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从辉县这段老城墙启蒙

共城,共伯和,共和,不同之中有相同,简单之中有联系。

共城遗址

一段城墙一座城。

一位仁君一个国。

一个思想一启蒙。

这一切,从新乡开始。

01

共和,从辉县这段老城墙启蒙

共城

说是一段城墙,其实是4段城墙围起了一座城。只不过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和风雨的洗刷,4段城墙只剩下东南部分尚保存完整,能看出历史上的面貌。这处遗址叫共城城址,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共城城址始建于西周初年,因是西周晚期共国国君共伯和的封地,故称“共城”。共城也是今辉县的别称。

共城自西周末创建之后,秦、汉、唐、宋时期多有修补增建。现在我们看到的城墙,实际上是战国时代修筑的,距今2300多年。

共和,从辉县这段老城墙启蒙

那么共城有多大呢?专业人士进行了测量,西墙长1300米,北墙长1200米,南墙长1200米,东墙沿东石河南行长1300米,城围长5000米,共城总面积约156万平方米。

单从数据上看,共城基本上是一个接近于正方形的长方形。

共城北半部城墙的基槽牢固地坐落在地面石头上,稳如磐石。北城墙和东西城墙的断面很厚,这可能是为防御北面太行山特大山洪暴发时的冲击。

经历了时间和风雨,如今城墙已经不能完整地呈现出来,东墙南、北两端各存200米,北墙东、西两端计约800米,西墙北段约200米,南墙东段约300米。城墙残高一般6米,墙基宽40米,顶宽10米左右。

这段墙,这座城,就是辉县历史的见证,见证了她的古老、悠久,还有一个国家一位仁君。

02

共和,从辉县这段老城墙启蒙

共城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个典故发生于西周九世的厉王。正是因为厉王的残暴,才引出了一位仁君的登场。

厉王残暴,霸占国内山川湖泊树林草原等,不给老百姓生存之地,致使民不聊生。他派人监听老百姓的谈话,如果谁咒骂他,他就杀了谁。有大臣建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但是他不听,最终酿成百姓的起义,把厉王赶到了山西霍县。

此时,太子年幼,谁来执掌朝纲?想来想去,大家想到了隔壁不远的卫国国君卫僖侯的长子共伯和。共伯和是卫国共城的主人,他居共城,名和。当时贵族的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他居伯位,故人称共伯和。共伯和在共城期间,好行仁政,深得共城人民拥护。

共和,从辉县这段老城墙启蒙

人们相信,共伯和能治理好共城,也同样能治理好曾经厉王的国家。

共伯和不负众望,代行天子事。他日夜操劳,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再加上自己勤政、廉洁,国力壮大,百姓安居乐业,获得朝野一片赞誉,恢复了周初的繁荣。

共伯和代理朝政14年,到了公元前828年,周厉王在霍县病死,这时太子也长大成人。共伯和就与诸侯大臣商量,扶太子继承王位,这就是历史上的周宣王。至此,共和终止,共伯和结束了他代行周天子执政的生涯,又重新回到共城和百姓在一起了。

1950年秋,新中国第一次大型考古选择了共城,共发掘了53座商代墓、27座战国墓和1座车马坑,出土了战车、兵器、青铜器、战国钱币等数量丰富的随葬品。出土文物中,当属吴王夫差剑最为珍贵。这一带的商周到战国古墓群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03

共和,从辉县这段老城墙启蒙

共城

共和,我们并不陌生的一个词汇。

其实,共伯和代理朝政的第一年,定为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这一年也正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此后中国的历史脉络清晰,一直到今天,没有间断记载。在历史的年轮上,这是混沌与清晰的分界线。

共和,从辉县这段老城墙启蒙

共伯和不仅贡献了共和元年,还有“共和行政”。

共伯和受诸侯拥戴,被众诸侯自发推举为代理天子,这种王位产生制度既不是靠现任领导去发现继任者,也不是父传子,而是由大家协商产生、共同治理,与现代意义上之共和(公民参与国家的法律制定、政策制定和执行,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比如公民表决、代议制等)有些相同之处。共和有着开创了我国民主、共和政体之先河,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厚重的一页。

这是新乡为国家留下的一份弥足珍贵的重礼。

在新乡这片历史的热土上,除了共伯和和共和,还又留下了多少仁人志士的追求,留下了多少铁血丹心的壮举,留下了多少灿烂文物的厚重,留下了多少浩瀚星空的闪烁。

其实,站在静静的共城城址周边,一侧是现代的繁华,一侧是历史的沉淀,总有时光穿梭之感。从共和思想的萌芽,到今天成长为参天大树,新乡做了他能做的一切,在萌芽了一种思想的同时,又为思想的萌芽创造了条件。

仅仅这两点,新乡就足以傲视他人了。

视频 由张志伟 王小鹏 提供

照片 由张辉 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