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和領袖都願意爲之決一死戰的城市,不知人們爲它流過多少血

公元前323年,馬其頓王國征服已知的世界八年後,年僅三十三歲的國王亞歷山大病重臥床,他那些忠誠的士兵淚流滿面地走過他的床前,問他把王國留給誰,他的回答是:“給最強的人。”——《耶路撒冷三千年》

國王和領袖都願意為之決一死戰的城市,不知人們為它流過多少血

耶路撒冷曾被視為世界的中心,擁有閃耀千年的神聖光環。如今它仍然是世界上不同文明衝突的戰略角鬥場,是全世界攝像機追蹤的焦點。每天早晨,人們打開新聞,迫不及待地尋找關於這座城市的信息,恐怖襲擊、流血殺戮、火箭彈、F-35、蒼穹系統,還有大國角力、政治陰謀,還有——核彈;這裡的已經發生的和預期發生的戰爭和暴力吸引著全球的目光。

國王和領袖都願意為之決一死戰的城市,不知人們為它流過多少血

這座城市最初只是一個孤立偏遠的小鎮,建立在堅硬的石頭上,冬天寒風凜冽,夏季烈日當頂。上帝曾命令希伯來人的始祖亞伯拉罕在這裡拿他的兒子獻祭。猶太民族起源於此,度過埃及那段痛苦的流浪經歷,摩西和約叔亞帶領他們在耶路撒冷落地生根,併為耶和華建造了聖殿,形成了由長者統治的部落聯盟。他們的新首領大衛王把耶路撒冷建成了上帝之城。大衛的繼承人就是在世界史上非常有名的國王所羅門,他的智慧被寫成了三千則寓言故事和一千零五首歌曲,他的後宮由七百個妻子和三百個妃子組成,他建造了上帝在世俗的住宅——聖殿。

所羅門死後,他的王國分裂為以色列和猶大國,公元前727前以色列被亞述王國吞併,部落被流放、消亡,所以現代猶太人是以猶大王國的後代。從此,猶太民族走上了被流散、被驅趕、被殺戮的艱難旅程。公元前597年巴比倫國王圍攻耶路撒冷,俘虜了國王,洗劫了聖殿,將國王和一萬名貴族、工匠及青年男子遣送到巴比倫。11年後,他們摧毀了耶魯撒冷,連同聖殿。

國王和領袖都願意為之決一死戰的城市,不知人們為它流過多少血

巴比倫王國被波斯人擊敗,大流士成為古代世界最有成就的統治者之一。他允許猶太人重建聖殿,將猶太人移居耶路撒冷。然而好運不長,波斯王國被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滅亡,他的將領長勒密把耶路撒冷變成了囚籠。又經歷了約一百年的戰亂,公元70年,耶路撒冷迎來了最悲慘的一刻。羅馬帝國的將領提圖斯率領6萬士兵圍困了城內的50萬猶太人。破城之後,他們把所有的囚犯釘在十字架上,以至於有地方可以再多立一個,聖殿的大院裡血流成河、烈火滔天。

隨著伊斯蘭教的興起,阿拉伯帝國統治了耶路撒冷,建立了著名的圓頂清真寺,哈里發把聖殿山變成了伊斯蘭教的對地。經歷了數個世紀壓迫的猶太人,歡迎友好的阿拉伯人的到來。

公元1095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耶路撒冷經歷了3次十字軍東征、一次韃靼人入侵、一次蒙古人襲擊,城中居民遭遇一次又一次大屠殺,先後接受奧斯曼帝國、德意志帝國、英帝國的統治,被西方國家改造成一個不同的城市 。一戰後,這座榮耀繁華之城只剩下3萬人口,其中有500名十幾歲的猶太失足婦女,3000名猶太孤兒。

國王和領袖都願意為之決一死戰的城市,不知人們為它流過多少血

1947年6月,聯合國巴勒斯坦委員會建議巴勒斯坦分治成兩個國家,11月33個國家投票通過。以色列宣佈耶路撒冷為首都,1967年,經過三次中東戰爭後完全佔據了耶路撒冷。


分享到:


相關文章: