的离开?

“射雕”郭大侠

这样一来全真教不可避免地衰落了。看看尹志平、李志常这些后来的掌教们也只能以宗教的形式苟延残喘。也许,从强人时代到常人时代,他们一早便料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