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淨意公遇竈神記》|俞公命途多舛,四十七歲改過遷善!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俞公命途多舛,四十七歲改過遷善!​《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篇幅較為簡短,文章主要講述俞淨意公力行善事、改造命運的故事,俞淨意公晚年以自身經歷現身說法、廣勸世眾,同鄉的晚輩羅禎實錄寫下了這篇文章。在如今多為浮躁繁華的社會,《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是一篇非常有利世道人心的好文章,讀完之後,應當好好反省、檢點自己,只有認真修學積善,方才能做到處世立命、遠避禍殃。

“明嘉靖時,江西俞公,諱都,字良臣,多才博學,十八歲為諸生,每試必高等。”

俞公是明代嘉靖朝人,本名為俞良辰,十八歲那年便考中秀才,可見俞公聰慧機敏的過人之處,可之後,俞公無論是仕途還是生計都是極為的坎坷多磨難,“行之有年,前後應試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八歲戲於裡中,遂失去。生四女,僅存其一,妻以哭兒女故,兩目皆盲。公潦倒終年。”俞公從秀才到舉人連續考了七年都未考中,五個兒子病夭了四個,僅存的一個兒子還因在外玩耍,失蹤了。四個女兒,死了三個,俞公的妻子也因此哭瞎了雙眼,俞公的前半生是相當的波折困苦,生活也是家徒四壁,窮困潦倒。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俞公命途多舛,四十七歲改過遷善!​“自反無大過”,“年四十外,每歲臘月終,自寫黃疏,禱於灶神,如是數年。至四十七歲時,除夕與瞽妻一女夜坐,忽聞叩門聲,見一角巾皂服之士,鬚髮半蒼,口稱張姓。張曰,予知君家事久矣,君意惡太重,專務虛名,滿紙怨尤,恐受罰不止此也。”


俞公自認平生並無多大惡行,不知命途為何如此不順,年四十外,每年他都會寫一篇疏文,託灶神爺帶到天上去,他四十七歲除夕那年,有一個自稱姓張,穿著黑色的袍子,年約五六十歲的老人前來敲門,告知俞公“意惡太重,讀書積行,專務虛名”,雖每年在灶神前焚燒疏文,但都是些怨天尤人的詞句,沒有一點悔改的意思。

在《了凡四訓》中,了凡先生一遇雲谷禪師,破迷開悟,得以修善改過。俞公是遇見灶神,灶神指出俞公過往惡行,同樣是在幫助俞公把命運轉過來。俞公雖和十幾位同僚興辦“文昌社”,實行《文昌帝君陰騭文》,但其在惜字、放生、戒淫殺口沒有一樣是做到的,做事也全是為了虛名,上帝派日遊使者來記錄俞公行事的善惡多少,數年來也沒有一個善行是可以記錄的。正如“如種遍地荊棘,痴痴然望收嘉禾,豈不謬哉”,譬喻說,田地裡種荊棘,卻指望收到好的稻米,那有這種道理?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俞公命途多舛,四十七歲改過遷善!​“君從今後,凡有貪淫、妄想、諸雜念,先具猛力,一切屏除。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圖報,不務名,不論大小難易,耐心行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懇懇,使此善意圓滿。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遠心。切不可自惰,切不可自欺。”


灶神告訴俞公,以後凡有“貪淫、妄想”這些世俗的雜念,要全部摒除,徹底悔改。要用無私、無求的態度去行善事,不要想著得求回報、為了虛名,別人以德抱怨,也不要在乎。做這些首先要有忍耐心,其次是恆心,“懶惰和欺騙”一定要痛戒之。這些勸誡之語,在現世,同樣具有十足的警示意義。

“從此一言一動一念一時,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每月晦日,就灶神處為疏以告之,動即萬善相隨,靜則一念不起。如是三年,年五十歲,張江陵為首輔,為子擇師,人交口薦公,遂聘赴京師。萬曆四年丙子,附京鄉試,遂登科,次年中進士。一日謁內監楊公,內一子,年十六,公若熟其貌,小時誤入糧船,命脫左足,雙痣宛然,公大呼曰,是我兒也。公奔告夫人,夫人撫子大慟,子亦啼,捧母之面而舐其目,其母雙目復明。公悲喜交集,遂不願為官,公居鄉,為善益力。其子娶婦,連生七子,皆育。公手書遇灶神,並實行改過事以訓子孫,身享康壽,八十八歲。”

俞公經灶神勸誡後,自此無論是言行、舉止還是念頭都是嚴加規範自己,每個月都會寫一篇疏文上告灶神,尤其是“動即萬善相隨,靜則一念不起”,這個境界真的是讓人羨慕,古今能夠做到的也是寥寥。這樣過了三年,在俞公五十歲的時候,張江陵作為首輔大臣,想在同鄉為兒子禮請一位老師,鄉鄰紛紛都舉薦俞公。不久後,俞公登科及第,考中進士。拜見老太監楊公時,意外找回了遺失的兒子,俞公妻子的雙眼竟也奇蹟復明。他的七個孫子後來個個成名,成為書香門第,俞公也是延壽至八十八歲。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俞公命途多舛,四十七歲改過遷善!​《了凡四訓》:“命由我立,福自己求。”一個人的福禍命運都是由自己感召的,命途多舛時,與其怨尤天命,不如時常反省檢點自己,俞公四十七歲尚能改過遷善,且久久行之,果真有不測效驗,我們也當效仿俞公,恪守言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