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文苑」把青春和熱血獻給大姚這塊熱土——致常年戰鬥在打擊刑事犯罪維護社會穩定第一線的大姚公安刑偵羣體

「警察文苑」把青春和热血献给大姚这块热土——致常年战斗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第一线的大姚公安刑侦群体

今天我要帶大家一起去走近我們的大姚公安刑偵群體,看看刑偵民警是什麼樣的群體?

「警察文苑」把青春和热血献给大姚这块热土——致常年战斗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第一线的大姚公安刑侦群体

刑警長年累月戰鬥在打擊犯罪的第一線,擔負著刑事案件的現場勘查、案件偵破等工作,時刻與犯罪分子作鬥爭,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他們的破案數和破案率,就是人民群眾的“點贊數”和“點贊率”。

刑警總是箭在弦上,案情就是向他們下達的無聲命令。面對刑事違法犯罪,絕不會放任妄為,面對兇悍、殘暴的狂徒敢於挺身而出,絕不會畏懼退縮。他們永遠是戰鬥在偵破一線的“尖刀”和“鐵拳”,是一切罪惡的剋星。

刑警的工作,是一種與時間賽跑的工作。一旦接到案情,就必須果敢迅速,且要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展開勘查工作,第一時間展開偵破工作,第一時間展開查緝工作,時間越往後,越不利於破案。所以每一個刑警都隨時準備著一套洗漱工具、一套換洗衣物,時刻準備著第一時間出發。

「警察文苑」把青春和热血献给大姚这块热土——致常年战斗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第一线的大姚公安刑侦群体

2018年1月6日,桂花鎮某村的李XX外出徹夜未歸,第二天一大早在村口公路下方的山坡上發現了李XX的屍體,村民們認為他是自己酒後不慎摔死的,於是將屍體抬回家中準備將其埋葬,有高度責任感的村民小組長分析認為有可疑的地方,就打電話報了警。接到警情後,刑偵大隊立即派出技術人員、偵查人員迅速趕赴現場開展工作,到達現場,天已經快黑了,技術人員進行了初步的現場勘查和屍體檢驗,得出了李XX系他殺後拋屍的結論。分管刑偵工作的縣局領導迅速組織並帶領刑偵民警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同時,抽調了附近派出所的民警成立了專案組,各專案組成員在接到命令時,夜已經深了,他們沒有絲毫的抱怨,立馬背起行裝,連夜集結趕赴桂花鎮某村委會查詩獨村,在火塘邊眯一下眼,天亮了,各項偵查工作迅速展開。在調查走訪中,偵查員們傻眼了,由於村民們都是彝族,聽不懂漢語,也不會講漢語,但時間就是戰鬥力,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耽擱,專案組迅速與鄉鎮黨委、政府彙報爭取,聘請了2名懂得當地語言的幹部做翻譯,使得調查工作能順利進行。電視劇裡的刑警都是很瀟灑的,但現實中的刑警卻是身處艱鉅複雜破案第一線的。那幾天,隨處可以看到這麼一道風景,路邊石塊上、核桃樹下坐著一群刑警,拿著一疊筆錄紙,膝蓋上支一塊小木板做桌子,在認真地做著筆錄。每天睜開眼睛就開始調查摸排,一直工作到晚上八九點鐘,吃完飯,圍著火塘召開案情分析會,接著將重要的工作迅速落實到位。凌晨一兩點,三三兩兩躺著休息一下,等到天亮了繼續開展工作。一天天過去了,整個村子的人都被調查了個遍,案件陷入了僵局,一時間,村子裡面流言四起,這給專案組帶來了極大的壓力。雖然已過了破案的黃金時間,但專案組民警毫不氣餒,案子不破絕不收兵,認真將案件情況重新梳理,不放過任何的蛛絲馬跡,技術人員進一步擴大勘查範圍,尋找第一現場。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反覆勘查和調查,終於在案發後的第11天找到了第一現場,鎖定了犯罪嫌疑人,案件終於告破。專案組民警完成使命,各位刑警帶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各自的崗位,沒有鮮花和掌聲,等待他們的是下一個案發現場。這就是我們刑警日常工作,刑偵大隊楊建宏大隊長經常對我們說的一句話就是“刑警最大的快感就是案件告破時”。

刑警總是日夜忙碌,是最沒有生活規律的人。幾乎從年頭忙到年尾,總有辦不完的案件。刑警的工作是一種顛倒生物鐘的工作,刑偵大隊大隊長楊建宏說“刑警沒有周末”。春夜雨濛濛,夏夜蚊蟲叮,秋葉霜露涼,冬夜頂寒風。我們時常忍飢挨餓,只因太忙顧不上吃飯;時而席地而臥,一有情況馬上起身有一個披星戴月;時常蹲點守候緊盯不松,鍥而不捨千里追蹤。熬夜是刑警的家常便飯,也是必修課。當人們處於深度睡眠的夢鄉時,我們刑警或在審訊室與犯罪嫌疑人鬥智鬥勇,或在角落裡靜靜地蹲守,或在抓捕的途中晝夜奔波。渴了,有礦泉水就不錯了;餓了,盒飯、泡麵是刑警的“標配餐”。

刑警總是信念堅定。普普通通卻也出類拔萃,雖歷盡苦難艱辛,但依然信念堅定。他們初衷不變、痴心不改,牢記“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總要求。他們甘做不圖名利的老黃牛,謀利為民勤懇耕作,不求回報無須頌歌;願做堅強不屈的戰士,情繫人民全心全意,不辭辛勞不悔付出。

