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式”的文化特质,“本末倒置”的商业逻辑推动广州经济发展

以上文化基质一起发生作用,就形成了广州长于“跳跃式进化”的地域文化特质:作为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全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

“跳跃式”的文化特质,“本末倒置”的商业逻辑推动广州经济发展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广州历史上出现的状元、高官、大儒都不多,这与其自由基质里的“远儒”传统有关。而在封建时代接近尾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出现时,革命家、革命性的思想家就风起云涌,洪秀全、洪仁玕、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郑观应以及许多同盟会元老,均从这里走出。儒家思想重农抑商,这对于人多地少的广州而言就是一个特殊环境,于是催动了它在封建机体内的跳跃式进化,形成并坚持重商传统。甚至敢于“本末倒置”,用商业逻辑发展农业生产,比如在明代,广州的商品性农业就非常蓬勃。

“跳跃式”的文化特质,“本末倒置”的商业逻辑推动广州经济发展

如果单就文化发展论文化特质,粤剧和岭南画派的发展也是跳跃式进化的产物。粤剧前身是广府戏,本来并不用粤语演唱,而是使用中原音韵,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在广东活跃数百年。清末,同盟会的陈少白偶然生成用广府戏宣传革命思想的念头,组建了新的戏班。为了让老百姓更容易听懂,与知名广府戏艺人一道,将演唱语言一朝改为粤语。传统戏剧出现如此根本性变化,竟也大受欢迎,并迅速形成新的表演体系和社会基础。

“跳跃式”的文化特质,“本末倒置”的商业逻辑推动广州经济发展

以其他剧种为参照系,粤剧急速变革竟未遭受社会阻力的现象,就显得特别另类。在电影《霸王别姬》中,袁四爷一直逼问段小楼“霸王应该走几步”“七步还是五步”,极端显示出传统戏剧变革的举步维艰。再说岭南画派,它与粤剧、广东音乐合称“岭南三秀”,其诞生本身就是跳跃式进化的产物。第一代大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在广州创立岭南画派之时,被称为“折中派”,中庸的名称似乎与“突破”无关。事实上岭南画派却是革命性的,正是响应“民主革命”时代潮流,用西方技法改造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结果。一经创立,就成为极具影响力的艺术风潮。

“跳跃式”的文化特质,“本末倒置”的商业逻辑推动广州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后,广州的快速发展固然有临近港澳的地理优势因素,但更不可忽视的,仍然是这一以贯之的文化特质的作用。举几个例子。1978年,广州芳村区率先放开河鲜、蔬菜、塘鱼价格,最初塘鱼价格猛涨了四五倍,吸引外地产品流向广州,引得意见纷纭,其他地方甚至向中央告状。广州没有动摇,坚持改革,价格信号促使农民增加塘鱼养殖,很快价格回跌,几年后,在全国18个大中城市中,广州的鱼最便宜。这一突破树立了改革信心,1983年广州全面铺开物价改革,最终带动了全国跟进。广州不在经济特区之列,1984年率先成立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开发区政策相当于特区,成为全国开发区的先行者。

“跳跃式”的文化特质,“本末倒置”的商业逻辑推动广州经济发展

而当社会前行至互联网普及,这一无垠的平台成为创新创业新天地的时代,人们同样感受到了广州这一文化特质的强韧存在,感受到它持续地为每一个群体赋能。对于新生事物,广州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好感,相信不经意的一刻它就可能迎来蝶变。中国人已经须臾不能离开的微信,就在这里诞生、壮大,并拥抱世界;而当Uber进入中国之后,它惊喜地发现广州迅速成为了它的全球订单量第一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