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荫茶话」两幅画,勾起曾经热血沸腾的年华~

「桐荫茶话」两幅画,勾起曾经热血沸腾的年华~

还记得前两天看的那些图吗

军人的铁血风姿

士兵的草行露宿

今天

小布带来两张宣传画

带你感受抗战年代

走进那个一片爱国赤诚的北碚

「桐荫茶话」两幅画,勾起曾经热血沸腾的年华~

军人 抗战

79年前,北碚街头的两幅抗战宣传画

记忆 爱国

“七七”事变过后,全国抗日战争爆发,由于正面战场节节失利,形势危难,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同时北碚作为安置部分政府机关、科研单位、院校、工矿等的迁建区。一大批从沦陷区而来,饱受战乱之苦、痛恨日本侵略者的人来到了北碚。

「桐荫茶话」两幅画,勾起曾经热血沸腾的年华~

(资料图:《雪地战士需要寒衣》)

在北碚街头,有艺术团体在会场或搭台演出的抗日话剧,有青年学子演讲,有机关、学校、市民参加的歌咏会,有壁报等多种宣传形式,表达民众的抗日热情和决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刊出在民众会场墙上的大型壁报《大家看》上的两幅宣传画。一幅题为《雪地战士需要寒衣》,是国立二中女子部制,时间为廿八年十月(1939年10月),画的是在高山雪地上英勇战斗的士兵;一幅题为《足食足兵争取最后胜利》,是国立二中师范分校制,画面一边是天上飞机、地上坦克、骑兵、步兵千军万马奔赴前线的场面,一边是粮食储备满囤的场面,两幅画的作者署名均是“敌克”。“敌克”者,敌之克星也,充满必胜信心。

「桐荫茶话」两幅画,勾起曾经热血沸腾的年华~

(资料图:《足食足兵争取最后胜利》)

抗战时期的北碚民众体育场,是民众进行抗日宣传活动的地方,将大型壁报《大家看》办在体育场出入口,是国立二中女子部、师范分校(1940年3月独立设置为国立重庆师范学校)在北碚街头宣传抗日和文化科学知识的一方阵地。那么,国立二中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抗日热情呢?原来,国立二中也是国民政府的迁建学校,安置沦陷区苏、浙、皖等地颠沛流离到重庆的流亡中学生,1938年初创时称“国立四川中学”,1939年更名“国立二中”,学校分设高中、初中、女子和师范四部。其中,高中部设在合川,初中部设在北碚文星场(后迁合川),女子部设在北碚关帝庙,师范部设在北碚平民公园右侧山上。因为国立二中的女子部、师范部(师范分校)都在北碚,校址离民众体育场很近,而且这些流亡学生,大都思想进步,对抗战普遍抱有热情,在那里刊出大型壁报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有很好的民众教育效果。

另一方面,这两幅宣传画的立意,是积极配合以卢子英为首的北碚区署,为支援和鼓励前方抗日战士掀起的一场捐献运动,其中就有献寒衣、献军粮。1939年10月10日,为慰劳湘北大捷将士,北碚区署举行大会,发动献金、义卖、义演、捐献一日所得等各种方式,募得寒衣捐款一万一千四百多元;捐献军粮,区署各乡镇也如数募齐,足见大后方民众的爱国赤诚。

这里面,应该也有国立二中师生画制的《雪地战士需要寒衣》《足食足兵争取最后胜利》所起的鼓动作用吧。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任时光流转

那片爱国赤诚仍在

「桐荫茶话」两幅画,勾起曾经热血沸腾的年华~「桐荫茶话」两幅画,勾起曾经热血沸腾的年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