在大姚公安刑偵大隊,有這樣一個隊室“刑事科學技術室”,主要負責全縣重大疑難案(事)件的現場勘查及痕跡物證檢驗鑑定工作。有3名法醫和2名痕檢技術員。我主要從事法醫工作,作為一個法醫,經常會聽到有人問:“法醫天天接觸屍體,是不是都麻木了,看恐怖片肯定不害怕吧?”“在這行幹久了,會心理變態嗎?”“連屍體都不怕?不知法醫還會怕什麼?”其實我們也是普通人,也沒有那麼強大的心理素質。但我們有著堅定的信念。

「警察文苑」把青春和热血献给大姚这块热土——致常年战斗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第一线的大姚公安刑侦群体

屍體是連接死者靈魂與生者執念的唯一媒介,法醫為生者做翻譯,為死者了遺願,為世人求真相。為死者言,為生者權。法醫的鼻祖宋慈說過“獄事莫重於大辟,大辟莫重於初情,初情莫重於檢驗”,這是我們每個做法醫的座右銘。

在常人眼裡,法醫就是一個“解剖工”,可是法醫每檢驗一具屍體,就要蹲在地上工作五六個小時,無論颳風下雨,還是酷日當頭。可以說每一份報告的背後無不凝聚著法醫的辛勤汗水,要做好這樣的“解剖工”,其中飽含的艱辛少有人知。我的師姐徐翠蘭已經在法醫崗位上工作了21年,作為一名女法醫,她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是什麼讓她堅持了21年,是對公安工作的熱愛和獻身公安刑偵事業的敬業奉獻精神。

我們大隊的2名痕檢技術員,常年揹負勘查全縣重大疑難刑事案件現場的重任,還要肩負照錄像的職責,這是一項非常艱苦細緻繁瑣的工作。我們的技術室主任張永光,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勤勤懇懇幹了22年,他是一條任勞任怨的“老黃牛”,大家都稱呼他“張工”。每次勘查,盜竊案件可能兩三個小時完成,命案等重大案件甚至會好幾天。為了不放過任何痕跡物證,他們在現場站著看、蹲著看、趴著看、走著看、跑著看……。做完現場勘查,顧不上喘口氣,又要投入到屍體檢驗的照相工作。勘查完畢後,還必須將勘查筆錄、照片、現場圖進行整理,裝訂成卷,錄入現場勘查系統。由於訴訟時間緊,每勘查完一個現場,他們都必須加班加點做完現場三錄,保障刑事訴訟活動順利進行。

無論是狂風暴雨、酷暑嚴寒;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無論山再高路再遠,只要哪裡有現場,哪裡就有刑偵技術民警的身影。現場勘查,屍體解剖,食無定時,行無定蹤,現場環境的惡劣、屍體的惡臭,讓一般人望而卻步,而我們仍得穿上防護服,撲下身子,甩開膀子,始終保持高度專注和緊張的工作狀態,反覆勘查尋找現場物證和案件的突破口,做到“案子不破,勘查不止。”每當看見疑案得到破獲,犯罪嫌疑人被繩之以法時,我們的內心感到無比快樂和滿足,此所謂“且辛苦且快樂!”。

2018年6月12日,縣城南塔路一出租房內傳出陣陣惡臭,房主打開房門,發現地上躺著一具女屍,屍體已經高度腐敗,令人作嘔。技術人員迅速趕到現場開展工作。現場一片雜亂,門窗緊閉,臭氣燻人,混合氨氣的屍臭讓人睜不開眼,地上淌著汙黑的屍水,到處蠕動著蛆蟲,但刑偵大隊的技術民警穿上薄薄的勘查服,戴個紗布口罩,就進入到室內,開展認真細緻的勘查工作,在裡面工作了近4個小時,才結束勘查工作,脫掉勘查服時,裡面的制服已經可以擰出水了,我們自嘲“又洗了一次免費桑拿”。將屍體移到解剖室,我們還要對屍體進行詳細的檢驗,伸手觸及屍體,腐肉就似爛泥似的垮下來,這些是我們作為法醫必須克服和適應的。每一具屍體,無論是新鮮的還是高腐的,我們都必須認真對待,讓他開口“說話”,經過6小時的檢驗,我們讀懂了她留在世間的最後信息,排除了他殺的情況,讓逝者得以安息,讓生者得以安寧。

「警察文苑」把青春和热血献给大姚这块热土——致常年战斗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第一线的大姚公安刑侦群体

是堅定的信念讓我們技術民警默默地付出,用辛勤的汗水為每一個案件的偵破提供著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刑警是什麼樣的人?刑警是給父母寬心的話說得太多而父母最放心不下的人,是給妻子或者丈夫過少的關懷和過多的牽掛的人,是給孩子的承諾太多而兌現太少的人,是父母叮囑自己保重時為沒有盡到為人兒女責任難過也不得不離開的人,是自認為有愧於家人又不改正的人,是最普普通通的人,是最出類拔萃的人。

「警察文苑」把青春和热血献给大姚这块热土——致常年战斗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第一线的大姚公安刑侦群体

大姚公安刑偵大隊班永兵教導員的一段話是對刑警是什麼樣的人的最好詮釋,“刑警者,性多疑,怒無常,思靈便,時三五成群,時傾巢而出,喜夜行,慣庶服,隱於眾生間,辨市井,窺歹人,隨之,待其將擒,蜂擁而上,以鋼鐲束其至暗室,名曰:拘傳!訊其惡,熬其神,煞其氣,終使其欲罷不能,啼於深夜,乃破一案。案復一案,經年復始。”

「警察文苑」把青春和热血献给大姚这块热土——致常年战斗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第一线的大姚公安刑侦群体

供稿:刑偵大隊 趙志東

審核:董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