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創造的商機中,月銷過萬的刷步器堪稱最猛

2018年,微信說好的小程序風口沒來,6月上線信息流模式後新的公眾號生態前途不明,藉由微信生態躥紅的拼夕夕倒是刮成妖風,不過現在它們目前面臨的問題更多,一時半會兒還笑不出來……

藉由強大的基數與優秀的國民普及度,微信的確創造了不少財富商機,而其中令科技君感到最不可思議的,來自微信運動點燃的“市場需求”。

晚上十點,科技君微信又亮了,根據“微信運動”的統計,科技君今日步數僅六千餘,位列步數排行榜五十名開外,這種成績,理所應當慘獲0個點贊。

科技君忍不住看看是誰制霸了今日步數冠軍——一個朋友,26161步,41個贊。而排行榜上前十名,步數也均在一萬八千左右,多多少少都收穫了朋友點贊。按照普通人每步60~80釐米的數據測算,十萬步約合60~80公里,相當於1.5個以上的馬拉松。這些高排名的朋友,少說也都走了10公里左右。

微信創造的商機中,月銷過萬的刷步器堪稱最猛

厲害,這種腳下生風一騎絕塵模式,科技君除了在旅遊期間,其他時候還均與高步數無緣,對於排行榜上的牛人,科技君暗自表示佩服佩服。

微信創造的商機中,月銷過萬的刷步器堪稱最猛

足不出戶,也能登頂

對比自己低迷的排名,科技君給當天走了17295步的好友一個贊,好友立即小窗嘲笑我:“我這步數是騙人的!你不知道有一件神器叫刷步器嗎?”

大吃一驚,這刷步器是什麼操作?在朋友的推薦下,被好奇心驅使的科技君點開了某寶:

微信創造的商機中,月銷過萬的刷步器堪稱最猛

在某寶搜索“刷步器”,好傢伙,一共彈出來100頁的相關商品,價格也就幾十元,銷量是一片大好,其中賣的最好的一款,月銷量已經破了兩萬,累積了四萬多條評價,好評率超98%。

沒想到這已經算是如此成熟的“產業”!科技君為自己的無知扼腕嘆息的同時,又很想知道這可讓人足不出戶就走完全程馬拉松的刷步器到底什麼樣子,工作原理究竟又是什麼?

根據網上供圖,這刷步器普遍長這樣:

微信創造的商機中,月銷過萬的刷步器堪稱最猛

或者這樣:

微信創造的商機中,月銷過萬的刷步器堪稱最猛

要想知道刷步器為什麼普遍被設計成這樣,還要先從微信步數統計的原理說起。現在的智能手機包括一些運動手環裡面,它一般是用一個非常小的芯片,叫三軸加速度傳感器,通過這個傳感器可以測量手機或者是手環在三個不同的方向上的加速度,然後通過這個加速度的值進行一些算法的運算,然後統計就可以知道大概可以測出來走路的步數。

微信創造的商機中,月銷過萬的刷步器堪稱最猛

也就是說,與行走的距離無關,測試步數的原理是靠人體重心偏移與手機感知到的加速度完成的步數統計,刷步器上的金屬球帶來重心的上下移動,而機器前後搖晃給了手機加速度。

就這樣,一個刷步器成功“漫天過海”,給了手機“我正在走路”的錯覺。據說把手機就這麼綁在刷步器上搖一下午,就能輕鬆上萬步成功登頂,科技君用手把手機斷斷續續搖了十分鐘,發現只搖出幾十步,看來想要獲得好成績又不想邁開腿,這刷步器的錢還是不能省。

面子問題,刷步器也有春天

刷步器的原理其實很簡單,但複雜的背後的暴露出的問題:為什麼我們會需要刷步器?

首先我們來好好想一想步數登頂後會收穫什麼“福利”:微信好友的點贊,佔領封面,以及背後別人對你的嘖嘖讚歎,立馬搖身一變成了“別人家的孩子”——說一千道一萬,其效果和心理上滿足感與朋友圈炫富帶來的滿足感都是一回事。

微信創造的商機中,月銷過萬的刷步器堪稱最猛

而且,很多人意識裡,會將步數多少與運動量掛鉤,步數越多,運動量也就越大。在越來越注重‘“養生鍛鍊”的今天,高步數代表著你是運動健將與養生達人,眾人“楷模”,和屏幕另一頭嵌在沙發裡一動不動只知道玩農藥吃雞的油膩中青年有本質區別。

科技君身邊最極端的例子就是自己的表姑姥爺,每天為了佔領封面恨不能拿著手機漫步全世界,有天看到別人比他多出一千步,晚上十點跑到自家天台上又走了五十圈(……),直到看到自己又重回巔峰。

科技君暗自思忱:要是被老人家知道了這個刷步器的存在,後果將不堪設想……

微信創造的商機中,月銷過萬的刷步器堪稱最猛

而有些買家購置這刷步器純粹是為了達成“業務指標”。有些公司為了考核員工,會要求員工每日必須完成一定量的步數,成績與績效掛鉤。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許多人表示每日辛苦奔波一天後就想回家多躺一會,至於步數,真的就只能拜託這個機器了。

除裡“虛榮”與“應付”以外,刷步器的存在就真沒有一點正面積極作用嗎?答案也是不盡然。眾所周知,微信上的步數可轉換為愛心捐贈,而獻愛心的門檻就是“上萬步”,許多達不到運動量的愛心人士使用者刷步器“行善”也就無可厚非了,而第二天 7:00 ~ 7:30 產生的螞蟻森林能量,也是和微信步數有直接關係的。走的越多,收的能量越多。

雖然消費者購買刷步器的理由千奇百怪,但事實就是,微信又一次引燃了一個商機,不過科技君左思右想,乾脆一次性退出了微信運動,從此清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