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紅酒兌雪碧」正名

很多人認為,葡萄酒,尤其是紅葡萄酒,必須喝純的。調飲加料,都是土鱉。紅葡萄酒調雪碧,尤其土得不行。果真如此麼?

為“紅酒兌雪碧”正名

其實,葡萄酒加雪碧的喝法並不是我國“土鱉”的獨創,這種喝法在歐洲早已流行很久,而且兌法多種多樣。

比如,在西班牙,有一種紅酒兌檸檬水的飲料,叫Tinto de verano,中文直譯就是“夏日紅酒”。“夏日紅酒”,傳統上是西班牙當地檸檬汽水Gaseosa半杯,加上(最便宜的)紅酒半杯,混合後,再加上冰塊與檸檬切片即可飲用;但Gaseosa也常常由雪碧或七喜替代。這種葡萄酒酒精飲料,顧名思義,就是夏天天氣熱時喝的帶有酒精飲料,在西班牙南部陽光海岸地區(Costa del Sol)尤其受歡迎,連超市裡都有賣現成瓶裝的“夏日紅酒”。除此之外,在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區,還有一種叫做Kalimotxo(卡里莫求)的葡萄酒飲料,配方就是:半杯紅酒,半杯可樂,一起倒入充滿冰塊的大高杯,攪和後即可飲用,近年來竟然還成為巴斯克地區的文化象徵。

為“紅酒兌雪碧”正名

夏日紅酒

在德國、奧地利、匈牙利等中歐地區,也有一種叫做Spritzer(潑氣酒),基本上就是白葡萄酒加上碳酸礦泉水,不同比例則有不同稱呼,也有加糖或改用檸檬汽水,也可說是雪碧兌葡萄酒的德國中歐版。潑氣酒與歐洲社會一般將葡萄酒加水,訓練小孩子喝葡萄酒的方式,其實異曲同工。其實,葡萄酒,不管紅白,與任何帶有糖分的碳酸汽水混合而成的葡萄酒飲料,不只西班牙有,而是早已經成為全世界酒類中,自成一格的葡萄酒飲料,在英文就叫做wine cooler,就暫時稱之清爽酒吧。

清爽酒,在歐美與日本這種飲料都是在工廠製造,瓶裝出售,從超市到不少酒吧都有賣,在日本,連便利商店都有。日本的三多利(Suntory)就有起碼七八款,這種紅白葡萄酒加碳酸汽水加果汁等等的酒精飲料。所以,葡萄酒兌雪碧一點也不中國,一點也不新奇,更遑論創新,說穿了,就是最多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土法煉鋼,名副其實的自制山寨清爽酒而已。

其實,清爽酒真是不登大雅之堂,只是屬於成年人帶有點酒精的汽水,亦可說是一種低手工,大量生產的雞尾酒,但這麼說可能又會對雞尾酒大不敬。

清爽酒是解決劣質或品質很普通葡萄酒的好辦法之一,稍微靠譜一點的葡萄酒便不合適兌雪碧、七喜或可樂等碳酸汽水。如果拿世界一流的葡萄酒兌雪碧,誇張點說,不啻拿王羲之趙孟頫的字擦屁股。

各式各樣清爽酒的形成大約就是在二戰後,歐洲的葡萄酒,特別是西班牙與法國地中海沿岸的葡萄酒產區,在歐洲共同市場的津貼農業政策鼓勵下,大量生產劣質葡萄酒後,不得不採取的務實做法。因為劣質葡萄酒口感味道實在太難入口,只好混入碳酸汽水沖淡劣質葡萄酒常有的發黴酒醋味道。

目前,歐洲有兩種以葡萄酒為主的雞尾酒,在全球亦相當流行,特別是源於意大利威尼斯的貝里尼雞尾酒(Bellini)。先說法國的吉爾酒(Kir);這種雞尾酒在20世紀兩次大戰間,法國勃艮第地區就已經相當普遍,最早都是用勃艮第阿里高特(Aligoté)品種為主的白葡萄酒與黑加侖子甜烈酒(Crème de Cassis),以9比1比例,混合而成。近年來,不用阿里高特白葡萄酒,多改為勃艮第區域產區的霞多麗白酒,也有不用葡萄酒,而改用其他水果烈酒與黑加侖子甜烈酒混合的吉爾酒。

為“紅酒兌雪碧”正名

吉爾酒(Kir)

貝里尼是1948年在威尼斯聖馬克廣場邊上一條小巷子裡,一家叫做“哈利的酒吧”(Harry’s Bar)發明的,這家酒吧後來為好萊塢眾多名人光顧。其配方為意大利威尼斯附近生產的普羅塞克氣泡酒(Prosecco)兌水蜜桃果汁,比例是2比1,完成後,加上幾片水蜜桃。

為“紅酒兌雪碧”正名

貝里尼雞尾酒(Bellini)

葡萄酒不但可以兌雪碧,兌可樂,也可以兌果汁,兌烈酒,而且如同許多中國酒,例如紹興酒高粱酒等,更可以兌食材,但要真正兌出新意,兌到令世人眼睛為之一亮,並非易事。在勃艮第有一道名菜,法語是Coq au vin,中文為法式紅酒燉雞。這道菜的食譜,在法國最高大上的做法,毋寧是一瓶勃艮第特級產區紅酒燉公雞肉,外加上鹹豬肉或培根、洋蔥,與大蒜等等,之後放進法國Le Creuset這類鑄鐵琺琅鍋裡,再慢熬三個小時左右即可用食用,當然,屆時,肯定還要再開一瓶勃艮第特級產區的紅酒來搭配才上道。

為“紅酒兌雪碧”正名

法式紅酒燉雞

悅醉哥:WSET3級國際高級品酒師

悅醉酒業:智利頂級名莊威瑪酒莊核心經銷商。

垂詢電話:1598033888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