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学子尚泽:挑战即机遇 天高任鸟飞

垣曲学子尚泽:挑战即机遇 天高任鸟飞

尚泽展示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记者 王阳斌 摄

面对高考,许多考生“压力山大”;提起大学,不少准大学生有些茫然;谈论梦想,有人说只会出现在作文中……而这些对于垣曲学子尚泽来说,都是快乐的源泉。今年高考,他以604的高分被同济大学工科试验班能源类专业录取。考试结束后,他总结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得。近日,记者见到了这个活泼爱笑的准大学生,听他分享了取得高分的“独家秘笈”。

“做快乐的事才没有压力”

尚泽是垣曲县蒲掌乡北阳村人,2000年出生,高中就读于垣曲中学。他喜欢打篮球、交朋友,也特别爱笑,他的笑常会感染周围的人,在高三压抑紧张的学习气氛中,他是同学们的开心果。人们常说寒窗苦读,一个“苦”字道出了学习的不易,而尚泽却说,学习是快乐的,发掘出学习的快乐,让它变得像打篮球一样激情、像交朋友一样有趣,才能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起来才没有压力。

正是有了这种“学习快乐”的心态,老师的授课进度在尚泽眼中都有些慢。下一课是什么?还有什么有趣的知识?他经常等不及听老师讲解,就自学起来。自习课上,当多数同学因为没有老师讲解面对难题束手无策时,尚泽却在享受自学时光,往往一节自习课就能把第二天的课程提前学完。

作为一名理科生,尚泽最喜欢化学课,从初三开始,每周的化学课都让他无比期待。但由于学校的师资和设备有限,许多书本上看起来有趣的化学实验都无法进行实际操作,这让尚泽有了一个梦想:有一天能做很多很多的实验。

“父兄的鞭策是我前进的动力”

“大家的帮助和理解让我养成乐观的性格,进而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父母对我的成长十分关注,尤其是父亲,他常常跟我谈心,也从不强迫我学习,他相信我一定能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我的高一班主任也非常关心我,高考完他第一时间联系了我,帮助我填报志愿。”尚泽说。

尚泽的父亲尚爱言是个地道的农民,又黑又瘦。尚泽上高二时,他发现儿子的考试成绩出现下降,立刻与尚泽的班主任沟通,了解原因。得知尚泽是因为觉得老师上课讲的都能听懂,课后不好好做练习题导致考不好后,尚爱言与尚泽做了一次促膝长谈,告诫他切不可叛逆自满、眼高手低,学习天分再高,也需要后天的勤勉才能发挥出来,不能仗着自己脑筋灵活就不刻苦努力。父亲的话直戳尚泽的心,新学期开始后,他改变了心态,变得比以前更加努力,自那以后直至高考结束,他每次考试的成绩都在全校前十名。

尚泽对大学的期待还源于哥哥的“实力种草”。尚泽的哥哥尚旭就读于太原学院,今年就要升大四了。每次假期回到家里,尚旭都把学校里有趣的故事和新鲜的课程讲给尚泽听。大学里多种多样的社团、种类丰富的实验设备、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通过哥哥的描述,像电影场景般印在了尚泽的脑海中,时常浮现,成为他努力实现大学梦的动力之一。

“挑战即机遇,天高任鸟飞”

在尚泽的记忆里,家里从来都没有富裕过。父母尽力供哥哥和自己上学,日子总是过得紧巴巴。尚泽母亲王爱勤曾前往无锡一家拉链厂打工,一月工资3000元,除了生活开销和来回路费,剩余不多。今年高考前,她放弃了这份收入不多的工作,回家陪伴尚泽,助力孩子高考。

尽管家庭经济困难,但尚泽没有灰心。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他立刻联系老师和同学,打听助学贷款的消息,并准备相关手续,前往学校咨询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

一次,尚爱言与一位村民交谈时说起孩子上大学每年的学费和住宿费需要6000元,自己和妻子压力很大,感到力不从心。这位村民向垣曲县爱心敬老志愿者协会会员王银行提及此事,王银行正好知道晨报联合央视正在寻找、资助贫困大学生,就帮尚泽报了名,希望通过晨报这个平台,为尚泽家减轻一些经济负担。

面对经济上的压力和大学生活的未知,尚泽依然很乐观。他说:“所有挑战都是机遇,我会尽力争取贷款,对好心人的帮助也会心存感激。如果有机会,我还要读硕士、博士,甚至争取出国深造,在知识的天空中飞得更高、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